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Java并发之AQS源码分析(一)

日期:2019-05-05点击:366

微信公众号「后端进阶」,专注后端技术分享:Java、Golang、WEB框架、分布式中间件、服务治理等等。
老司机倾囊相授,带你一路进阶,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AQS 全称是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顾名思义,是一个用来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它底层用了 CAS 技术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同时利用 FIFO 队列实现线程间的锁竞争,将基础的同步相关抽象细节放在 AQS,这也是 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 等同步工具实现同步的底层实现机制。它能够成为实现大部分同步需求的基础,也是 J.U.C 并发包同步的核心基础组件。

AQS 结构剖析

AQS 就是建立在 CAS 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大量的实现细节,例如获取同步状态、FIFO 同步队列,独占式锁和共享式锁的获取和释放等等,这些都是 AQS 类对于同步操作抽离出来的一些通用方法,这么做也是为了对实现的一个同步类屏蔽了大量的细节,大大降低了实现同步工具的工作量,这也是为什么 AQS 是其它许多同步类的基类的原因。

现在我们来直接定位到类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下面是 AQS 类的几个重要字段与方法列出来: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extends AbstractOwnableSynchronizer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head;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tail;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State(int expect, int update) { // See below for intrinsics setup to support this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expect, update); } // ... } 
  1. head 字段为等待队列的头节点,表示当前正在执行的节点;
  2. tail 字段为等待队列的尾节点;
  3. state 字段为同步状态,其中 state > 0 为有锁状态,每次加锁就在原有 state 基础上加 1,即代表当前持有锁的线程加了 state 次锁,反之解锁时每次减一,当 statte = 0 为无锁状态;
  4. 通过 compareAndSetState 方法操作 CAS 更改 state 状态,保证 state 的原子性。

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字段都用 volatile 关键字进行修饰,以确保多线程间保证字段的可见性。

AQS 提供了两种锁,分别是独占锁和共享锁,独占锁指的是操作被认作一种独占操作,比如 ReentrantLock,它实现了独占锁的方法,而共享锁则指的是一个非独占操作,比如一些同步工具 CountDownLatch 和 Semaphore 等同步工具,下面是 AQS 对这两种锁提供的抽象方法。

独占锁:

// 获取锁方法 protected boolean tryAcquire(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释放锁方法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共享锁:

// 获取锁方法 protected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释放锁方法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在我们平时开发中,基本不用直接使用 AQS,我们平时都是直接使用 JDK 自带的同步类工具,如 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 和 Semaphore 等,它们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了,后面会抽几篇文章单独讲一下这些同步类工具是如何使用 AQS 的,这对于我们如何构建自定义的同步工具,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同步队列节点的结构:

aqs node

用大神的注释来形象地描述一下队列的模型:

/** * <pre> * +------+ prev +-----+ +-----+ * head | | <---- | | <---- | | tail * +------+ +-----+ +-----+ * </pre> */ 

这是一个普通双向链表的节点结构,多了 thread 字段用于存储当前线程对象,同时每个节点都有一个 waitStatus 等待状态,一共有四种状态:

  1. CANCELLED(1):取消状态,如果当前线程的前置节点状态为 CANCELLED,则表明前置节点已经等待超时或者已经被中断了,这时需要将其从等待队列中删除。
  2. SIGNAL(-1):等待触发状态,如果当前线程的前置节点状态为 SIGNAL,则表明当前线程需要阻塞。
  3. CONDITION(-2):等待条件状态,表示当前节点在等待 condition,即在 condition 队列中。
  4. PROPAGATE(-3):状态需要向后传播,表示 releaseShared 需要被传播给后续节点,仅在共享锁模式下使用。

可以这么理解:head 节点可以表示成当前持有锁的线程的节点,其余线程竞争锁失败后,会加入到队尾,tail 始终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节点。

AQS 的结构大概可总结为以下 3 部分:

  1. 用 volatile 修饰的整数类型的 state 状态,用于表示同步状态,提供 getState 和 setState 来操作同步状态;
  2. 提供了一个 FIFO 等待队列,实现线程间的竞争和等待,这是 AQS 的核心;
  3. AQS 内部提供了各种基于 CAS 原子操作方法,如 compareAndSetState 方法,并且提供了锁操作的acquire和release方法。

独占锁

独占锁的原理是如果有线程获取到锁,那么其它线程只能是获取锁失败,然后进入等待队列中等待被唤醒。

获取锁

获取独占锁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源码解读:

  1. 通过 tryAcquire(arg) 方法尝试获取锁,这个方法需要实现类自己实现获取锁的逻辑,获取锁成功后则不执行后面加入等待队列的逻辑了;
  2. 如果尝试获取锁失败后,则执行 addWaiter(Node.EXCLUSIVE) 方法将当前线程封装成一个 Node 节点对象,并加入队列尾部;
  3. 把当前线程执行封装成 Node 节点后,继续执行 acquireQueued 的逻辑,该逻辑主要是判断当前节点的前置节点是否是头节点,来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锁成功,则当前节点就会成为新的头节点,这也是获取锁的核心逻辑。

基于上面源码的步骤分析后,我们一步步往下看源码具体实现:

private Node addWaiter(Node mode) { // 创建一个基于当前线程的节点,该节点是 Node.EXCLUSIVE 独占式类型 Node node =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 Try the fast path of enq; backup to full enq on failure Node pred = tail; // 这里先判断队尾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直接将节点加入队尾 if (pred != null) { node.prev = pred; // 采取 CAS 操作,将当前节点设置为队尾节点,由于采用了 CAS 原子操作,无论并发怎么修改,都有且只有一条线程可以修改成功,其余都将执行后面的enq方法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pred.next = node; return node; } } enq(node); return node; } 

简单来说 addWaiter(Node mode) 方法做了以下事情:

  1. 创建基于当前线程的独占式类型的节点;
  2. 利用 CAS 原子操作,将节点加入队尾。

我们继续看 enq(Node node) 方法: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 // 自旋操作 for (;;) { Node t = tail; // 如果队尾节点为空,那么进行CAS操作初始化队列 if (t == null) { // 这里很关键,即如果队列为空,那么此时必须初始化队列,初始化一个空的节点表示队列头,用于表示当前正在执行的节点,头节点即表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节点 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tail = head; } else { node.prev = t; // 这一步也是采取CAS操作,将当前节点加入队尾,如果失败的话,自旋继续修改直到成功为止 if (compareAndSetTail(t, node)) { t.next = node; return t; } } } } 

enq(final Node node) 方法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 采用自旋机制,这是 aqs 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机制;
  2. 如果队尾节点为空,则初始化队列,将头节点设置为空节点,头节点即表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节点;
  3. 如果队尾节点不为空,则继续采取 CAS 操作,将当前节点加入队尾,不成功则继续自旋,直到成功为止;

对比了上面两段代码,不难看出,首先是判断队尾是否为空,先进行一次 CAS 入队操作,如果失败则进入 enq(final Node node) 方法执行完整的入队操作。

完整的入队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如果队列为空,初始化队列,并将头节点设为空节点,表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节点,然后再将当前线程的节点加入到队列尾部。

关于队列的初始化与入队,务必理解透彻。

经过上面 CAS 不断尝试,这时当前节点已经成功加入到队尾了,接下来就到了acquireQueued 的逻辑,我们继续往下看源码: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 线程中断标记字段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for (;;) { // 获取当前节点的 pred 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如果 pred 节点为 head 节点,那么再次尝试获取锁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 获取锁之后,那么当前节点也就成为了 head 节点 setHead(node);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 不需要挂起,返回 false return interrupted; } // 获取锁失败,则进入挂起逻辑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这一步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方法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 判断当前节点的 pred 节点是否为 head 节点,如果是,则尝试获取锁;
  2. 获取锁失败后,进入挂起逻辑。

