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的云迁移中吸取的10个经验教训
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将数据和关键应用程序迁移到云平台,希望在成本、安全性、灵活性以及性能方面拥有众多优势。尽管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数字化转型和简化IT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但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为了简化这一流程,IT团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吸取经验教训,以帮助企业的云迁移过程尽可能轻松高效并获得成功。
经验和教训1–了解为什么要迁移到云平台
很多企业清楚地了解云迁移将使其走上成功之路。降低成本、灵活性、可扩展性、数据安全性、业务连续性而不需要备份计划,以及由于容易共享数据而改进的协作仅仅是迁移到云平台的许多原因中的一部分。有多少与企业相关?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评估当前的基础设施,并确定工作负载或应用程序依赖性,以确定哪些应用程序将成为云平台运行的候选者。
经验和教训2–注意成本
企业通常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主要是为了减少硬件和IT人员的成本,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简化。例如,一些应用程序提供了比其他应用程序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根据各种因素(从数据存储到安全服务,从测试和监控工具到云计算技术培训费用),企业需要向云计算提供商咨询一些真实的场景,首先确定需求的优先级,然后选择一个符合预算的高性能平台。
经验和教训3–考虑安全性
将数据移动到云平台意味着企业将控制权交给云计算提供商。这可能会带来风险,尤其是对于在共享服务器上运行多个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公共云而言。如果云计算提供商的云平台出现故障,则可能面临黑客或业务中断的风险。企业需要确保部署了针对云计算的漏洞扫描安全工具,备份了关键数据,应用了强大的数据加密,建立了冗余,并采用了其他基于云计算的安全解决方案。
经验和教训4–了解哪些应用程序应首先迁移到云平台
要确定哪些应用最适合进行云迁移,需要对关键性、生产状态、运营标准、合规性、迁移的便利性,以及业务影响力等因素进行评估。如果某个应用程序的关键程度、敏感性、高级程度越低,其文档越多,合规性要求越低,则这个应用程序就越适合进行初始迁移。另外,查找应用程序依赖关系,然后迁移这些服务(通常是内部服务、外部服务或与客户接近的服务),并且首先使用依赖关系最少的应用程序。
经验和教训5–让员工做好准备
要实现成功的组织变革(即云迁移),企业将需要在新技术、流程、操作设计和涉及云计算的原则方面具有扎实技能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具有丰富迁移经验的资深外部顾问可能是培训员工的最佳人选。此外,企业还需要一个“迁移架构师”(具有系统架构师级别)来领导、规划、开发策略、做出决策并完成整个迁移过程。
经验和教训6–确定所需的迁移选项
企业还有一些迁移选项。当涉及到迁移策略时,企业可以重新托管、重构或重建。许多组织从重新托管开始,也称之为“提升和转移”,它使用基础设施即服务来迁移现有的应用程序,而无需进行昂贵的代码更改。当涉及到云平台的类型时,可以选择公共云、私有云或混合云。
经验和教训7–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提供商
企业需要为其云迁移项目获得所有支持,而其支持从经验丰富的云计算提供商开始。在进行选择时,需要了解云计算提供商的经验水平及其提供以下功能的能力:简化流程的工具,对任何规模的任何类型的云计算环境的支持,处理过时的技术的方法、严格的体系结构,复杂的应用程序、工作流程依赖性、迁移过程中和迁移后的支持,以及其他问题。
经验和教训8–准备衡量成功
建立企业的云计算关键绩效指标,以显示云迁移的进度,揭示应用程序中明显或看不到的问题或复杂性,并在整个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指导。一旦确定了要实现的目标,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就可以通过评估从基础设施到用户体验再到云中的应用程序性能的一系列类别来衡量企业在云计算之旅结束时的成功。
经验和教训9–进行云迁移时考虑应用程序的复杂性
在将应用程序从传统的内部部署切换到云平台时,需要考虑应用程序和数据的体系结构。那么到底有多复杂?企业可以选择一次性将整个应用程序或服务全部迁移到云平台中,查看其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可以,则将本地流量传输到云平台中。或者,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只将一小部分客户迁移到云中,确定流程是否正常运行,以相同的顺序执行这些操作,直到所有客户都转移到云平台中为止。
经验和教训10–优化云迁移
迁移到云中却没有利用其性能和节省成本的优势是一种浪费。云计算的一大优势是资源优化,企业有责任让其IT团队为其应用程序正确分配资源。应用程序和正确的云计算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为云计算投资提供了业务效率和最佳回报。
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中不必花很长时间,也不需要复杂的过程。数字化转型对那些成功者来说是巨大的回报,并使其行动尽可能高效。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开源促进会 OSI 批准木兰开源许可证,国内首例!
据可靠消息,开源促进会(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批准了来自中国的木兰开源许可证,木兰许可正式成为一个国际化开源许可证。 OSI 是定义“开源”、制定开源协议标准的组织,符合 OSI 开源定义的许可证被认定为开源许可证,目前其批准的开源软件许可证有 100 多个,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 MIT、Apache-2.0 与 BSD 3-Clause 等都在 OSI 认定的开源许可证列表中。 木兰许可证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和大数据开源社区生态系统”的子任务,由北京大学牵头,依托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和中国开源云联盟,联合国内开源生态圈产学研各界优势团队、开源社区以及拥有丰富知识产权相关经验的众多律师,共同研制而成。 木兰开源许可证最初版本《木兰宽松许可证,第 1 版》于 2019 年 8 月 5 日发布,发布后为国内众多开发者陆续采用,码云 Gitee也已于19 年 8 月率先支持木兰许可证,平台上已经有不少项目采用该许可,详情可查看:Gitee 上采用木兰的开源项目。 OSI 批准的是该许可证的最新版本 v2,协议文本将在近期上线,地址:https://...
- 下一篇
2020年的云计算,四强争霸还是赢家通吃?
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次公布了谷歌云计算业务的数据,这一举动将云计算行业重新推到了聚光灯下。众所周知,全球云市场竞争激烈,在这场角逐战中,技术与市场能力就是战场上的武器。 Cloud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and Annual Growth, Full Year 2019 (source: Canalys.) 从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1071亿美元(人民币7500亿元),相比上一年同比增长37.6%,Canalys预计2020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到2024年将增长至2840亿美元(人民币约2万亿元)。 各家云业务对比 总体来看,云服务市场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巨头手中,亚马逊、微软、谷歌和阿里云占据着全球60%云服务市场份额。市场研究公司Wikibon的首席分析师Dave Vellante介绍了云市场的现状,以及云计算提供商的业务业绩和发展势头。在亚马逊、微软、谷歌和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中,这四家公司看待云计算的角度有所不同。 亚马逊AWS继续领跑云服务市场...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