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融合 创新 打造绿色开放的数据中心
11月15~16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CDCC)、综合布线工作组联合承办的“2016中国数据中心年度论坛”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Uptime Institute、The GreenGrid(绿色网格)、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万国数据等设计院和行业厂商的近70位技术专家应邀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同时,在会议现场,共有数据中心行业的71家企业集中展示了数据中心产品和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公司亮相展台和论坛,并荣膺“2016数据中心优秀供应商”奖项。中兴通讯全球云IDC总架构师陈沛先生为论坛带来了《基于MDC+,打造绿色开放的数据中心平台》的主题演讲,诠释了MDC+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亮点,以及中兴通讯全新打造的新一代高效、节能、绿色、智能的全模块数据中心——ZEGO。
本刊总编与行业媒体记者在会议期间就中兴通讯MDC+创新技术和ZEGO产品应用等方面采访了中兴通讯全球云IDC总架构师陈沛先生。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兴通讯数据中心业务发展的整体情况和优势。
陈沛: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模块化数据中心供应商和综合方案提供商之一,一直致力于提供完整的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体系和深度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IDC解决方案。目前已有1000余人的强大研发团队从事数据中心产品研发及项目实施。
针对传统数据中心能耗大、造价高、可扩展性差、低效运行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推出新一代自主研发微模块产品MDC2.0系列产品、集装箱数据中心、MiniDC、Flexible Module灵活微模块四大类数据中心产品,旨在帮助客户从节约建设成本、加快交付速度、节省水电费用支出、智能运维和管理等几个方面为客户业务保驾护航,提高投资回报增强用户体验。截止目前,为全球各地的用户建设了200多个数据中心。并在孟加拉参与建设了亚洲首个通过TierIV级认证的数据中心。
我们的产品从早期IDC1.0到IDC2.0,从最初IT模块到终端化模块,全部采用工厂预制化,到现场解决额外的问题。我们秉承诚信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保证了最终的交付效果。
记者:中兴MDC+ 技术有哪些核心内容,有哪些方面的成就值得跟业界分享?
陈沛:我们秉承MICT的理念,以及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理念,推出MDC+、IDC等模块化产品,“+”给人带来了更丰富的想象,意味着模块可以有进一步扩展空间。MDC+是基于微模块技术,通过自然冷却、光伏发电、智能化、大数据等手段所构建的新一代全模块化数据中心,按照搭积木的方式实现全数据中心的模块化配置和快速建设,现场施工周期减少80%以上,极大地提高系统交付时间;充分利用光伏、新风等自然能源,大大降低IDC机房的能耗;可视化自动管控系统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对运营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和依赖,化繁为简,在减轻工作难度的同时,降低运维门槛,并且支持远程操作和智能实时监控,提升应急突发状况的响应速度。
MDC+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想象空间,但我认为模块化还有很多空间进行想象和探讨。IDC开放也是秉承MICT的战略方案,采用虚拟化、智能化、万物互联的技术与理念,基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把握机遇使MDC+形成开放的平台,推动整个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记者:未来数据中心将有哪些主流趋势?模块化比较适用于哪些场景?ZEGO模块化架构是否有利于数据中心规模拓展?
陈沛:传统数据中心具有施工周期长、能耗高等特点,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工现场施工,这样,数据中心需要解决施工进度和质量问题,通过采用模块化方式,实现工厂预制,现场采用模块化拼装的方工解决现场大量施工难题;另外一个问题是解决投资问题,按照传统做法,投资资金必须一步到位,而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分批投资、按期交付。对于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专家分析的着眼点还是绿色、节能;模块化;高密。
快速部署、灵活扩展、高可用和低成本一直是用户在设计和部署数据中心的核心需求。ZEGO是一种预先设计、组装和集成,且事先测试过的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系统,顺应了数据中心行业绿色节能、高功率密度、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它们作为标准化“即插即用式”模块被运输到数据中心现场。由于模块化的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是以标准化方式建设和安装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因此可以显著地节省成本。相比传统数据中心供电和制冷基础设施而言,标准化、预组装和集成化的数据中心电源和制冷基础设施模块可以加快至少60%的部署速度,并且节约13%以上的初期投入成本,适用于多个应用场景。
此外,ZEGO于11月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DCD香港数据中心周上荣获两项殊荣:互联网数据中心奖和模块化部署奖。
记者:据悉,中兴通讯具有微模块、集装箱、微云三种规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请您介绍一下这三种方案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行业客户?可以匹配哪些需求?
陈沛:对于已具备土建条件的场地,推荐采用微模块产品,微模块配置其中包括通道、底座、集柜、管控系统、空调、配电等系统。MDC8200采用行间空调侧送风模式,MDC8100是在MDC8200基础上的针对互联网高密机柜的定制产品,MDC8300采用精密空调下送风模式,FlexDC6100主要用于兼容异形机柜或既有机柜应用场景。
对于不具备土建条件或有移动需求的场地,推荐采用集装箱产品,预制式“云箱”实现并柜代替土建, 有效平衡工厂预安装和现场并柜,最大程度地代替土建工程,具有制冷箱、配电箱、IT箱、办公箱、通道箱等多种单元。
而对于中小企业和分支机构,推荐采用MiniDC微云,MiniDC产品集配电、布线、监控、制冷、消防、门禁、IT软硬件于一体;高度集成,全封闭设计,静音抗辐射,整机运输,上电即用,无需建设机房。适合小型企业、银行支行接入点、县城和乡级机关,网络接入、社区、学校等。
记者:模块化产品如何满足个性化差异的需求?而批量生产的产品是标准化产品,那么如何满足差异需求?
