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存储遇到开源 可以先从冷数据着手
曾几何时,当我们提到存储时,往往想到的是硬件设备,而随着数字化转型及云计算的不断推进,存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正从封闭、纵向的存储架构转向开放、横向、软件定义架构。
存储系统的不断演变,也加强了IT人对OpenStack开放框架的重视,我们知道,开源存储软件的出现将大大加速企业向软件定义存储方向进化。那么,当存储遇到开源,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近日,在红帽和ZD至顶网共同举办2016中国开源企业存储峰会的圆桌论坛上,来自红帽资深架构师张家驹、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云存储技术组高级软件工程师张建、QCT事业开发部经理林宜蓁、大道产品总监阮薛平对当前IT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对存储业面临的挑战发表不同观点。
对于目前IT行业发生的变化,张家驹先生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业务的驱动,也就是数据量的增长使得传统形态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从性价比的角度,用户需要一种新形式的存储,即一种分布式的可扩展存储,另外从硬件发展角度来看,虽然业务驱动,但硬件跟不上趋势。分布式存储已经不光是一个趋势了,目前在生产环境上面已经用到了分布式存储的形态。
在这个移动互联迅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数据也随之产生,且数据种类、复杂度变得更加复杂,存储的成本、可扩展性遇到较大挑战,存储市场迎来全新变革时代。
提到开源在存储颠覆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云存储技术组高级软件工程师张建表示:“开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优化,基于产品构建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另外,真正采用软件定义存储的供应商,他们的企业规模较大,如何全部采用闭源产品,成本较高,基于开源,组建团队,不仅可以构建自己的技术能力,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开发的产品可以做一个私有云给内部提供服务。”
大道产品总监阮薛平对开源技术的作用提到三点:第一,开源是一个生态,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协同工作模式,意味着一种力量,可能参与在生态里面的人员,通过生态、使用、贡献产生一种正反馈,让生态更强大。这几年Linux、软件定义存储能够发展,跟开源生态是分不开的。
第二、灵活性。开源带来一种内在的灵活性,在短时间内,通过技术储备、个性化方案,结合开源社区力量,来满足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或配置。
第三、降低成本。开源是降低成本很重要的方式,可以非常灵活的使用自己各种各样的硬件资源,通过软件来抽象、屏蔽硬件的差异化,定义自己所需要的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的存储体验。
我们知道,开源凭借着灵活性、扩展性的优势确实是发展趋势,但毕竟作为新兴力量,相对来说并不成熟,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出现,用户是否能够真正将开源作为起核心的业务?“确实现在很多客户对于开源软件或软件定义并没有深入了解,且发展并不成熟,对于互联网行业企业可以暂时先从冷数据或应用程度导入,循序渐进。”QCT事业开发部经理林宜蓁表示。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12月28日
本文作者:刘新萍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闪存初创企业E8受融资支持 将推存储阵列产品
NVMe闪存阵列初创企业E8 Storage公司已经于B轮融资当中筹得1200万美元。 这笔资金由Accel Partners公司提供,也因此在E8董事会内部拥有一个席位,而现有投资方则包括Magma创投与Vertex风投。这笔资金将在E8的以色列办事处内用于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在美国招聘销售与市场推广团队,同时用于启动其即将推出的NVMe闪存阵列。该公司的A轮融资于2014年进行,但具体筹资数额并未公布。 即将推出的这款阵列设备拥有机架规模设计,同时采用现成硬件组件。我们假定这可能意味着其选择了英特尔的NVMe SSD、至强CPU等等。E8公司宣称其设计方案不再要求客户对存储需求进行预测,易于升级、可扩展且配备融合型网络机制,能够将SSD的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这款产品主要面向考虑选择软件定义云的企业,并在起步阶段即决定使用NVMe驱动器,旨在避免SAS与SATA对IO堆栈性能的影响。 其适用范围则包括各类高性能企业级应用场景,例如实时市场数据分析、高性能键-值存储、SQL与NoSQL数据库、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等等。事实上,EMC的DSSD D5、Mangstor的阵列以...
- 下一篇
《规范敏捷交付:企业级敏捷软件交付的方法与实践》——2.5 事实重于巧辩
2.5 事实重于巧辩 确实存在一些与敏捷开发方法有关的、看起来比较玄妙的巧辩,我们会认同其中的一些,但要否定另外一些。这一节简要地检验其中一些最可能误导敏捷开发入门者的说法。接下来所列举的观点都用了“甲,但是乙”的格式。其中,甲指的就是那些巧辩,而乙则是规范敏捷交付方法所推行的策略。这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的产品需求可能在整个开发周期内持续变化,但是仍需在项目的最初阶段达成关于初始工作范围界定的共识。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在一开始就对项目建立一个愿景。愿景需要在利益相关者的帮助下制定,并且双方需达成共识。为了制定愿景,需要进行一些初始需求预想,这其中就包括制定出高级特性清单。是的,这些细节很可能随时间而改变,但是你仍需要在项目初期就设定好项目的基本目标和你的开发范围。少数情况下,你可能受具体条件的限制,无法将所有必需之人聚集在一起来制定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