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坚持有多难?
[ 一 ]
2018年初的时候给自己设了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开源微服务框架(Aooms)的开发工作并配套完成系列博客,截至2019年1月,代码部分倒还完成的可以,博客后期完全没有跟上,今天想着明天写,明天想着晚上写,然后晚上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又耽搁了,如此反复最终的结果就是总共更新了3篇博客,实在是打脸呀,piapia的。
[ 二 ]
就这么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我没有坚持下来,即使一个月更新一篇,一年也是十多篇的输出,可现实就是只有3篇。
[ 三 ]
Why ? 后来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使得我必须深入刨析一下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我觉得光分析不行,我得写下来,真实的写下来,于是有了这篇文章,给自己打个深深的烙印,以后心里打退堂鼓的时候(我想几率应该不大了),拿出来看一看刺激一下也是蛮好的(感觉有点自虐)。我静下心来回顾当时打开电脑准备写博客或者有开始写的想法后又不了了之的场景,最终总结下这么几点:
(1) 受周围环境影响,休闲娱乐App占用较多时间
(2) 认为看的人也不多,写不写都行
(3) 觉得牛人太多,好的文章也很多,自认为自己写的没有什么含量,主观认为可能帮不了太多人,没啥价值
(4) 人总是惰性的,干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驱动力,那基本上是坚持不下去的
(5) 三分钟热度,这个大都是看到别人或得一些成就,自己也想试一下,结果并没有认知来支撑自我驱动,长久不了
(6) 怕错,害怕得到负面评价和抨击
(7) 构思,排版、反复审查、错别字,发现博客也不好写,感觉太难又太浪费时间
不知道你有没有中招?如果你有其他原因,欢迎留言,一起刨根问底。
下面逐条分析一下
第一点:
我曾在18年上半年,我决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开源技术框架的时候,我觉得抖音太浪费我的时间,就把抖音给卸掉了,今年的时候我又给装上了,这一卸一装,看似是个简单的操作,实际上是自我认知的一种转变。
可能大家不理解,这怎么是转变了,卸抖音之前单纯的认为,抖音占据了我的时间,然后卸了抖音,发现看腾讯视频的时间又上去了,看微信朋友圈的时间更长了,难道把这两个也卸了?我相信即使卸了你锁屏开屏的时间都会占据你大量的的时间,那就干脆不用手机了?显然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这时候就说明就是认知出了问题。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对。把所有问题归集于一个app,一个手机,你是操作它们的人,反过来确被它们所绑架。这难道还不是认知的问题吗,问题已然很严重,这也就是第三段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抖音、视频诸多娱乐App我手机上都有,因为我需要跟上时代,我需要接触新的信息,可是我明显的较少了使用时间,但我并被有刻意去克制什么,而是看清了一些现实的问题,意识到什么是对我更有价值的东西,我找到了那个点,找到了方向。这些事现在在我心里的比重远远超过了这些娱乐App,让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干其他事情,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减少了它们的使用 , 我认为的该坚持的正在一点点去做。最后我发现哦原来我的认知已经发生变化了,认知这种事情,别人只能告诉你,只能作为信息或经验的传达着,更多的需要自己去悟,所以多看些书,多看些牛人专栏,大有益处。技术人的眼里不要只有技术。
第二点:
典型思想的胖子,行动的的瘦子,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这种思维会限制我们很难迈出第一步,所有的事情你反复推敲后,多方面综合评估后,你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件事做不成,无一例外。不信的可以试一下,那些成功的App、产品一定不是所有条件都具备后才开始做的,所以人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冲动,但不是盲目冲动,脱离实际的冲动。还记得曾经公司领导对我的评价:过于理性。
第三点:
这就是自我否定的表现,典型的不自信,那我自身来说,要知道我在公司是技术的核心,是广大程序员梦想的那个职位,可在刚进入开源社区这个陌生的领域,陌生的技术环境,我竟表现出一些不自信,这也是大部分程序员的通病,不与外部交流,不善表达,圈子太小就是公司同事、同学,远不知道大千世界之大,社会之规则,我看明白一些事情后,在公司我刻意组织每月一次让开发人员去进行专题演讲,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表达能力,因为我经历过,所以不想让后面的人在经历一遍。我多次对团队成员讲特别是小公司一定在工作之于多接触一些人,接触不同行业的人,多跟身边优秀的人交流,扩大自己的圈子。
第四点:
惰性是天生的,人皆有之,你身边有每天看着像打了鸡血一样奋斗的人吗?有创业者吗?这类人一定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驱动,他们清楚他们要什么,即使最后可能会失败,他们仍义无返顾。那是什么给了他们这种坚持,只能说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有更大的欲望,这些给了他们动力给了他们激情。惰性在他们身上会被无限放小。习惯性的躺在床上刷剧、打游戏,不用思考,不用想太多问题,简直不要太爽。惰性会被无限的放大。如果你没有欲望没有追求,那这也挺好,如果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想有些改变而又没有什么方向,那就先读书,看大神的文章技术非技术的都应该看,用学习让自己忙起来。试着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我正在努力让写作成为习惯。肯能有人说,我就不想看坚持不下来,那还是没找到自己的认知,更应当去看书学习,找到自己的方向。技术人并不只有技术一条路可以走,切勿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第五点: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了,看到别人搞了个什么挣点钱,我也搞一下,看别人报了个健身房减肥瘦下来了,我也报一个,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但往往就是不长久,这种跟风行为,你在其中就是被动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别人做这件事的考虑,别人所下的决心,就是盲目跟随,跟随的过程你没有清晰坚定的目标和考虑过程的艰难,我不反对跟风,跟随牛人的脚步,大概率方向不会错,可是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支撑就会难以坚持下去,自己内心的主动驱使,那才是能驱动你坚持下去的驱动力。所以请找到自己的那个点,建立自己的认知,按照自己的思路方式去做。
