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 Channel 使用
Java NIO 中的 Channel 分类:
- FileChannel
- 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 DatagramChannel
FileChannel: 主要用于文件的读写,可以从磁盘上读取文件,也可以向磁盘上写入文件。
SocketChannel:用于 Socket 的 TCP 连接的数据读写,既可以从 Channel 读数据,也可以向 Channle 中写入数据
ServerSocketChannel:通过 ServerSocketChannel 可以监听 TCP 连接,服务端监听到连接之后,会为每个请求创建一个 SocketChannel
DatagramChannel:用于 UDP 协议的数据读写
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一下。
FileChannel
主要用于操作文件,废话不多说,直接看例子。
准备文件
test-file.txt
,内容shDEQuanZhanBiJi
输入 FileInputStream
用于从 FileChannel 中读取数据,例如将指定文件输入到 FileChannel 中,我们就能获取到文件的内容,接下来编写 FileChannel 的 输入流 核心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一个输入流 FileInputStream file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test-file.txt"); // 通过输入流获取到 channel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fileInputStream.getChannel(); // 准备好 ByteBuffer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 将 输入流 的 channel 的数据读入 buffer 中 fileChannel.read(buffer); // 简单打印 buffer 的内容 printBuffer(buffer); // shDEQuanZhanBiJi }
这里面的 ByteBuffer 是 channel 进行读、写数据的中间媒介。要从 channel 中读取数据(也就是上面这个例子),需要先将数据读到 ByteBuffer 中;同理,要想向 channel 中写入数据,也需要先将数据写入 ByteBuffer(下面讲输出流的时候会讲)。
对 ByteBuffer 不熟悉的可以先看看我之前写的《玩转 ByteBuffer》,
printBuffer
的代码里面也有
输出 FileOutputStream
顾名思义,是 FileChannel 要向外输出数据,例如将数据写入到磁盘文件上,接下来通过例子看看效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指定需要生成的文件名称 String generateFileName = "generate-file.txt"; // 创建一个输出流 FileOutputStream fileOutp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generateFileName); // 通过输出流获取到 channel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fileOutputStream.getChannel(); // 准备好 ByteBuffer, 并向里面写入数据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buffer.put("shDEQuanZhanBiJi".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 将 输入流 的 channel 的数据读入 buffer 中 fileChannel.write(buffer); fileChannel.close(); }
相应的注释都已经贴在对应的代码上了,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唯一需要关注的是,调用 write
写文件到磁盘上时,也是先传入的 ByteBuffer。
好了,当你运行完代码你会发现,虽然文件是生成的了,但是里面却是空白的...这其实就涉及到对 ByteBuffer 的熟悉程度了,算是埋的一个坑。
如果不知道为啥文件是空的,可以去看看上面讲 ByteBuffer 的文章,接下来是解答。
这是因为我们创建一个 ByteBuffer 的时候默认是处于写模式的,此时如果去通过 position 和 limit 去读取数据是读不到的。所以在调用 write
之前,我们需要先将 ByteBuffer 切换到读模式,完整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指定需要生成的文件名称 String generateFileName = "generate-file.txt"; // 创建一个输出流 FileOutputStream fileOutp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generateFileName); // 通过输出流获取到 channel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fileOutputStream.getChannel(); // 准备好 ByteBuffer, 并向里面写入数据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buffer.put("shDEQuanZhanBiJi".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 将 ByteBuffer 切换到读模式 buffer.flip(); // 将 输入流 的 channel 的数据读入 buffer 中 fileChannel.write(buffer); fileChannel.close(); }
可以看到,文件生成了,内容也有了:
但是呢,上面将的两种要么只能写,要么只能读。例如 FileInputStream
如果你硬要往 channel 里怼数据,程序最后会抛出 NonWritableChannelException
异常,告诉你这玩意儿写不了。
那有没有一个既能写,又能读还能唱跳的实现呢?当然有,那就是 RandomAccessFile
。
这里提一嘴,调用完 write 并不是立即就写入磁盘,也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缓存里。如果需要立即刷盘,则调用
channel.force(true);
即可。
RandomAccessFile
怎么用的呢?其实跟之前两个差不多: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指定需要生成的文件名称 String targetFileName = "target-file.txt"; // 创建 RandomAccessFile, 赋予可读(r)、可写(w)的权限 RandomAccessFile accessFile = new RandomAccessFile(targetFileName, "rw");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accessFile.getChannel(); // 创建 ByteBuffer 并写入数据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buffer.put("shDEQuanZhanBiJi".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 切换到 buffer 的读模式 buffer.flip(); // 调用 write 将 buffer 的数据写入到 channel, channel 再写数据到磁盘文件 fileChannel.write(buffer); // 相当于清空 buffer buffer.clear(); // 将之前写入到 channel 的数据再读入到 buffer fileChannel.read(buffer); // 打印 buffer 中的内容 printBuffer(buffer); fileChannel.close(); }
运行之后的效果就是,会生成一个名为 target-file.txt
的文件,内容就是 shDEQuanZhanBiJi
。并且控制台会将之前写入 channel 的 shDEQuanZhanBiJi
打印出来。
老规矩,细节都在注释中。值得注意的是 new RandomAccessFile(targetFileName, "rw");
里的 rw
。注释里也写了,代表赋予可读、可写的权限。
再值得注意的是,你不能说把 rw
改成 w
。
不能这么玩,因为它就是一个单纯的字符串匹配,可供选择的就这么些:
