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年5G十大动向:有覆盖、有应用、有未来
回顾这一年通信业,5G依然当红,且随着5G网络建设越来越深入,应用开始遍地开花,深入到千行百业。5G的价值,也受到垂直行业用户的高度重视,受到应用各方的不断深入挖掘。
C114综合行业关注度、相关新闻的阅读量、评论热度等因素,盘点2021年5G十大动向,让业界感受这个形象愈加丰满的5G时代。
一、5G基站破百万
据工信部数据,今年9月,我国5G基站突破百万大关。截止今年10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29.1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区、97%以上的县区以及50%的乡镇镇区。此外,5G终端连接数超过4.7亿,用户渗透率达到28.7%。
这一数字领先世界。中国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5G领先”,已经成为事实,有赖于运营商和全产业链的努力。随着5G网络和用户规模扩大,“量变引发质变”,可以相信中国接下来在5G应用中也将领跑。
二、5G应用百花齐放
5G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且相比前几代技术,5G从C端个人市场全面向B端行业市场渗透。到2021年,中国已经拥有上万个5G行业应用案例,5G虚拟专网超过2300张。典型行业的5G应用,正在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不仅运营商和华为中兴等设备商纷纷进军行业市场,芯片厂商中,高通、展锐等,携手合作伙伴推出定制化5G模组和行业终端。5G应用产业方阵发布了《5G行业模组分级分类白皮书》,呼吁业界解决5G模组生产成本高、市场碎片化、产品适配性不足、生态构建困难等问题,加速5G行业落地。
三、广电正式入局
2019年5G发牌,中国广电也获得了一张牌照,正式晋升四大运营商之列。不过,由于自身尚未完成整合等原因,广电5G部署姗姗来迟。2021年,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开启5G建网。
三大运营商变成四大运营商,对用户来说,多了一个选择。而700M“黄金频段”的加盟,也丰富了5G建网的维度,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5G网络覆盖。广电5G,值得小小的期待一下。
四、5G分流比突破30%
进入下半年,杭州、深圳、昆明、武汉等地运营商陆续宣布,5G分流比突破30%,其中浙江移动实现全省5G分流比突破30%的壮举。5G流量占全网流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5G终端逐渐普及、5G网络使用率越来越高,5G网络价值加速激活。用户5G使用习惯的养成,将催生出更多5G的“杀手级应用”。
五、“双碳”目标,义不容辞
通信业是能耗大户,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一直是行业努力的方向。随着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通信业也要行动起来,为“双碳”贡献力量。
本月,国家四部委发布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5G与“双碳”目标的结合,拥有美好的想象空间。
六、5G消息,高开低走
2020年5G最吸引用户眼球的消息,一定有“5G消息”。三大运营商联手发布5G消息白皮书,表示为客户带来多媒体消息、商业类消息、智能化消息以及互动式服务、安全防伪等全新体验。甚至有说法称,5G消息是“第一个5G杀手级应用”。
不过,将近2年时间过去,5G消息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尽管可以看到运营商在不少行业实现了试点和商用,但用户对5G消息的感知,依然极为有限。也许到2022年,5G消息能够扬眉吐气,为用户带来好消息。
七、5G切片,落到实处
5G网络切片,简称5G切片,是5G行业应用落地的重要技术创新。三大运营商均在发力5G切片,以释放多场景5G潜能,带来个性化、定制化的网络服务。华为和中兴,则是5G网络侧最大的支持者,已经联合运营商在具体项目中进行了试点。
在终端芯片侧,展锐的贡献相当突出。就在本月,展锐与中国联通研究院合作研发了全球首例5G模组多切片方案,将原本需要终端侧承担的很多功能,下沉到模组侧,这有望大幅降低5G行业终端的开发投入,从而降低行业用户使用5G切片的门槛。随着5G在行业应用的深入,5G切片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八、5G R16 Ready
作为5G向前演进的新一代标准,5G R16标准在2020年7月冻结,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并没有太多商用部署的消息。事实上,业界正在积极推动5G R16标准体系的商用落地,尤其是在芯片层面。随着标准成熟,5G R16的技术特性,将能够更好地推动5G在垂直行业落地。
标准冻结一年之后的今年7月,展锐率先喊出了“5G R16 Ready”的口号,并联合联通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6标准的eMBB+uRLLC+IIoT端到端业务验证,为5G R16商用奠定了基础。高通、联发科也陆续推出了支持5G R16的平台。在芯片厂商的支持下,2022年将是5G R16商用元年,R16和uRLLC技术的普及有望推动元宇宙从概念走到现实。
九、R17 RedCap,露出真容
RedCap(Reduced Capability),是3GPP在5G R17阶段专门立项研究的一种新5G终端类型,堪称轻量级的5G,也有说法称“5G青春版”。RedCap通过降低最大系统带宽,简化射频链路数量并简化MIMO和调制方式,降低成本、节约功耗,满足可穿戴、视频监控、传感器等行业场景的5G需求。
尽管“初来乍到”,在业内还有些陌生,但RedCap的应用前景不可小觑,可与4G时代的NB-IoT类比。中国已经走在前面,5G应用产业方阵成立了“精简化芯片项目组”,联合展锐等头部芯片企业,基于3GPP的R17 RedCap的在研内容,探索国内5G精简芯片的研发路线,并影响3GPP在R17/R18 RedCap的标准定义,可谓把握未来。
十、6G风起,中国领跑
通信业发展总是一山更望一山。在4G时代,5G就成为行业探讨的热门词汇,5G商用后,6G概念随之而来。一方面,5G-Advanced的标准立项工作正在3GPP紧锣密鼓地开展中,运营商、华为中兴等设备商,展锐等芯片厂商均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对于6G的布局也提前开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今年4月发布《6G通信技术专利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是6G通信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专利申请占比35%。
尽管6G还比较遥远,中国厂商已经走在前面。华为、中兴、中信科、展锐等5G核心企业,也将在6G时代挑起大梁。可以相信,从5G的迭代演进到6G,将是一段精彩的旅途。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工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正在赋能千行百业
又是一年末。回看2021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果颇丰。 2021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无论在网络、平台、安全、应用上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同时,2021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是“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期,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也将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这将为制造业带来质的飞跃。 2021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年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其中提到: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过一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网络建设持续提速,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二是平台体系加速完善,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国家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与31个省级系统全面实现对接;四是融合创新应用...
- 下一篇
继“永恒之蓝”后,TellYouThePass 正利用 Log4Shell卷土重来
据securityaffairs消息,来自KnownSec 404 团队和深信服威胁情报团队的研究人员报告称,TellYouThePass 勒索软件正在利用Apache Log4j CVE-2021-44228漏洞卷土重来,针对 Linux 和 Windows 系统发起进攻。 “12月13日,深信服终端安全团队和安服应急响应中心联合监测到一个名为Tellyouthepass的勒索病毒,该团伙已对双平台进行攻击。深信服捕获到大量Tellyouthepass勒索病毒拦截日志。”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 Tellyouthepass 勒索软件第一次利用高危漏洞发动攻击。早在去年,它就曾利用'永恒之蓝'漏洞攻击多个组织单位。” 专家补充说。 自 2020 年夏季以来,TellYouThePass 勒索软件一直处于非活动状态,此番攻击主要影响中国用户。 Twitter 用户 @80vul 报告称,该勒索软件的一部分被用于攻击包括 Log4j2 RCE 漏洞在内的互联网老系统。 根据Curated Intelligence 的说法 ,ID-Ransomware (IDR) 指标证实了此勒索软件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