提醒一点:我们上面也说过,head 节点代表当前持有锁的线程,那么如果当前节点的 pred 节点是 head 节点,很可能此时 head 节点已经释放锁了,所以此时需要再次尝试获取锁。

接下来继续看挂起逻辑源码: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 int ws = pred.waitStatus; if (ws == Node.SIGNAL) // 如果 pred 节点为 SIGNAL 状态,返回true,说明当前节点需要挂起 return true; // 如果ws > 0,说明节点状态为CANCELLED,需要从队列中删除 if (ws > 0) { do { node.prev = pred = pred.prev; } while (pred.waitStatus > 0); pred.next = node; } else { // 如果是其它状态,则操作CAS统一改成SIGNAL状态 // 由于这里waitStatus的值只能是0或者PROPAGATE,所以我们将节点设置为SIGNAL,从新循环一次判断 compareAndSetWaitStatus(pred, ws, Node.SIGNAL); } return false; } 

这一步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方法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 判断 pred 节点状态,如果为 SIGNAL 状态,则直接返回 true 执行挂起;
  2. 删除状态为 CANCELLED 的节点;
  3. 若 pred 节点状态为 0 或者 PROPAGATE,则将其设置为为 SIGNAL,再从 acquireQueued 方法自旋操作从新循环一次判断。

通俗来说就是:根据 pred 节点状态来判断当前节点是否可以挂起,如果该方法返回 false,那么挂起条件还没准备好,就会重新进入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的自旋体,重新进行判断。如果返回 true,那就说明当前线程可以进行挂起操作了,那么就会继续执行挂起。

这里需要注意的时候,节点的初始值为 0,因此如果获取锁失败,会尝试将节点设置为 SIGNAL。

继续看挂起逻辑:

private final boolean parkAndCheckInterrupt() { LockSupport.park(this); return Thread.interrupted(); } 

LockSupport 是用来创建锁和其他同步类的基本线程阻塞原语。LockSupport 提供 park() 和 unpark() 方法实现阻塞线程和解除线程阻塞。release 释放锁方法逻辑会调用 LockSupport.unPark 方法来唤醒后继节点。

获取独占锁流程图:

释放锁

释放锁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if (tryRelease(arg))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unparkSuccessor(h);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释放锁的方法源码就很好理解,通过 tryRelease(arg) 方法尝试释放锁,这个方法需要实现类自己实现释放锁的逻辑,释放锁成功后则执行后面的唤醒后续节点的逻辑了,然后判断 head 节点不为空并且 head 节点状态不为 0,因为 addWaiter 方法默认的节点状态为 0,此时节点还没有进入就绪状态。

继续往下看源码:

private void unparkSuccessor(Node node) { int ws = node.waitStatus; if (ws < 0) // 将头节点的状态设置为0 // 这里会尝试清除头节点的状态,改为初始状态 compareAndSetWaitStatus(node, ws, 0); // 后继节点 Node s = node.next; // 如果后继节点为null,或者已经被取消了 if (s == null || s.waitStatus > 0) { s = null; // for循环从队列尾部一直往前找可以唤醒的节点 for (Node t = tail; t != null && t != node; t = t.prev) if (t.waitStatus <= 0) s = t; } if (s != null) // 唤醒后继节点 LockSupport.unpark(s.thread); } 

从源码可看出:释放锁主要是将头节点的后继节点唤醒,如果后继节点不符合唤醒条件,则从队尾一直往前找,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节点为止

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 AQS 的内部结构和它的同步实现原理,并从源码的角度深度剖析了 AQS 独占锁模式下的获取锁与释放锁的逻辑,并且从源码中我们得出:在独占锁模式下,用 state 值表示锁并且 0 表示无锁状态,0 -> 1 表示从无锁到有锁,仅允许一条线程持有锁,其余的线程会被包装成一个 Node 节点放到队列中进行挂起,队列中的头节点表示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当头节点释放后会唤醒后继节点,从而印证了 AQS 的队列是一个 FIFO 同步队列。

微信公众号「Java科代表」

原文链接:https://my.oschina.net/objcoding/blog/3045386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