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升 5G 套餐被降速?北京四地实测三大运营商 4G 网速
“联通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 239 元一月的 5G 套餐。”
“收到好几次客服威胁办 5G 套餐的电话:不升 5G 网速会变慢,套餐以后会更贵。”
“在拒绝升级 5G 套餐后,用了多年的 4G 突然就降速了。”
近日,“为推广 5G 给 4G 降速”的讨论再次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除了网速问题,消费者还称遭遇了 “被‘威胁’办 5G 套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 5G 套餐”“升级 5G 套餐后难以降回 4G 套餐”等问题。
其实从去年开始,相关争议就已经出现,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屡见不鲜。比如,在知乎提问 “为了推 5G,所以 4G 降速,是真的吗?”下的回答高达 150 条、浏览量 34.4 万,大部分回答都是用户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控诉 4G 网速变慢。
4G 网速是否真的普遍变慢了? 近日,搜狐科技选取了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关村银网中心四个地点,对三大运营商的 4G 网速进行实测。搜狐科技将本次测速数据与 2014 年左右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某些地区、某一时段存在 4G 网速变慢的情况,但是不存在 4G 网速整体下降的情况。
有人认为运营商为了推广 5G 套餐,对拒绝升级 5G 套餐的用户进行 4G 限速。但多位专家向搜狐科技表示,这从技术角度来看难以做到:“运营商对用户流量的配发,是一个批处理的过程,不可能对刚拒绝升级 5G 套餐的某一用户进行 4G 限速。每家运营商服务的是几亿用户,对用户管理非常严格。”
三大运营商 4G 网速实测:存在局部地区网速变慢的情况
“未收到工信部关于降低或限制用户 4G 网络速率的通知,也未对用户的 4G 速率进行降速。”此前,三大运营商也曾回应称未对 4G 网络降速。
然而,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一直有用户不断地反映相关问题,“4G 网速到底慢了吗?”似乎成了一件罗生门事件。
近日,搜狐科技选取了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关村银网中心四个地点,对三大运营商的 4G 网速进行实测。
在每个地点的测试过程中,搜狐科技对每家运营商的 4G 网络平均测试了 6 次,把明显差异的数字去掉后,剩下的数字取中位数,样本总量为 144 次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同一运营商在不同地点的 4G 网速差异较为明显。比如,电信在国家图书馆的 4G 下载速度为 79.2 Mbps,而在中关村银网中心的电信 4G 下载速度仅为 6.85Mbps。这远远低于全国 4G 移动带宽的平均下载速率,2019 年第三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使用 4G 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 24.02Mbps。
并且,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不同运营商的 4G 网速差异也非常明显。比如在中关村银网中心,移动的 4G 下载速率为 42.49Mbps,电信的 4G 下载速率为 6.85Mbps,联通的 4G 下载速率为 5.35Mbps。
对于这种测速过程中横向对比的差异,多位专家表示可能是受基站部署情况、测速人数、测速软件版本及机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整个测速链路中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时测速的人数,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测,这个测试服务器是闲的,无形之中测速就会快。” 通信分析师付亮向搜狐科技表示。
而与 2014 年左右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 4G 网速没有整体下降,但存在局部地区网速变慢的情况,比如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电信 2014 年 4G 下载速率为 47Mbps,而 2020 年为 31.8Mbps。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存在 2020 年下载速率更快的情况。比如在中关村银网中心,移动 2013 年 4G 下载速率为 33.05Mbps,而 2020 年为 42.49Mbps。
工信部 2019 年的数据显示,与 5 年前相比,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约 6 倍。对于本次测速结果与 6 年前整体差异不大这一现象,付亮告诉搜狐科技,在完成初期覆盖后,运营商后续的优化主要是针对一些覆盖较差的地区,所以在一开始就完成覆盖的地区,网速提升并不会很明显。
从本次实地测速结果来看,某些地区、某一时段存在 4G 网速变慢的情况,但是综合来看 4G 整体网速并没有下降。这也应证了此前工信部的回应:“近年来全国 4G 平均下载速率持续提升,整体上未出现速率明显下降的情况。”
同时,部分用户在某一地点的测速显示 4G 网速下降也难以说明 4G 整体网速下降。通信专家张弛向搜狐科技表示:“单次测速的代表意义不是很大,即使所有影响因素都严格控制了,也只能说明是某个基站的问题,不能代表 540 万个基站都有问题。”
高速增长的流量需求令 4G 网络 “不堪重负”
而如此多的投诉和反馈,也说明了某些地区、某一时段 4G 网速变慢的情况给不少用户造成了困扰,但这并不是因为运营商对 4G 网络进行主动降速,而主要是因为 4G 用户流量增长和网络支撑能力还不完全匹配。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4G 用户数为 12.9 亿户,同比增长 2.6%,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 80.7%。
4G 用户量占比已高达 80%左右,目前还在保持增长,同时用户月均流量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尤其是 4G 用户的月均使用流量。2019 上半年,移动、联通、电信的 4G 用户 DOU(平均每户每月上网流量)分别为 7.1GB\7GB\7.3GB,而在 2017 年末,移动、联通、电信的 4G 用户 DOU 只有 1.8GB\4.5GB\2GB。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8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11.25GB / 户,同比增长 30.3%。1-8 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 1039 亿 GB,同比增长 33.7%。从 2014-2019 年的月 DOU 增长情况也可以看出用户流量需求暴涨的趋势。
流量需求暴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用户上网习惯的变化,一方面是近两年流行的网络应用消耗的流量过多,比如短视频、直播、超高清影视等等。另一方面,张弛向搜狐科技表示:“4G 网络是有限的资源,应该算计着用。受 4G 提速降费影响,大家都不太愿意用 WiFi,会用 4G 流量去下载大电影,这就会造成流量的浪费、带宽的不合理应用。”
