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辐射到底有多大?运营商绞尽脑汁,为何还屡屡被拆?
按说,运营商提供通信服务以及消费者接受服务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交易,本不应该有强制举措,但在我国的这种以通信普遍服务为特色的国情下,做到全面无死角的网络覆盖,一直是各运营商努力的目标。同时从竞争角度考虑,拥有更优质的网络口碑,是运营商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主管部门对运营商的KPI考核,涉及的一个因素就是用户投诉率,更完善的网络覆盖自然就减少了潜在的被投诉风险。
基于以上原因,运营商在基站规划和布设方面可谓绞尽脑汁,在满足网络全面覆盖的同时,也努力做到不太被人注意到,以防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运营商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景观地带内与环境协调,采用美化天线形式;在居民生活区,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采取美化基站形式。我们经常看到的景观树形式、路灯形式、照灯形式、垃圾箱形式、广告牌形式等,都是运营商的杰作。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经常听到有小区业主极力反对基站建设,蓄意破坏或让限期搬离的新闻。虽说这是一部人的无理取闹,但如果撤离基站却也损害了小区内其它明事理人群的通信权益,会导致部分业主天天向上反应没有网络信号而投诉运营商,让运营商左右为难。而且基于技术特征,再加上小区内又是楼高且密,没有严格的规划和基站选点,必然会导致各种网络覆盖薄弱环节及信号盲区出现。所以基站设立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都需要各种测评以找到最佳位置,不可能不做规划随便一个地方就能建立一个,也不能在规划好的位置随便减少一个。
从已发生的新闻来看,强制被拆或破坏的基站,无外乎都是基于部分学历较低又不讲道理,没有专业的通信知识,也不相信权威机构给出的评估报告,只是以自己的个人想法固执地认为基站对他或者他周围的人或物有辐射、有害。
那问题来了,通信基站到底有无辐射?对人体到底有无伤害呢?
客观的讲通信基站确实有辐射,不过这是电磁辐射,不是电离辐射,其是和太阳光、电灯、电视、手机一样的辐射,且在安全范围以内。从具体的数值来看,根据国家实施的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通信频段功率密度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具体到运营商基站建设的实际实施,考虑到基站信号会有相互叠加的水平出现,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国标五分之一的标准,即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
如果将通信基站真实实施的标准与我们的日常场景做一个对比,就知道其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以电吹风举例,其功率一般在1000瓦以上,由于使用时和人体距离很近,其实际辐射量能达到100微瓦/平方厘米。但没见到谁说不用电吹风去?!
同时,将我们的国际与其它国家的国标横向对比,比如美国的这一标准为600微瓦/平方厘米,我们只是他们的十五分之一,显然要求严格很多了。
故之以笔者的倡议,在这样严苛的标准和安全的保证,我们大可不必为基站的那一点辐射去担忧。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从智能运维到智慧运营 擎创科技赋予企业夏洛克“侦探”能力
【51CTO.com原创稿件】运维工作从早期的人工运维,到自动化运维,如今走向了智能运维。企业基于已有的运维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式从而解决自动化运维无法解决的问题, AIOps由此诞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稳敏合一”的双态IT架构下,企业运维在通往智能化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擎创科技创始人兼CEO杨辰在接受51CTO采访时表示,智能运维的本质其实是提升运维数据的认知能力。擎创科技研发的夏洛克AIOps,将从智能运维之“术”和运营之“道”两个层面,帮助企业提升运维数据认知能力,从而走向运维智能化之路。 擎创科技创始人兼CEO杨辰 智能运维愿景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智能运维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现异常、有效诊断问题根因、以业务为导向地进行运营分析和决策、持续有力地提升运维数据质量。杨辰表示,智能运维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运维能力,也将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能力。 既然智能运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能力,那么它真的可以达到无人工参与运维工作,实现智能化么?杨辰认为,无人运维的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从愿景方面来看,智能运维一定是自洽的,不依赖于人的。在云原生环境下,基础架构和系统的...
- 下一篇
最新报告:5G专网是英雄还是怪物?
5G专网是谁的产物?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报告称,一些部署专用网络的企业感觉像是在做这方面的实验。根据Omdia对专网部署先锋的采访,他们表示其供应商正在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从中进行学习。一些人担心,结果将出现难以管理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5G。 秘密行动 Omdia的LTE和5G专网跟踪报告显示,目前在34个国家进行了230个专网试验,其中仅有90个公开宣布的专网推出。但是实际上,还有更多现场项目正在秘密进行中。 企业希望其供应商停止对技术的修修补补。相反,他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打造特定的专网投资案例。但是,针对设备供应商和电信公司的一个常见抱怨是,他们都不了解垂直行业面临的挑战、业务流程和KPI,从而无法识别机遇。 危险时期 Omdia企业服务首席分析师Camille Mendler表示,现在是让企业感到不满意的危险时期。在Omdia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由于缺乏信任,它们更愿意在5G专网中单干。除了企业本身,独立的非授权5G(5G NR-U)的可用性也引起了许多潜在的5G专网提供商的想象。为了建立信任,服务提供商必须学习特定行业的语言,...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