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to:简化数据保护,为企业降低容灾成本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51CTO.com原创稿件】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企业在借助数据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加有效做好数据保护和灾难备份,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难题。作为一家专业的数据保护公司,Zerto是如何做到简化数据保护的呢?Zerto大中华区区域经理张粤源先生,跟笔者分享了它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Zerto大中华区区域经理张粤源
Zerto是一家以色列的初创公司,研发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销售总部在美国的波士顿,现在已经获得了第五轮的风险投资,总共1.1亿美金,并计划在2018年做IPO。Zerto主要的产品是为客户的虚拟化提供一个容灾解决方案,支持客户的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
一、前瞻性的容灾软件,为企业私有云和公有云数据保驾护航
张粤源先生认为,当前数据保护面临的***的难题是要不断适应IT技术的变化。他表示,从物理机到虚拟化,到私有云,再到今天的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超融合、公有云,IT的基础架构是在不断变化的,数据的存放格式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数据保护的技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用户是很难去选择一种技术来满足在不同的阶段的需求。Zerto具有一款前瞻性的容灾软件,既能够满足私有云的数据库保护,也能满足未来公有云上的数据保护。
Zerto主打的是一款产品是Zerto Virtual Replication,简称ZVR。它是一个跨平台的虚拟化容灾产品,包括了跨软件平台和跨硬件平台。Zerto即打破了跨硬件平台的灾备局限,让用户可以在灾备中心选用不同厂家的硬件品牌,又打破了跨软件的灾备局限,用户可以在灾备中心选择不同的虚拟化软件产品。另外,Zerto还提供了跨平台的数据保护方案,帮助用保护在AWS和微软的Azure的数据。客户利用ZVR5.0能够方便的将他的数据容灾到微软的Azure上面,并且在容灾端可以保留一个月的数据,这基本可以替换掉部分的备份功能,也就是说可以为客户在云端上可以保留一个月,除非客户要求非常长的时间,比如说是几年,才会另外加载一些备份的软件。
在容灾上面Zerto有两个考量指标,***个指标是RPO,可以做到RPO到秒级,让客户的数据丢失只在几秒钟。第二个指标是RTO,也就是说用户数据在发生灾难的时候,他务恢复时间可以做到分钟级。
基于此,Zerto在业界是非常之领先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二、软件定义容灾,大幅降低企业容灾成本
在Zerto刚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亚太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发生过IT中断的故障,45%的机构表示对容灾方面投入的成本会非常非常的高。在采访当中,张粤源对这份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传统的企业上容灾方案,成本非常高。高在哪里呢?首先要找一个容灾机房,这个容灾机房跟原有机房之间还要有相应的光纤链路,同时还要跟原有的硬件是互相匹配的。例如,生产中心用的是A品牌的存储,容灾中心也要用A品牌的存储,同品牌的存储带来的成本巨大。所以,以前客户一谈容灾方案,都会说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或者说预算不够,因为一谈到容灾方案,都是过百万的投资。这是过往的做法,因为它局限于硬件上面的限制。
目前,在容灾方案上Zerto已经通过软件定义容灾的方案大大降低容灾的经费,而且可以让客户的选择性更多。Zerto可以支持不同架构之间的容灾,比如从传统架构容灾到超融合的架构上,或者是超融合架构容灾到传统架构上,甚至可以容灾到公有云上。试想一下,如果把容灾中心放到公有云上成本会降低多少,这也就是说客户不再需要找一个灾备机房了,也不需要再投入硬件了,灾备中心的资源直接跟公有云厂商租赁即可,比如说AWS,阿里,成本非常低,经费支出可能连原来的5%都没有。所以Zerto在这个当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可以大大的帮助降低容灾的费用。
三、三个响应中心,提供7×24,365天不间断技术服务
谈到服务,张粤源先生认为对一个软件产品来说,如果它做的非常复杂,就需要无论是合作伙伴或者是客户都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做服务,就要考量一个服务团队有多大,能做到多长时间响应。
对Zerto来说,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简单,Zerto的Partner去给客户做演示时,所做POC的时间完全控制在1到2个小时之内,这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投入很多能力,去给客户做这个POC。
二是稳定。稳定带来的好处是相应的维护工作量会很小。Zerto的客户装上软件后一年报故障的机会都没有多少,实际上Zerto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容灾软件做成傻瓜化了,做的非常之简单。所以在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方面,产品的稳定和简单相给合,给用户带来的维护工作大大减少了。
此外,Zerto在全球有三个响应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7×24,365天不间断的技术支持服务。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软件定义架构让超融合世界更加复杂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经常会听到一些厂商谈到软件定义技术,你可能以为这是一种新的东西,但软件定义存储是从软件定义架构的其他主要元素诞生就存在了。上个世界80年代的文件服务器就被认为是软件定义存储,因为它们能够向客户端呈现存储,而不仅仅是在服务器内部。 软件定义存储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它是一种管理与底层硬件解耦存储的软件。然而,厂商基于各自的平台对这个名词给与了不同的定义。 一些平台是纯软件产品,它们将各种不同的存储池呈现为单一连续的盘块,还有一些会提供复杂的支持选项,包括复制、快照以及基于标准硬件的分层功能。 对于灵活性的需求催生了软件定义技术 过去的20年中,大型SAN提供了多种对冗余和高可用极其有用的特性, 包括复制、掳爱找、RAID以及对象存储,还包括通过自动精简配置、分层和压缩实现的效率增加。系统管理员已经从服务器和SAN模式迁移到基于vSphere、Hyper-V和其他hypervisor的超融合系统、云以及虚拟服务器。 存储厂商快速响应了这种软件定义架构的应用增长。通过光纤通道、iSCSI、LAN、WAN、HTTP和其他类型的...
- 下一篇
云时代,软件定义存储的魅力究竟为何?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51CTO.com原创稿件】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这是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特别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借助软件定义可以简化企业的IT系统的部署、运维和管理,让企业的IT架构变得更加轻松、灵活和便宜。 一、软件定义是大势所趋 软件定义有哪些优势?其魅力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可以用简化管理、灵活掌控和降低成本等几个关键词来形容。 众所周知,早期的IT架构是通过性能强大的硬件平台来定义的,由于当时大部分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性并不高,因此企业的IT基础架构并不复杂,管理和运维难度不高。不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急需进行数字化转型,这就致使企业的IT系统不断的进行升级和改造,一部分业务运行在企业内部的IT系统中,另一部分业务运行在各种云平台上,这就使得IT技术人员的运维难度大大提高。另外,复杂的IT架构也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了管理成本。 通过软件定义,即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相比硬件,软件更容易开发,更容易管理,更加灵活,更易创新。借助优秀的软件平台,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