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city不用愁!Velocity系统的前端工程化之路 | 京东云技术团队
Velocity是一个基于Java的Web页面模版引擎。十多年前,Velocity将Java代码从Web页面中分离出来,使得开发者能够并行网页开发和Java开发。随着十年前后端分离的浪潮涌动,回首再面对这些基于Velocity的旧系统,无论是后端还是前端人员维护,都会存在诸多问题:
(1)后端人员维护:不熟悉前端开发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UI和Js框架;
(2)前端人员维护:Velocity渲染依赖Java环境,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Maven工程、环境配置,且前端MVC框架版本老,开发效率低。
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零售内部的一些旧系统中,且业务需求的不断迭代,会导致系统维护成本越来越高。针对需要频繁迭代的页面模块,常见的应对措施是采用前后端分离方案,对页面进行整体重构,但如此以后,整体重构的代价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需要覆盖所有的业务场景和需求;
(2)缺乏覆盖全场景的测试物料;
(3)页面重构本身不带来业务价值。
我们团队承担了B端业务,由于业务启动时间早,也不可避免需要维护这些Velocity系统。
针对老系统维护难的痛点,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一种对老系统侵入程度低、技术架构缓步升级的技术路线,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1)搭建Velocity+MVC+MVVC混合架构;(2)建立Velocity单文件组件化能力;(3)创建Velocity本地沙盒环境;(4)Velocity页面前后端分离。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一、 搭建Velocity + MVC + MVVC混合架构
Velocity系统多数还在使用JQuery等Js框架,开发效率低,亟待改善。对比MVC框架和MVVC框架,MVVC框架封装了视图层逻辑,开发效率显著提升。
因此第一个步骤是在Velocity页面中引入MVVC框架,实现两套技术架构的共存。我们引入了Vue以及配套的UI组件库,考虑Vue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Vue支持Js资源链接的方式引入和使用,即在Velocity页面中加入一行script标签即可实现开箱即用;
(2)Velocity的页面编写语法与Vue的模板语法非常接近。
混合架构内部,模板渲染需要分两步进行: Velocity模板首先在服务端渲染为Vue模板,Vue模板在客户端渲染为最终页面。
混合架构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一些Session内关键参数是服务器直出,Vue并不能直接获取到这些参数,因此传参的方案是在页面中提前埋了一些占位符,Vue执行时通过访问DOM来获取。
后续需求迭代时,可以逐步将业务逻辑从老旧MVC技术栈迁移到新的MVVC技术栈中,实现开发、维护效率的提升。
二、 建立Velocity单文件组件化能力
当项目规模较大时,不同模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相似的功能或逻辑,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模块级的功能复用。
因此第二个步骤是在Velocity系统中引入组件化能力,实现跨页面代码复用。Velocity系统由于渲染依赖Java环境,难以适用基于NodeJs的前端工程化能力,无法直接使用Vue的单文件组件化能力。幸运的是,可以利用Velocity的包含(#include)和解析(#parse)能力,配合Vue的API接口,实现一种创新型的Velocity+Vue单文件组件化技术。
如果你熟悉Vue,你肯定对Vue单文件组件很熟悉了,即一个文件名以.vue后缀结尾的文件,它描述了一个Vue组件,内部结构的三板斧:template、script、style,简单来说分别描述了组件的模板呈现、逻辑交互、css样式。
Velocity单文件组件的组织方式参照了这个层级结构,使用一个文件名以.vm后缀结尾的文件,描述了一个Velocity组件,由于缺乏工程化的能力,区别点在于:(1)为了兼容低版本浏览器,需要使用script标签来承载模板;不考虑浏览器兼容性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使用template标签。(2)需要手动调用Vue.component执行组件的注册。
实现单文件组件化之后,Velocity页面可以通过粒度更小的组件来层层组装,实现系统的业务耦合程度进一步降低。
三、 创建Velocity本地沙盒环境 + 前端工程化
前面两个步骤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了大幅优化,但是仍有一个痛点没解决:Velocity渲染依赖Java环境,习惯了本地开发的前端同学会很无语:改一个小问题需要本地盲开发->在线部署容器->看效果->继续盲修改,一来二去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因此第三个步骤是实现Velocity本地编译和开发环境,并且引入工程化技术实现热更新。
解决Velocity本地编译的核心思路是模拟Server的环境变量,并且支持Velocity语法编译。我们搭建了一套基于Velocity的前端沙盒工程,前者通过在工程中mock服务端变量的方式来实现,在本地JSON数据源承载这些环境变量;后者是基于Velocity语法AST重构,开发了一套解析引擎Velocity-loader,支持在webpack中实时解析文件并注入环境参数。
沙盒能力引入后,开发流程转变为本地实时开发Velocity,热更新达到毫秒级,开发体验只有一个字:爽。
四、 Velocity页面前后端分离
事实上,对比前三个步骤,我们距离Velocity页面彻底前后端分离已经很接近了。
第四个步骤是真正实现Velocity页面的前端独立构建和部署,并永久摆脱依赖Server端渲染。但由于Vue-loader实际上会在工程编译时把模板语法解析成render函数,已经破坏了模板语法的结构,因此不能支持在客户端动态的解析Velocity,需要固化渲染环境变量。Velocity的动态数据渲染部分需要改写为Vue的语法来实现,托靠客户端Ajax来刷新动态数据和页面。
至此,我们完整实现了对Velocity后端应用向前端工程化逐步演进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欢迎各位看官共同探讨。
作者:京东零售 陈震
内容来源: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Flutter三棵树系列之详解各种Key | 京东云技术团队
简介 key是widget、element和semanticsNode的唯一标识,同一个parent下的所有element的key不能重复,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不同parent下使用相同的key,比如page1和page2都可以使用ValueKey(1) 。 常用key的UML关系图如上,整体上key分为两大类-LocalKey和GlobalKey,这两个key都是抽象类,LocalKey的实现类有 ValueKey、ObjectKey和UniqueKey,GlobalKey实现类有LabeledGlobalKey和GlobalObjectKey。 Key @immutable abstract class Key { const factory Key(String value) = ValueKey<String>; @protected const Key.empty(); } Key是所有key的基类,内部实现了一个工厂构造函数,默认创建String类型的ValueKey。内部还是先了一个empty的构造函数,主要是给子类用的。 LocalKe...
- 下一篇
开发最佳实践|集成声网 iOS SDK,实现语音聊天室
大家好,我是声网 RTE 开发者社区作者 @小曾同学。本次主要分享集成声网SDK实现语音聊天室。 01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聊天场景,比如在线KTV、连麦开黑、多人相亲、娱乐聊天室等应用场景,随着移动应用开发的需求不断增加,多人语音聊天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应用领域。那么聊天室该如何实现呢?你是想从0到1,还是集成第三方SDK呢?答案当然是集成第三方SDK,那么我们这篇文章就来教大家集成声网SDK实现一个语音聊天室Demo。 02 设计思路 在做产品之前需要明确需求,本次需求:实现语音聊天室Demo; 在确定需求之后,还需要对音视频这块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参考声网官网提供的音视频时序图,本次我们要实现的是多人语聊房,实现原理可以参考音视频的实现,音频通话不区分主播和观众,所有用户都是主播角色。 了解上述逻辑之后,设计Demo原型图,一个聊天室的构成基本上包含:输入房间名、加房、麦克风、用户界面等。我们本次主要实现一个简易聊天室demo,用户输入房间加入房间后,即可和远端用户保持通话,并可mute/unmute本地麦克风。设计如下 另外,在实现demo之前你需要一些准备工作,可参见...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