陈沛:IT行业是标准性很强的行业,最典型的是现在IT的服务器基本上是基于X86架构,机柜基本是19英寸标准机柜。主要框架是标准化产品,有标准化的行业基础才好推广。当然也有个性化,但是局部的个性化,比如机柜高度有2米、2.2米、2.5米,但不影响整个框架架构。
记者:在数据中心制冷方案上,微模块采用的是行间级制冷还是冷通道或者热通道的封闭方式?
陈沛:我们的产品是标准化产品,配置上根据客户的场景,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配置方式。比如国内天气比较冷,而且气候条件比较好,我们就可以更多利用新风方案,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但在南方地区,大部分气温20度以上,比如广东这亚热带的地区,我们主要采用水冷方式。还有要考虑空间、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我们都会推出不同方案。我们从各个角度综合考虑,提供客户最满意的方案。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我们向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产品方案。
记者:此次论坛目标之一是推动数据中心“标准化建设”,那么您如何看待现行的标准?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标准,中兴通讯有什么样的规划和举措?
陈沛:我认为标准是促进行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中心年度论坛一直以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化进程为目标,这对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我们积极参加了很多论坛和会议,并参与微模块、集装箱、系统等标准的规划和编写。
例如在数据中心安全方面,我们一直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安全规范的制定和编写。我们在技术与产品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其中包括软件、硬件、芯片等。此外,严格遵循现有的数据中心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中心安全可靠。
记者:对于数据中心,可靠性是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对于突发事件和故障,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提高应对灾难的恢复能力?
陈沛:首先,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将可靠性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节能和成本等问题,并应选出最为匹配客户需求的方案。其次,数据中心建设可靠性工作从设计开始,如果设计规划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后续的运营、维护将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三,在数据中心架构方面,其中硬件适度冗余,软件采用分布式架构。最后是现场管理问题,如现场运维管理、运维人材的培养、管理制度及日常的防灾演练预演等。
记者: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会是什么样的?就目前行业状况,您对未来数据中心行业的变化和趋势有何见解和看法?
陈沛:数据中心的体量肯定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这个上来之后,数据中心体量有很大的拓展。目前数据中心业务仅是人与人的交互,万物互联就是几百亿连接,这种连接量,数据的计算、存储量非常大。
此外从发展趋势来说,数据中心将是软硬完全分离。在云端业务上,计算、存储甚至网络,都将实现软硬分离。数据中心未来将实现软硬完全分离。按需定义数据中心、按业务调度资源、弹性的网络等理念将被引入,通过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实现灵活的资源调度。中兴在IDC核心产品创新方面一直坚持自研,不仅为用户提供全模块化产品方案,还在能源、软件、网络上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能够实现基础设施模块化、资源虚拟化、网络弹性化、管理自动化等数据中心需求。
伴随着海量数据的爆发,我们已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高度集约与设备能耗、海量IDC运营与落后于自动化、安全与快速弹性部署等之间的矛盾都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挑战。
记者手记:
通过采访让我们看到:中兴通讯作为数据中心领域的领航者之一,其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拥有先进的性能和强大的管理能力。经历不懈地努力和不断地实践,中兴通讯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同时中兴人不断创新,坚持自主研发,优化建设部署,再次证明了中兴通讯在数据中心领域脚踏实地前行且勇攀高峰的强大实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Verizon公司希望加速5G标准制定工作
美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Verizon周一表示,它已经为它的5G部署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制定了相关规格,其中包括网络架构,处理器和设备的共同蓝图。Verizon公司希望通过设置标准加快5G部署。Verizon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能会影响到国际社会,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和相关厂商终于开始制定出一个全球标准,预计在2020年完成最后规范。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也在努力腾出资源来推动5G在美国的部署。 Verizon公司内部5G测试显示其下载速度远超过目前普通家庭宽带可以得到的速度,在半个小时内可以下载全部600集高清《辛普森一家》。Verizon表示,它正在与韩国运营商KT合作,确保后者可以在2018年韩国平昌奥运会上部署5G服务。 除了Verizon之外,T-Mobile、AT&T也在研发部署5G。其中,AT&T将在9月份在美国2个城市提供有限的5G服务,而Verizon公司表示,将于明年开始商业化部署其5G服务。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
- 下一篇
Kontena 1.0开源容器与微服务平台释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容器与docker这样的字眼可能还略有耳闻,但是Kontena这样的名词,可能略有陌生,其实大可不必。 Kontena是采用Ruby开发的应用容器,是一个开源的容器化业务流程工具,提供云基础设施上容器化应用的部署、管理、测量和监控工具。从构成与应用场景来看,Kontena包括:Server,Client和CLI三个部分,支持任意的云平台,比如Docker和CoreOS Rocket。 Kontena架构图 而根据最新外媒报道,Kontena刚刚释出了自己最新的1.0产品。该款产品为易于使用的开源容器与微服务平台,而“对开发者友好的(易于使用的)容器与微服务平台”这样的限定词也是从去年四月开始启用的。 从产品特性上来讲,Kontena1.0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平台,这个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易于使用、先进、灵活、可升级和多功能等特点。这意味着Kontena v1.0巩固了该公司成为可用于预置、云或组合型基础设施的最方便开发者使用的开源容器与微服务平台的使命。 Kontena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Miska Kaipiainen在Kontena公司博客中写到:“这个版本是近两年...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