而由于 5G 建设还不成熟,覆盖范围也不全面,比如目前交通工具、写字楼很少有 5G 信号覆盖。“很多 5G 套餐的用户到了没有 5G 信号的地方也使用的是 4G 网络,并且 5G 用户的平均流量要比 4G 多一半以上,这也会对 4G 网络造成很大的压力。”付亮告诉搜狐科技。
于是,高速增长的流量需求令 4G 网络 “不堪重负”,4G 网络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资金投入支持。付亮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去年 4G 是投资主体,今年 4G 的投资非常保守,尽可能把钱转移到 5G。”
根据计划,三大运营商 5G 资本开支将大幅提高,投资占比将由 2019 年的 14%左右提升至 2020 年的 5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运营商们的计划资本开支总额并没有大幅提高,所以 5G 投资的大幅增加意味着 4G 投资的减少。
4G 基站占比降低便是一种体现,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 年 6 月我国有 4G 基站 445 万个,占 60.8%;2019 年底,我国 4G 基站总数达到 544 万个,占 64.7%;2020 年 6 月末,4G 基站总数为 560 万个,占比为 63.9%。
此外,有内部人士表示,为了降低成本、为 5G 建设腾挪资金,运营商会裁撤部分 4G 基站,这会导致 4G 信号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为什么不继续保持对 4G 的大规模建设?付亮认为,“运营商也非常无奈,因为几个月以后 5G 网络好了以后,用户会逐渐地把流量转移到 5G,如果现在还对 4G 网络保持大规模投入,用户走了之后又是浪费。”
推广 5G 套餐获利不大,4G 网速未来会变快
2019 年底,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曾在公开场合直言,5G 发展面临着三大问题:5G 相比 4G 频率更高波长更短,因此 5G 要达到 4G 的信号覆盖程度,5G 基站数量要达到 4G 的 3 倍;因为频率更高,5G 基站的耗电量将是 4G 基站的 3 倍;5G 基站的建设成本也是 4G 的 3 倍。
5G 成本居高不下,有人认为运营商为了推广 5G 套餐,对拒绝升级 5G 套餐的用户进行 4G 限速。但多位专家认为,这从技术角度而言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运营商对用户流量的配发,是一个批处理的过程,不可能对刚拒绝升级 5G 套餐的某一用户进行 4G 限速。每家运营商服务的是几亿用户,对用户管理非常严格。”
“网费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将来网民网费占比将越来越少,网络可能会变成福利性质的,运营商要想回本,主要靠发展产业互联网,为企业定制 5G 服务,挣企业的钱。”
张弛告诉搜狐科技,对于运营商来说,比起 5G 的巨大投入,套餐资费只是稍微弥补一小部分,“现在买 5G 套餐的人大部分是原本买 4G 大流量套餐的,相当于左边兜里拿出来的钱装右边兜里了。”
至于 “不升 5G 网速会变慢,套餐以后会更贵”的说法,付亮表示:“这可能是一种话术,吓你去用 5G,因为如果成功说服用户升级 5G 套餐的话,客服可以拿到钱,但大部分做电话营销的人也不是运营商员工。”
此外,还有部分用户测出来的 4G 网速很高,但实际下载速度很低,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内容提供商进行了速度限制,“出于资金考虑,很多软件、游戏和视频的提供商只会采购有限的实体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为了节约电费等支出其下载速度都有严格限制,并且只支持单线程下载。”
目前,网络建设正处于过渡阶段,5G 网络建设还未成熟,用户流量需求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4G 以及部分 5G 的流量需求都 “压”在了 4G 网络上,所以出现了某些地区、某一时段存在 4G 网速变慢的情况,令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有所激化。
但随着 5G 建设进程的加快,5G 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广以及 5G 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当越来越多的 4G 用户逐渐转移至 5G 网络后,随着 4G 网络利用率降低,4G 网速也自然上去了,用户的网络体验将会有所改善。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5G入场之后,拉动效应初显
9月21日,三大运营商在同一天公布了8月份经营月报。与以往情况类似,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公布了其5G套餐用户规模,而中国联通继续保持沉默。虽然5G套餐用户并不直接等同于5G用户,但是其距离真实用户仅有一步之遥,对我们的研究分析仍然借鉴意义。 一、5G套餐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10% 公开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分别净增1410万户和787万户,累计的套餐用户规模分别为9815万户和5714万户,渗透率分别约为10.4%和16%。 虽然缺少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规模,但是仅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数据进行推算,得知我国的5G套餐渗透率已经接近10%。如果在将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计算在内,那么我国的5G套餐用户总体规模将逼近2亿户,渗透率大概率将超过12%。 虽然相对于4G用户渗透率已经在今年8月底高达80.7%,5G套餐用户渗透率还处于相当的地位,但是如果考虑到5G套餐正式上架销售还不足一周年以及5G网络的覆盖尚处建设初期,那么至今的成就已经来之不易。 二、5G终端正在加速普及 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5G终端正在加速普及。2020年7月份,国内市场...
- 下一篇
治理“大数据杀熟”重在对症下药
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是要“杀死”大数据,而是要善于借力,形成监管和治理的合力。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网上监管平台,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要将消费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纳入重点监管和治理范畴,与时俱进升级监管手段,打造让消费者“说走就走”、安全旅游的法治环境。 国庆节将至,一条与在线旅游相关的话题——“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登上微博热搜榜。该话题缘于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第十五条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条规定针对的,就是近年来饱受诟病的“大数据杀熟”行为。 “大数据时代”到来,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数据杀熟”便是其中之一。去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禁止“大数据杀熟”被定义为“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