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周报 | 2021下 半年 CNCF 开源项目发展总结;Cilium 1.11 发布;BFE Server 及控制面更新
业界要闻
摘要:本文总结了2021年下半年 CNCF 开源项目的发展速度,其中 OpenTelemetry 在 CNCF 中拥有第二大贡献社区(仅次于 Kubernetes),它表明对现代可观测性工具和协作的兴趣仍然很重要;如果把 Argo 和 Flux 项目的速度结合起来,那么 GitOps 生态系统的速度在 CNCF 中是最高的;Envoy 继续拥有强大且不断增长的社区,并已成为整个服务网格生态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平面之一。
2. BFE Server v1.4.0 和控制面组件 v.0.0.2 发布
摘要:BFE Server 更新包括修复了配合Go 1.17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在部分实现中,使用 RWMutex 代替 Mutex,获得了部分性能上的收益;BFE 控制面包括 APIServer、Conf Agent、Dashboard 三个程序,本次均有更新。
上游进展
1. Cilium 1.11 发布,带来内核级服务网格、拓扑感知路由
摘要:Cilium 是一个开源软件,为基于 Kubernetes 的 Linux 容器管理平台上部署的服务,透明地提供服务间的网络和 API 连接及安全。Cilium 1.11 版本新版本增加了对 OpenTelemetry 的支持,Kubernetes APIServer 策略匹配,增强负载均衡能力,基于拓扑感知将流量路由到最近的端点,或保持在同一个地区(Region)内等。
云原生最佳实践
1. Facebook 流量路由最佳实践:从公网入口到内网业务的全路径 XDP/BPF 基础设施
摘要:用户请求从公网到达 Facebook 的边界 L4LB 节点之后,往下会涉及到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了 L4/L7)的流量转发:从 LB 节点负载均衡到特定主机;主机内将流量负载均衡到不同 Socket,以上两个阶段都涉及到流量的一致性路由问题。本文介绍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基于最新的 BPF/XDP 特性来应对这些挑战.
摘要:本文从0到1的介绍 vivo 互联网团队支撑在线业务的集群如何在不影响原有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从 v1.10 版本升级到 v1.17 版本。之所以升级到 v1.17 而不是更高的 v1.18 以上版本, 是因为在 v1.18 版本引入的代码变动会导致 extensions/v1beta1 等高级资源类型无法继续运行(这部分代码在 v1.18 版本删除)。
推荐阅读
1. 根因解析 | Kubernetes Pod 状态异常九大场景盘点
摘要:Kubernetes Pod 作为 Kubernetes 核心资源对象,不仅 Service、Controller、Workload 都是围绕它展开工作。作为最小调度单元的它,还担任着传统 IT 环境主机的职责,包含了调度,网络,存储,安全等能力。 正是因为 Pod 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和依赖,绝大多数 Kubernetes 问题最终都会在 Pod 上表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工作实践中会遇到的 9 种典型场景,以及如何使用 Kubernetes 监控来处理这些场景,快速定位发现问题。
2. 使用 eBPF 代替 iptables 优化服务网格数据面性能
摘要:服务网格的 Sidecar 架构不可避免的会增加请求时延和资源占用,本文介绍通过使用 eBPF 代替 iptables 实现流量劫持,同时使用 sockmap 加速 Sidecar 代理和应用程序间的网络通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请求时延和资源开销
摘要:以前人们在 CPU Bandwidth Controller 中修复了一些 BUG 导致的 CPU 限流问题,当前非预期限流是由于 100ms 级别 CPU 突发使用引起,并且提出 CPU Burst 技术允许一定的 CPU 突发使用,避免平均 CPU 利用率低于限制时的 CPU 限流。在云计算场景中,CPU Burst 技术的价值有:不提高 CPU 配置的前提下改善 CPU 资源服务质量;允许资源所有者不牺牲资源服务质量降低 CPU 资源配置,提升 CPU 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4. 如何基于BFE做灰度发布
摘要: “灰度发布”是互联网业务研发所需的重要能力。BFE对于灰度发布的两种方式(基于流量特征的灰度发布、基于流量比例的灰度发布)都提供了支持。结合已经开源的BFE控制面组件,可以使用BFE Dashboard或BFE API完成灰度发布的相关配置。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优酷播放黑科技 | 基于WebRTC实现的直播"云多视角"技术解析
作者:张凌柱(以绳) 本文为《优酷播放黑科技》系列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文章可点击优酷播放黑科技 | 自由视角技术体验优化实践进行查看。点关注不迷路 ~ 直播内容区别于点播,因其实时性、强互动性的特点吸引着用户,在观看的同时还可以同步进行点赞、评论、打赏等互动行为。此类互动主要集中在用户的社交行为,而内容型的互动也随着点播中的“互动剧集”的出现而映入大众的眼帘,用户可以在剧情进展的关键节点选择角色执行不同的行为继而进入到不同的分支剧情中。同样直播方向上的内容型互动也在被不停的探索和应用中,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同时进行多个视角的直播,允许用户切换选择某个特定的视角观看直播内容。尤其在中大型的直播活动中(例如街舞、欧冠等),粉丝向比较明显(明星、球星),如果能提供多个观看视角或者提供某个聚焦视角供切换选择,在用户体验上无疑能有很大的提升。 基于此,经过研究与探索,最终基于WebRTC落地实现了低延迟高清晰度的多视角直播能力,并在《这!就是街舞》的年度总决赛正式上线应用。效果视频如下: 视频可点击查看:优酷播放黑科技 | 基于WebRTC实现的直播"云多视角"技术解析 方案选型 能否实现低延迟切换、...
- 下一篇
为什么只靠云成本管理无法解决云支出问题
如果企业希望在云支出上节省资金,那么需要在成本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公有云采取按使用付费的模式,但很多企业很难分析和预测云成本。云成本管理战略和工具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因为只知道云成本是多少以及哪里产生了云成本,但并不一定能减少这些成本。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仍然需要工程资源来进行更改,这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定期工作。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控制云支出? 很多企业为了赶上公有云的潮流可能会使其陷入困境。 大多数企业的团队发现控制云成本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在启动新实例和尝试不同事物方面从未有过如此大的自由。即使是那些从未使用过公有云以外的任何东西的人也很难控制他们的云支出。 以下是导致云成本失控的一些常见原因: 忽视了按使用付费的风险。 无法了解自己的成本。 没有为云计算规划预算。 传统的成本可见性、分配和管理仪表板有助于解决其中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那么云成本管理究竟是什么? 云成本管理是成本监控、报告、可见性、分配、预算和预测的总称。其目标是了解和管理与公有云资源相关的成本。这意味着需要了解成本的来源、如何将其分配给团队,以及企业将来可能会花费多少成本。最后...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