可以看到,r
必不可少...:
r
只能读rw
既能读,也能写rws
和rwd
功能和rw
大致是相同的,可读、可写。唯一区别是他们会将每次改动强制刷到磁盘,并且rws
会将操作系统对该文件的元数据也一起刷盘,体现就是文件的更新时间会更新,而rwd
不会将文件的元数据刷盘
两个 SocketChannel
由于这俩一个负责连接传输,另一个负责连接的监听,所以就放在一起来讲了。这一小节我们大概要做这件事:
但是为了能让大家直接运行起来,客户端这侧就不从磁盘文件读取了,直接用 ByteBuffer。大家可以运行起来之后,自己尝试从磁盘上去加载。还是先看代码,首先是服务器的:
ServerSocketChanne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打开一个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 绑定 8080 端口 serverSocket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80)); // 开始接受客户端连接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accept(); // 获取连接成功 System.out.printf("socketChannel %s connected\n", socketChannel); // 准备 ByteBuffer 以从 socketChannel 中读取数据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 开始读取数据 System.out.println("before read"); int read = socketChannel.read(buffer); System.out.printf("read complete, read bytes length: %s \n", read); printBuffer(buffer); }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 Java NIO 中默认的阻塞模式,仅仅作为一个掩饰,如果想要 ServerSocketChannel 进入非阻塞模式,可在 open
之后,调用:
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由于我们这里是阻塞模式,所以在代码运行到 serverSocketChannel.accept();
时,会陷入阻塞状态,直到有客户端过来建立连接。同理,read
方法也是阻塞的,如果客户端一直没有写入数据,那么服务器就会一直阻塞在 read
。
SocketChannel
直接先给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打开一个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 // 连接到 localhost 的 8080 端口 socketChannel.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host", 8080)); // 准备 ByteBuffer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buffer.put(Charset.defaultCharset().encode("test")); // 将 buffer 切换成读模式 & 向 channel 中写入数据 buffer.flip(); socketChannel.write(buffer); }
先启动服务器,再启动客户端。可以看到服务器侧的控制台有如下的输出:
socketChannel java.nio.channels.SocketChannel[connected local=/127.0.0.1:8080 remote=/127.0.0.1:64373] connected before read read complete, read bytes length: 4 BUFFER VALUE: test
Datagram
这个就比较简单,首先是客户端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DatagramChannel datagramChannel = DatagramChannel.open(); // 构建 buffer 数据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buffer.put(Charset.defaultCharset().encode("test")); // 切换到 buffer 的读模式 buffer.flip(); datagramChannel.send(buffer, 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host", 8080)); }
然后是服务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DatagramChannel datagramChannel = DatagramChannel.open(); datagram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80));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datagramChannel.receive(buffer); printBuffer(buffer); }
欢迎微信搜索关注【SH的全栈笔记】,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还麻烦点个赞,关个注,分个享,留个言。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狠人!标星 3.4 万的项目说删就删,几行代码搞崩数万个开源项目
开源是非多,卤蛋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 HelloGitHub 的卤蛋,最近有个 「流行开源项目的作者删掉项目、提交恶意代码」 的事情,引起了广大开源爱好者的讨论。 我深知维护开源项目的不易,所以比较好奇他为什么舍得删掉项目。 这不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吗?无心工作的我就“顺藤摸瓜”把这个事儿理了个大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背景 首先要介绍下这次事情中两个站在“风口浪尖”的 Node.js 开源项目: 1、faker.js 用于生成大量的假数据 Node.js 库。可用于测试中自动创建丰富、合理、多样的测试数据,包括姓名、日期、头像、地址等。因为项目已经被作者删除,我找到了之前项目首页的镜像,该项目创建于 7 年前、共有 3.4 万星、266 位贡献者。 > 新地址:https://github.com/Marak/faker.js(没有代码) 2、colors.js 用于在 Node.js 控制台中显示彩色文本的库,创建于 7 年前共有 4.5 千星、44 位贡献者。 > 地址:https://github.com/Marak/colors.js(代...
- 下一篇
DevOps 需要更多的自动化
如今,快速交付应用程序的 DevOps 开发流程正在企业中广泛流行。虽然 DevOps 的成功可能归功于许多方面,但人们讨论的焦点始终是它为应用程序开发和交付方式带来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团队文化、自动化、测试、代码共享等方面。 然而,无论开发者使用何种框架进行开发,DevOps 流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发者的编码能力,他们需要编写支持持续集成(CI)、持续部署 (CD) 和持续测试 (CT) 等特性的相关代码,从而为应用程序开发带来敏捷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DevOps 似乎在一个关键领域有缺陷:即自动化和加速代码创建的能力。DevOps 推动了文化和组织的转变,使企业的开发团队能够更快地交付更好的软件。但是,大部分 DevOps 从业者仍然需要手动编码应用程序,仅在进行测试和部署阶段依靠自动化工具。这实际上对开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一些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平台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开发平台利用大量预制的工具,提供可视化的方法来构建应用程序,并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GUI) 来简化开发,显著减轻开发者构建应用程序的负担。而全自动开发平台的出现则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