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云计算大单,亚马逊和微软又“掐”起来了
当地时间8月10日,据美国媒体Nextgov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已将一份云计算合同授予亚马逊云服务(AWS),价值可能高达100亿美元。
不过,亚马逊最终到底能否拿到还要画上一个问号,因为微软横插了一脚。就在被NSA告知AWS中标了这份云计算合同两周后,微软已经向美国政府问责局提交抗议文件,想争夺订单。
微软提交的抗议文件显示,亚马逊拿到的合同代号为“WildandStormy”,是由美国情报部门在过去一年中授予的第二份价值十亿美元以上的云合同。美国共有17个情报部门,国家安全局是其中之一。
去年11月,中央情报局(CIA)已经将其C2E合同授予了5家公司,也就是AWS、微软、谷歌、甲骨文、IBM,价值总计约几十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针锋相对之前,亚马逊和微软也曾就一份云计算合同“厮杀”了两年。2019年10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将“JEDI”云计算合同授予微软,价值100亿美元、为期10年。但就在一个月后,亚马逊随即向美国联邦索赔法院提起诉讼,抗议这一决定。
经过多轮调查和诉讼,今年7月,美国国防部终于宣布,取消与微软达成的“JEDI”云计算合同,同时宣布了将向亚马逊及其他云计算公司招标的新多供应商合同。亚马逊和微软的争夺战告一段落。
至于此次微软的抗议,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说法,预计在今年10月29日之前做出决定。
彭博政府分析师克里斯康尼利表示,这次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合同只是证明AWS又一次击败了微软,但AWS早在十年前就已和联邦政府建立联系,而微软还在成长和追赶。
的确,在此之前,AWS就曾与政府部门合作过。2013年,AWS与CIA签署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合同,通过该合同,AWS向CIA及其姊妹情报机构提供服务,当中就包括国家安全局。
亚马逊和微软的你争我抢并不意外,毕竟云服务市场的前景显而易见。过去一年,全球受到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使得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求旺盛,从而带来了全球云服务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根据Synergy Research机构的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包括IaaS、PaaS和托管私有云服务)达到420亿美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39%,过去12个月的支出则达到1520亿美元。
作为亚马逊最盈利的部门,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AWS是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云服务市场中,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是亚马逊、微软、谷歌,三者占所有云基础设施的61%。其中,亚马逊占据全球较大市场份额,为31%,紧随其后的是微软和谷歌分别占据22%和8%。
亚马逊2021年二季度财报也显示,虽然亚马逊在自营产品业务增速放缓且拉低了整体的营收增速,但亚马逊云服务营收14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利润为41.93亿美元。过去一年中,亚马逊云服务全球收入已经达到了527亿美元。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Andy Jassy)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云服务将会因此受益。而安迪曾是亚马逊云计算部门的掌门,刚刚于今年7月接过CEO之位。
虽然略逊亚马逊一筹,但微软云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截至6月30日的2021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数据显示,微软智能云部门营收1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
放眼整个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比如高歌猛进的谷歌。2021年一季度,谷歌云收入为40.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二季度营收为46.28亿美元,同比大增53.9%。
再比如,虽然暂时“没有名字”但正不断通过收购扩张云计算业务的IBM,去年12月宣布收购芬兰云咨询服务提供商Nordcloud。这是IBM自2018年起收购的第四家云计算企业。
至于排名靠前的巨头,瑞银分析师在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云计算业务在疫情期间实现迅猛增长,但这些看似势不可挡的业务也有自己的软肋。“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Azure、谷歌云的整体风险在于,客户由于缺少人手,可能无法凭借既定的迁移项目推进。”瑞银分析师写道,“这也反映了三巨头将既定交易转化为实际消费收入的速度。”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Gartner:2022 年全球公有云支出将超 4800 亿美元
Gartner 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称,公有云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增长。预计在 2021 年,用户在公共云服务上的支出将达到 3960 亿美元;并在 2022 年增长 21.7%,达到 4820 亿美元。此外,预测到 2026 年,公共云支出将超过所有企业 IT 支出的 45%(2021 年的占比约为 17%)。 云计算的四大新趋势正在继续扩大云产品和功能的广度,加速公有云服务市场所有细分市场的增长。这四个趋势分别是:云无处不在、区域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碳智能云,以及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CIPS)提供商的自动化可编程基础设施。 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 Henrique Cecci 称,疫情对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影响将继续作为数字创新和采用云服务的催化剂;且对于协作、远程工作和支持混合劳动力的新数字服务等用例来说尤其如此。 同时,日益严重的地缘政治监管碎片化、保护主义和行业合规性,将进一步推动新的区域和垂直云生态系统和数据服务的创建,类似于欧洲的联合数据基础设施项目 GAIA-X。这些区域化平台将帮助公司减少由于提供商位于不同国家而造成的锁定和故障点。 在可持续性趋势方面。G...
- 下一篇
“上云”路上的银行业,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2021年7月15日上午,建设银行发生系统崩溃,无法正常办理业务,各大网点出现断网情况。这是继亚马逊、B站等国内外大型公司系统宕机后的再一次服务器危机。而作为以“科技”著称的国有大行,建设银行的系统崩溃可谓引发了全民关注。 近年来大型公司电子设备运行故障时有耳闻,一旦出现服务器宕机,就很可能导致数据丢失。一次次大面积的宕机事件,似乎从某些角度回应了一个目前集中式存储面临的问题,不管上不上云,一旦物理服务器出现问题,大规模宕机的情况都会成为潜在风险。因此云服务及平台的容灾备份、数据安全储存能力将成为金融行业选择系统架构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金融云是服务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行业云,它利用云计算运算逻辑和服务优势,将金融业数据、客户、流程等通过数据中心等技术手段分散到“云”中,以改善系统体验、提升运算能力、重组数据价值,最终达到金融服务“降本增效”的效果。 根据IDC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46.4亿元,其中包括为金融行业提供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基础设施,以及面向金融行业的云平台、云应用解决方案。2020年上半年虽受疫情黑天鹅影响,在企业客户收紧IT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