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 来了!这些开源的 GPT 应用又要变强了
近日,在 GPT-3.5 发布的半年后,OpenAI 正式推出了大版本的 GPT-4,不同于 GPT-3 到 GPT-3.5 耗时两年,这次版本升级只用了半年。如果你对 OpenAI 不熟悉,答应我读下这篇《ChatGPT 会开源吗?》 ,它详细介绍了 OpenAI 这家公司及其产品。
为了让你快速“入戏”,这里简单引用下 ChatGPT 对 GPT 的介绍:
GPT-4 vs 3.5
在读完多篇媒体和 OpenAI 官方对 GPT-4 的介绍之后,现在我对 GPT-4 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它绝对是个资深体坛选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根据官方的发布的报告,GPT-4 相较于之前的 GPT-3.5 大幅度地提升了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换成专业术语就是 GPT-4 用了更多的数据量来训练,有着更高级的推理能力和支持了多模态。它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体现在了,GPT-4 参加美国高考能考 710 分,以及通过了模拟的律师考试。更重要的在官方发布的 GPT-4 测试报告中显示,它竟然能刷 LeetCode,那以后出去面试带上 GPT-4 的工具,offer 岂不手到擒来!(希望那时候 AI 还没取代你😂)
其实在前段时间 ChatGPT 应用横行的时候,我一直希望能出现友好地进行图文交流方式,毕竟一图胜千言,虽然有很多 AI 生图工具能把你的文字转化成图片。但是,这次的 GPT-4 成功地让 ChatGPT(升级到 GPT-4)能看懂梗图了:
这是来自 Reddit 的一张图,
- 用户问:这张图有啥笑点?
- ChatGPT 回答:VGA 充 iPhone。
虽然是个烂梗,但是至少它能读图了,而且它还可以看懂产品原型草图,并给出实现功能的代码(简单)。
到现在,你应该大概了解 GPT-4 的秀点有哪些了。
GPT 与开源
我是实用至上主义,当我看到一项技术的诞生,便会思考能在生活/工作哪些地方中用上它。比如,现有哪些火爆、赞到爆的开源项目用到了 GPT 呢?毕竟,它们升级到 GPT-4 也只是时间问题(换个接口)而已。
接下来,我就来介绍 6 款与 GPT 相关的开源项目。有人说,这些项目没有啥技术含量。在我看来,GPT 的应用更多的可能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应用创意。所以,下面这些开源项目都能在你的生活、工作中派上用途。
1. 划词翻译:openai-translator
Star:8.4k,编程语言:TypeScript(87.3%)、Rust(6.1%)
曾经,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文是一个加分项。有了外语的加持,读外语的文献掌握新技术就是小菜一碟。虽然在 openai-translator 之前,也有各类翻译软件,但是它的翻译更贴近人类的语言使用惯。有了 ChatGPT 的加成(openai-translator 基于 ChatGPT API),它不仅能翻译,还能帮你润色文字。即便是你英语水平马马虎虎,也能用它写出一篇用词精准的英文文稿。
Openai-translator 不仅有浏览器插件版,还有桌面版本,支持主流的三大系统:Linux、macOS 和 Windows。它的使用也非常简单,下载插件或应用之后,填入你的 OpenAI API Key 即可使用。
2. 强化搜索:chatgpt-google-extension
Star:11.9k,编程语言:TypeScript(48.3%)、SCSS(47.3%)
在 ChatGPT 出现之后,许吃瓜群众都在等着看 Google 的大动作,毕竟同样是搜索引擎的 Bing 很快就推出了 New Bing 表明紧追新技术的决心,众多开发者更是主动排队试用 New Bing。顺便提一嘴,New Bing 也是 GPT-4 这次发布官方声明采用了 GPT-4 的搜索引擎,简单来说,就是在用 New Bing 的小伙伴已经提前免费体验了 GPT-4。
虽然 Google 表面稳,没啥动作的样子,但是热心开源群众主动联姻了 GPT 和 Google 引擎。该项目基于 ChatGPT 强化了 Google 搜索能力,它的使用也很简单,装个 Chrome 或者 Firefox 插件就能玩了。
3. 带看论文:chatgpt-arxiv-extension
Star:386,编程语言:TypeScript(48.3%)、SCSS(47.3%)
当你不想看某篇文章时,不想看就不看了。但是论文不行,你不看论文,咋知道它讲了啥?核心技术有哪些?有什么细节你不小心错过了,就可能白看了呢?所以,你就需要一个帮你读论文的智能小助手,它以生成论文的“读后感”,提高读论文的效率。
ArxivGPT 就是那样的存在,它能帮你读论文,在一些地方给出注解,这个项目是基于上面的 chatgpt-google-extension 二次开发而来。至于它咋用?装个 Chrome 插件就齐活了。
