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能耗这关怎么过? 四大节能方案提供解题思路
5G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5G基站AAU功耗大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等主流设备商的AAU功耗比4G网络设备中RRU的功耗增加了许多,极大地增加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运营中的通信网络资源由于承载业务的不均衡导致资源利用率不充分,甚至有的网络资源处于空载状态。
同时,在5G网络中由于其AAU本身的特点,有的站点垂直维度较高,其小区层资源很难被充分利用,导致了某些小区部分资源处于利用率过低甚至空载的状态。在目前整个社会都提倡将本增效的环境下,如何在降低5G网络能耗成本的同时,确保网络资源高效运转对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AAU天线通道关闭、网络存在潮汐区域的节能方案、增强网络覆盖能力以及合理设置网络切换区域等4个方面来探讨5G网络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节能,且网络节能后能 确保用户网络体验良好,使5G网络资源利用率更高。
四大5G网络节能方案实施
5G基站AAU基于通道关闭的节能方案
AAU通道的关闭分两种情况:通道完全关闭以及通道内分时段关闭。
一是通道完全关闭。以5G网络建设中经常用到64通道的AAU为例,5G网络端可以监测每一个通道的流量承载情况,如果流量低于特定的门限值,则开启此通道流量全量迁移尝试,尝试将此通道原来承载的流量迁移到相邻通道,临近通道是否接收取决于自身通道的流量承载极限。同时,AAU由于其波瓣具有自我恢复能力,因此通道关闭后对AAU覆盖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A AU通道完全关闭方案的流量迁移算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将64通道的AAU中某个通道设为Tk,Tk通道承载的流量是M,Tk-1通道承载的流量是O,Tk+1通道承载的流量是P;设Tk通道承载流量的最低门限值是L,最高门限值是H,其中L
二是通道内分时段关闭。当5G网络的A AU检测到部分应该发送下行信号或者上行信号的时刻,而没有数据发送的时候,则关闭PA,节省PA静态功耗。如果AAU检测到有信号发送,PA立刻恢复为正常状态。以下行信号发送为例,具体5G网络A AU正常状态和节能状态对比如图2所示。
潮汐区域的5G网络节能方案
所谓潮汐区域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5G网络的流量承载负荷不同,城市中的CBD(中央商务区)区域以及商业街区潮汐现象相对明显一些,这些区域存在的共同特点为白天人流量较大、网络承载负荷较大,夜晚人流量较小,网络承载负荷较小。
潮汐区域5G网络的节能主要聚焦于潮汐区域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运营时各个扇区的流量承载。网络通过日常监控5G基站各个扇区的流量承载情况,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网络节能,即如果出现扇区A承载的流量大于扇区B承载的流量,且扇区B承载的流量完全可以迁移到扇区A,同时扇区A同意迁移,则开启扇区B休眠模式,此时同步调整扇区A的网络参数(如适当抬升下倾角)确保B扇区的流量能够全部足量地迁移驻留进扇区A。另外,扇区A和扇区B的流量迁移基于相邻5G基站中距离最近的两个扇区间完成。
5G基站各个扇区流量迁移具体实现情况如图3所示:gNB3基站的3个扇区向周边基站实现流量迁移方向如箭头所示,接收基站gNB3流量的基站gNB2、gNB4、gNB5能够完全接收gNB3 3个扇区的流量;gNB3基站完成流量迁移后开启休眠或者关闭模式,暂时退出网络运营。
由于5G网 络具备自我优化的能力,所以网络参数的 设 置 可 以 自 我配置、自我动态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扇区B是一个只用于承载容量的扇区,它在高人流量、高网络负荷的时候开启,在低负荷、低人流量的时间段关闭。时间节点的选择以不引起5G网络中各个扇区出现拥塞预警为前提。
提升5G网络覆盖能力,降低网络能耗网络覆盖性能的好坏主要影响5G网络系统控制信道信令的开销。在5G网络覆盖能力较差的情况下,终端需要不断地检测网络信道,这样导致信息传输的速率降低,信令开销增加,信令开销的增加会导致系统能耗的增加。另外,网络导频信号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引起终端的乒乓切换,增加网络不必要的信令开销,无法完成业务信道正常的数据传输。
5G基站的控制信令主要是RRC建立流程(如图4、图5所示),两种信令流程的区别是只有激活了接入层安全的终端才可以发起重建过程,如果有上下文并校验通过,则重建成功,否则按照图4完成RRC重新建立。
无论5G网络和终端之间通过图4流程还是通过图5流程建立RRC连接,当传输指定长度的报文时,如果网络的覆盖性能不足,则终端和网络之间需要多次尝试RRC连接建立链路,这样会导致网络资源主要是信令开销和网络能量消耗增加。
5G网络覆盖能力的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优化5G网络无线参数,比如通过调整AAU的设计参数如挂高、下倾角和方向角来提升网络覆盖性能;充分运用5G网络特有的覆盖增强技术提升覆盖能力,比如通过在网络的上行方向引入低频实现网络的上行覆盖能力增强;通过合理使用波束赋形技术也可以实现增强网络的覆盖性能。
合理设置网络切换区域,降低网络能耗
网络切换区域的设置主要影响用户选择的驻留小区,当终端向信号质量较好的目标小区发起切换请求时,如果切换门限设置不合理,势必会影响终端不能及时驻留到质量较好的目标小区,而出现终端依然驻留较差小区的情况,这样导致终端不断地检测网络信道质量,增加5G网络的信令开销,进而导致能耗增加。
5G网络切换的信令流程如图6所示,如果终端发起切换请求(H O Request)时,原来5G基站由于切换参数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终端不能及时切换到目标小区,原来的小区由于信道质量较差,终端的切换请求始终在进行,这样导致系统产生不必要的信令交互,增加资源消耗,进而增加网络能量消耗。
