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5G技术具有万物互联、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低功耗、重构安全等特点和优势。5G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刻变革,文化产业也将乘着5G的东风获得新发展、迎来新挑战。5G技术影响下,文化产业将在产业技术、文化产品、商业模式、产业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向,应充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智能时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第一,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5G智能时代,以5G通信技术、4K/8K超高清视频信号及以VR、AI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在广播电视领域,5G情境下节目制播方式的改变,不仅为受众带来及时高效的全方位沉浸式观感体验,也为媒体行业运作模式升级提供了契机。在新闻出版领域,5G加速阅读方式从线下纸质图书向线上移动端转变。在大数据、云计算的辅助下,供应商可根据用户偏好及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在文旅领域,“5G+VR”协助景区实现对游客的吸引,并通过智慧化与数据库建设,对游客偏好精准预判,提升景区游客满意度。
5G技术在1G至4G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塑造文化产业数字化特征。4G网络背景下无法实现的VR、AI应用,在5G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可能。5G时代,随着数字化趋势的加强,终端多样化将带动实现“万物互联”,文化产业生产与消费方式面临重塑。
第二,催生文化产业新生态、新业态。5G通信技术的革新及相关商业应用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经济格局的转变。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传统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将促使文化产业规模和业态的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是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G时代,文化产业内部生产与消费模式不断更新升级,企业各环节间产业链智能化不断增强,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G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产品生产效率、扩大了文化服务供给范围,也推动了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融合。在5G技术的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二是文化产业融合趋势加强。5G技术的推广使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从最初的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到5G技术推动下多样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在探求融合发展的路径中不断创新。以表现最为突出的媒体行业为例,具有泛在性优势的5G网络使互联网广泛连接,“万物皆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三是文化产业组织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下属二级、三级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空间,产业不断细分,相应地将引起产业组织的变化,其中以文化企业表现最为突出。随着科技型企业的出现,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可能逐渐分化,但内容型文化企业的核心地位仍不可动摇。同时,区域性文化产业组织可能带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
第三,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不断创新。5G集智能化、数字化及信息高速传输等多种优势于一体,在终端多样化应用、均衡化文化产品服务与消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5G+”新业态的引领下,文化产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应用步入新阶段。比如,“多平台联动”运营模式。依托于5G网络平台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向智能化平台跨越的新时期,5G与VR、AR等技术的融合突破时空局限,与媒体、旅游、游戏等产业联动,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再如,“短视频与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在5G背景下赋予文化产业全新创造力。5G为普通大众成为内容制造者提供了大容量存储、高速率传输、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支持,使“人人皆可为媒”。短视频平台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广泛应用于文创品牌的推广,并根据用户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提供在线化实践。
第四,文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5G技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催生出数字化、智能化文化产业新业态。5G技术的成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要细化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从中观层面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文化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指导,强化对商业化行为的监督。行业协会和媒体、社会公众要对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从微观层面看,文化企业要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提升中国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追求利润与企业责任共同发展。5G时代的全面来临,是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和节点,5G技术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将改变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文化产业要把握5G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契机,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赋能。同时,5G及关联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管理变革以及产品生产消费的革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Ubuntu 20.10正式发布:首次采用树莓派4 集成GNOME 3.38
Canonical近日正式发布了包含树莓派优化的Ubuntu 20.10桌面版和服务器版系统,以支持研究人员、发明家、教育和企业。 Ubuntu 20.10包含5.8版Linux内核,提供了最新的工具链,包括glibc 2.32,OpenJDK 11,rustc 1.41,GCC 10,LLVM 11,Python 3.8.6,ruby 2.7.0,php 7.4.9,perl 5.30 ,golang 1.13。 值得一提的是,Ubuntu 20.10是首个采用树莓派4(Raspberry Pi 4)桌面图像功能的Ubuntu版本。 Ubuntu 20.10包含了微云(micro cloud),提供VM的小型服务器集群,按需供给的边缘Kuberenetes的LXD 4.6和MicroK8s 1.19,可适用于远程办公室、分公司、仓储和分布的基础设施。 Ubuntu 20.10集成了GNOME 3.38,此版本改进了应用栅格,移除了常用标签和允许根据用户喜好对应用排列和管理。 电源设置中加入了电池百分比开关,私有WiFi热点可通过生成的QR(二维码)进行分享,重启选项已被添加至注销/关...
- 下一篇
八大看点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如何捍卫个人信息安全
10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草案从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严格限制处理敏感个人信息、明确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等方面,为全面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做出了明确性规定,是继民法典后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草案出台背景 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9亿,互联网网站超过400万个,应用程序数量超过300万个,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为广泛。虽然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等出发,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为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制定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将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俊臣表示,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保障的客观要求,是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生态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