TODO Group 发布 OSPO 定义 2.0
原文:Open Source Program Office Definition 2.0
译者:vivo 互联网 - Yang Zhentao
Linux基金会旗下的 TODO Group 近期发布了 OSPO 定义的 2.0 版本。vivo 作为 TODO Group 的 General Member,由笔者作为代表参与了其评审,本文是其中文翻译版。
OSPO 即 开源项目办公室或叫开源办公室,是业内公认的企业开源治理最佳实践。
背景
开源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已成为各行各业与技术领域绝大多数代码库的基础,比如 AI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或网络安全。
OSPO 是什么?
开源项目办公室(OSPO)是组织开源运作体系的能力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战略与政策来指导开源工作。具体包括针对代码使用、分发、选择、审计、贡献和其他关键领域设置策略;为参与开源的人员(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教育和培训;通过鼓励对现有开源组件的可持续使用,并在适当的情况下,为这些项目回馈贡献增强功能,支持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效率;在需要时指导团队开源他们的软件;确保工程有效性;确保法律合规;建立并促进社区参与。 InnerSource内源 是开源的近亲,通常与 OSPO 合作或隶属于 OSPO 。
为什么需要 OSPO ?
对外,OSPO 作为组织和开源社区的一个重要桥梁,有助于确保组织对开源软件的良好管理,在受益于采用开源软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内,OSPO 作为整个组织的开源相关活动的中枢,能够从不同视角汇集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比如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或社区的视角。
OSPO 背后的角色
OSPO 由身兼数职的人(开源专家)组成:
(1)开源赋能者:
OSPO 可以帮助组织应对有效参与开源社区所需的文化、流程和工具变更。这可能涉及教育团队/单位、建立新的流程和工作流程,以及采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2)开源顾问:
OSPO 可以就最新的开源趋势、许可趋势以及如何参与开源项目、基金会和社区。这可以帮助组织跟上快速变化的开源环境,并确保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3)开源布道者:
OSPO 可以促进不同组织单位对开源和最佳实践的使用和/或贡献。这可以帮助组织意识到开源的好处,并吸引人们为开源项目做出贡献或开启新的项目。
(4)开源生态保护者:
OSPO 可以通过解决安全、维护和项目健康等问题,帮助组织长期支持和维护开源项目。这可能涉及制定代码审查、安全漏洞管理以及持续维护和支持的政策和程序。通过筹资和/或捐款,OSPO可以帮助确保开源项目保持健康,并继续造福于更广泛的社区。
(5)开源守卫者:
OSPO 可以帮助执行开源政策并加强开源治理。这可以帮助组织确保合规性并减轻开源安全风险。
OSPO 通常是怎么运行的?
OSPO 背后的人员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创建和维护一个涵盖以下方面的框架:战略、治理、合规和社区参与。
OSPO 战略聚焦于使组织的开源目标与其总体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并与组织的所有部门/小组合作。
声明:
OSPO 可以在不同的部门、地区和组织规模中成立,包括私人和公共组织,如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基金会、政府和公共行政部门,以及小型、中型和大型公司。同样重要的是,组织内的类似 OSPO 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命名及具体组织形式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组织自身的实践。以“专项”或“办公室”的形式来组织,只是实现服务于 OSPO 目的的组织方式之一。
来源 —— 原始仓库
-
OSPO 定义的原始仓库采用 CC-BY-SA 4.0 许可托管在
todogroup/ospodefinition.org。本文是定义第二版发布的镜像内容。
-
如果你希望参与贡献来改进 OSPO 定义,帮助我们定义 v2.1 版本,请创建一个 issue 或新建一个 PR。
-
了解更多 ospodefinition.org
·译文到此结束·
关于 OSPO 定义2.0,TODO Group 还一并发布了不同角色的开源动机,基本划分如下:
类别 | 动机因素 |
面向业务 | 创新/效率/风险管理/法律合规/人才保留 |
面向教育 | 课程开发/学生参与/知识共享 |
教育培训类业务 | 上述二者混合 |
面向社会-政府与公共行政 | 互操作性/开放数据/可访问性/包容性/隐私/安全/透明度 |
面向社会-非政府组织 | 创新/互操作/社会正义/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以面向业务类别为例,其动机因素包括:
(1)法律风险缓解:
-
维护开源许可证合规审查和监督
-
对入库代码的使用执行审查流程
-
确保公司有效回馈开源项目
(2)改进工程师工作实践:
-
在公司内外清晰传达开源战略
-
在组织内培育开源文化
-
确保向开源社区高质量且频繁地发布代码
(3)实现财务利益:
-
拥有并监督战略的执行
-
促进商业产品和服务中开源的有效使用
-
与开发者社区合作,鼓励采用战略性开源项目
为帮助记忆,特别给出了一组助记词:Fear, Love, Money !
关于 vivo 开源
"拥抱开源,拥抱未来!"
vivo 作为 Linux 基金会会员,已于 2023 年加入 TOGO Group,与全球开源同行共同交流和探讨开源治理之道。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开源活动,在持续提升内部开源合规的同时,也向部分开源项目上游贡献代码。
【TODO Group 会员】:
https://todogroup.org/members/
【文章】:
vivo 正式加入 Linux 基金会旗下 TODO Group
【vivo@GitHub】: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vivo互联网技术(vivoVMIC)。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K8s 多集群实践思考和探索
作者:vivo 互联网容器团队 - Zhang Rong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些对于K8s多集群管理的思考,包括为什么需要多集群、多集群的优势以及现有的一些基于Kubernetes衍生出的多集群管理架构实践。 一、为什么需要多集群 随着K8s和云原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厂商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使用K8s的API进行容器化应用编排和管理,让应用交付本身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和统一化,并且实现了与底层基础设施的完全解耦,为多集群和混合云提供了一个坚实技术基础。谈到多集群多云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会想到为什么企业需要多集群? 1.单集群容量限制: 集群上限5000个节点和15万个Pod。同时单集群的最大节点数不是一个确定值,其受到集群部署方式和业务使用集群资源的方式的影响。 2.多云混合使用: 避免被单家供应商锁定,不同集群的最新技术规划,或是出于成本等考虑,企业选择了多云架构。 3.业务流量突发: 正常情况下用户使用自己的 IDC 集群提供服务,当应对突发大流量时,迅速将应用扩容到云上集群共同提供服务,需具备公有云 IaaS接入,可以自动扩缩容计算节点,将公有云作为备用资源池。该模式一般针对无状态的服...
- 下一篇
KubeSphere Namespace 数据删除事故分析与解决全记录
作者:宇轩辞白,运维研发工程师,目前专注于云原生、Kubernetes、容器、Linux、运维自动化等领域。 前言 2023 年 7 月 23 日在项目上线前夕,K8s 生产环境出现故障,经过紧急修复之后,K8s 环境恢复正常;另外我们环境引入了 KubeSphere 云原生平台技术,为了方便研发人员对于 K8s 权限的细粒度管理,我方手动将 K8s Namespace(生产环境业务命名空间)加入到 KubeSphere 中的 Workspace(企业空间),就在此时,发生了让人后背一凉、极度可怕的事故,就是生产命名空间(Namespace)被自动删除了,熟悉 K8s 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该命名空间下的所有数据,都被清空了。 问题简述 事故的来龙去脉 我们项目环境有两套 K8s 集群(即生产/测试),两套 K8s 环境准备完毕之后,分别在两套 K8s 引入 KubeSphere 云原生平台,计划通过 KubeSphere 启用多集群模式去管理两套 K8s:生产 K8s 集群将设置为 Host 主集群,测试环境 K8s 设置为 Member 集群。在此期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次日正式对外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