4. 读文档解惑:DocsGPT
Star:3.5k,编程语言:Python(66.0%)、TypeScript(19.1%)
要学一门技术,第一步可能就是读文档。同样的,你做了一款产品,第一件事情也是写文档,让用户了解它怎么用。所以,怎么让文档变成一个更贴近用户的好文档呢?接入 GPT,让 GPT 帮你解答用户的困惑。
你可以对 DocsGPT 提出基于产品的某个版本写个 xx 示例的要求,怎么用呢?在线访问下:https://docsgpt.arc53.com/
5. 科技改变生活,GPT 进入百姓家
上面说的 4 款产品,主要解决的可能是工作、学方面的问题。下面的这两个工具,大概率能提高你的生活幸福度,至此,你的生活有了个和你聊得来的“伙伴”,能陪伴你左右的那种。
5.1 微信对上 GPT:chatgpt-on-wechat
Star:5.7k,编程语言:Python(81.1%)、Shell(18.1%)
微信群聊机器人常见,接入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也常见。但是这个开源、开箱即用的聊天机器人,能和你聊风花雪月,也能和你废话连篇的贴心机器人。
Chatgpt-on-wechat 支持群聊和单聊,咋样都能聊。具体要怎么用呢?还是看项目的 README 吧,这里三言两语说不清。
5.2 语音接上 ChatGPT:xiaogpt
Star:1.7k,编程语言:Python(97.9%)
现在你可以和小爱同学基于 ChatGPT 模型语音交流了,它会比原来更加智能、更人性。除了语音交互的体验之外,它还给了一种无需 root 折腾小米(小爱同学)的参考思路。
最后
写到这里,一般文章都会有个结束语。这里,我想表明下身份:GPT,不是 GPT-4 哦,是个训练有素的语言模型,我能回答你提出的任何主题问题。纵然我会胡编乱造,也只为响应你的请求。更何况,全新的 GPT-4 现在会承认我是会胡说的了。没错,上面的话,是我胡诌的。😅
最后,我其实想说的是:新技术层出不穷,该追的时候追,该用的时候用,尚未晚矣。
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内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得还不错,就请给我点一个赞,您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vivo 短视频用户访问体验优化实践
作者:vivo 互联网运维团队- Hu Tao 本文介绍了vivo短视频用户访问体验优化的实践思路,并简单讲解了实践背后的几点原理。 一、背景 我们平时在看抖音快手视频的时候,如果滑动到某个视频画面一直几s不动的时候,大概率就会划走了,所以在短视频项目中,画面卡顿是非常影响用户体验的,启播速度越快,就越能留住用户。 启播速度简单来说就是从调用开始播放到首帧上屏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视频文件下载耗时 视频解码耗时 本文主要从运维排查问题的角度,从网络这部分的各个环节入手,结合vivo短视频的具体案例,给大家分享下优化过程。 二、用户访问链路 我们先梳理下一次完整的网络请求过程,以客户端视角为例,如下图所示: 在接入CDN的情况下,可分为几个阶段: DNS域名解析: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 TCP连接建立:与服务器IP建立连接即tcp三次握手。 TLS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索要并验证服务器的公钥,双方协商生产「会话秘钥」并进行加密通信。 CDN响应:将内容资源分发到位于多个地理位置机房中的服务器上并返回给客户端。 针对以上阶段,分别讲下vivo短视频是如何进行优化的。 三、DNS域名解析...
- 下一篇
如何让虚拟角色自然融入现实?
随着AR的发展,虚拟角色被广泛应用在游戏、直播、社交等App中。例如在直播App里,商家可以自由打造虚拟主播的形象,通过AR算法可以让虚拟形象在介绍时做到不遮挡实物商品,提升直播真实性和趣味性。那么,如何让虚拟角色自然融入现实,实现与用户的真实交互呢? 华为HMS Core AR Engine提供单人或双人身体轮廓的识别和跟踪能力,实时输出人体轮廓Mask信息和对应的骨骼点信息。其中人体Mask能力可以识别和跟踪当前画面人体所在区域,支持多人识别,识别率达90%,并提供该区域的深度信息。 通过人体轮廓跟踪能力,开发者们可利用人体的轮廓Mask信息对虚拟物体和场景进行遮蔽。比如在AR拍照时更换虚拟背景、让虚拟玩偶躲到人身后等,都可使用Mask能力来实现更为自然的遮挡效果,这可进一步提升AR应用的真实感和观看体验。 Demo演示 开发步骤 开发准备 1 .注册成为开发者 在开发应用前需要在华为开发者联盟网站上注册成为开发者并完成实名认证,具体方法请参见帐号注册认证。 2 .创建应用 参见创建项目和在项目下创建应用完成应用的创建,配置如下: “选择平台”:选择“Android”。 “支持设备...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