第六点:
还记得我18年2月份的时候,我刚构建起框架的工程,提交到码云上,这时里面还没有代码,我特意备注了框架目前处于开发阶段,没想到的是被码云推荐到了首页,然后因为里面没有代码就有了一些负面评价,还害的码云官方人员被吐槽,后来我专门又去留言做了一次解释,当然有一些人给了一些鼓励,包括写文章每次都害怕有人留一些不好的言论,后来就看清了,不管是鼓励还是负面吐槽,对我来说我都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对待,不会去计较什么也不会去争论什么,毕竟没法做到让每一个都喜欢你、肯定你,谁都做不到。如果连试错和接受批评的勇气都没有,谈何成长。
第七点:
写文章的人都知道,一片看似简单的文章可能会花费作者很长时间,特别是技术型博客,先得构思,然后又是代码,又是调试,又要画图,又是贴图,整个过程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然后写完后发现又没什么阅读量,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创作的人内心受打击,当然,没有浏览量就是写的少,写作也是有技巧的,前期不知道,就多写,不用太过于关注阅读量,写的多了就知道读者想看什么,知道怎么写读者更容易接受,我自己也正在努力中,但是写作带来的好处确实巨大的,能帮我们梳理自己脑袋里的知识,能促使我们想的更有深度,只要你是认真的输出,相信你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 四 ]
不可否认,坚持的过程很痛苦,迈出第一步很重要,好在2018年的时候我坚定的迈出了第一步,当认知发生转变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从心底想去做一些事情,才会更坚持一些。总的来说2018有失有得。失:搁置了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内容输出, 得:看了一些专栏书籍,思想又经历了一次洗礼,自我认知更加深刻也更坚定。人经历一些事情才会成长,目标不要太大,容易够不着。
拿我做的技术框架来说,多两个star,多两个关注,get一个知识点,都是一种进步,成就是慢慢积累到一个点的爆发,影响也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虽然提倡坚持,但不要假坚持,比如说:为了看书而看书,像完成任务一样刷了几本书自我安慰,或是换取一点谈资,跟朋友或同事交流的时候这本书我看过那本我也看过,可能并没有消化多少,那么到底是为谁再在看书。一定带着一个目标,一个问题去看去做,目标的达成或问题的解决都能促使你不断往前。
[ 五 ]
这篇文章花了我两个晚上,喝了不下7杯水,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又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促使我脑海中产生了另一篇内容的主题,这就是一种成长、一种收获。
[ 六 ]
2019 再出发。。。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利用策略模式优化过多 if else 代码
前言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年前最后一次分享,本次来一点实际开发中会用到的小技巧。 比如平时大家是否都会写类似这样的代码: if(a){ //dosomething }else if(b){ //doshomething }else if(c){ //doshomething } else{ ////doshomething } 条件少还好,一旦 else if 过多这里的逻辑将会比较混乱,并很容易出错。 比如这样: 摘自 cim 中的一个客户端命令的判断条件。 刚开始条件较少,也就没管那么多直接写的;现在功能多了导致每次新增一个 else 条件我都得仔细核对,生怕影响之前的逻辑。 这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他重构了,重构之后这里的结构如下: 最后直接变为两行代码,简洁了许多。 而之前所有的实现逻辑都单独抽取到其他实现类中。 这样每当我需要新增一个 else 逻辑,只需要新增一个类实现同一个接口便可完成。每个处理逻辑都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实现 按照目前的实现画了一个草图。 整体思路如下: 定义一个 InnerCommand 接口,其中有一个 process 函数交给具体的业务实现。 根据自己的业...
- 下一篇
Spring Boot系列实战文章合集(附源码)
概 述 文章开始之前先感叹一番吧。个人从之前的 C语言项目开发转到 Java项目开发来之后开始学着用 Spring Boot做一些后端服务,不得不说 Spring Boot脚手架式的开发真的是十分便利,最近连掉头发现象也好了很多,于是从内心感叹 Java阵营程序员真的比 C阵营程序员工作起来舒服多了,原因就在于Java领域繁荣的生态圈催生了一大批诸如 Spring Boot这样优秀的框架的出现。 这段时间也陆陆续续记录了一些有关 Spring Boot应用层开发的点点滴滴,特在此汇聚成文章合集,并 放在了Github上,项目名为 Spring-Boot-In-Action,后续仍然会持续更新。 注: 本文首发于 My Personal Blog:CodeSheep·程序羊,欢迎光临 小站 数据库/缓存相关 Guava Cache本地缓存在 Spring Boot应用中的实践 EVCache缓存在 Spring Boot中的实战 Spring Boot应用缓存实践之:Ehcache加持 Spring Boot集成 MyBatis和 SQL Server实践 Elasticsearch搜索...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