5G网络切换区域的合理设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合理设置切换邻区,合理控制5G网络中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确保相邻扇区中相互重叠的区域最优;合理设置切换门限以及切换完成时间,确保终端始终可以及时驻留到网络质量最佳的目标小区。
5G网络节能综合分析
基于AAU通道关闭的节能方案,实现起来相对容易,绘网络带来的影响是由于通道关闭影响到扇区的波瓣宽度,进而影响扇区边缘的覆盖范围,最后影响用户在小区边缘的速率体验。若64通道的AAU在垂直维度上半部分长期存在业务流量承载较低的情况,则考虑更换较低通道如32通道或者8通道的AAU实现网络节能。
针对5G网络潮汐区域的节能方案实现效果最明显,但是对网络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大,对5G网络参数的自我优化以及配置能力要求较高,不仅涉及一般工程参数(如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发射功率等)的调整,也涉及邻区及切换门限值的调整。
提升5G网络的覆盖能力优先选择不增加基站来完成,这种方案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首先通过调整工程参数(如挂高、方向角、下倾角)来完成,其次选择覆盖增强技术,必要时适当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来实现。
5G网络切换区域的合理设置主要涉及切换邻区以及切换门限值的设置,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只要5G网络结构变化不频繁,切换区域设置很快完成后不需要频繁调整。
基于5G网络节能方案研究本文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A AU通道关闭、针对潮汐区域的节能、增强网络覆盖能力节能、合理设置网络切换区域节能,以上4种节能方案如果综合使用则效果更好。另外,涉及潮汐区域的网络节能方案还可能涉及区域内站点之间的协同,尤其是参数之间的协同调整,这样对5G网络的自我优化、自我配置能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当然,5G网络的节能以不降低网络的用户感知为前提,只有这样的节能才能同步实现用户感知良好和运营商收益双赢。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5G NB-IOT亿征程线上产业峰会在线召开 “新基建 新物联”开启新机遇
【51CTO.com原创稿件】2020年4月15日,以“新基建 新物联”为主题的5G NB-IOT亿征程线上产业峰会如约在线召开。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曹明、中国信通院无线应用与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张扬、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等重磅嘉宾受邀进行主题演讲,6000多名网友在线观看了2020年这场开年最丰盛的NB-IoT产业盛宴。 三点建议从容迎接物联网新机遇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在致辞时透露,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建成NB-IoT基站超过70万个,实现全国主要城市、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为各类应用发展奠定良好的网络基础。如今,全网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超过10亿,其中NB-IoT经过3年发展连接数已经过亿,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烟感、电动车监控等典型应用的连接数达到数百万,甚至超过千万。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能门锁等新兴规模化应用不断涌现。 今年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和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少人际接触的管控要求也使得物联网大显身手,非接触式远距测温仪、巡逻无人机、防疫机器人、隔离区感应门磁等一系列产品,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刘郁...
- 下一篇
人脸识别再曝信息泄露,“丢脸”困局有何解?
“你戴口罩的人脸照正被贩卖!2毛钱一张,要多少有多少!”日前,有媒体报道,不法商家在网络上兜售十几万张戴口罩的人脸照片,这些照片“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还有优惠。” 疫情之下,一方口罩挡住了疫情的大规模人际传染,却防不住个人信息倒卖的不法行为。 当前,人脸识别科技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刷脸支付、刷脸取快递、刷脸安检、刷脸入住酒店、刷脸打卡上班……伴随着无数次的“刷脸”动作,其背后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去年底发布的《人脸识别落地场景观察报告(2019年)》显示,在个人信息泄露频发的态势下,超过七成的民众担心人脸数据泄露。浙江理工大学一名教授被杭州野生动物园强制使用人脸识别入园,更是一怒之下将后者告上法庭。当“刷脸”成为大势所趋,让用户“安全刷脸”成为人脸识别科技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追问人脸信息泄露之源:我们在哪里“丢了脸”? “当我们谈人脸识别安全时,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安全,一是技术安全,一个是数据安全。”360城市安全集团视觉科技安全专家李智表示,此前,有媒体报道浙江小学生发现打印照片就能代替“刷脸”,骗过小区里的快递柜的新闻,就属于人脸识别科技的技术安全问题。而 “戴口罩人脸照被...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