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基础之-Promise
Promise是什么呢?根据ecma-262的定义:
Promise是一个被用于延时计算的最终结果的占位符
(A Promise is an object that is used as a placeholder for the eventual results of a deferred (and possibly asynchronous) computation.)
这个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我要去麦当劳买点吃的,下单以后人家会先给你一个订单号,等人家外卖做好了,会提示你,并用那个订单小票来换取你真正的食物,在这时候,那个订单小票就是你这顿饭的占位符。
回到Promise,它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完成,拒绝和待决议,
而待决议的状态代表它还没有被完成或者是拒绝,也就是说,如果它一直都是处于待决议的状态,意味着代码永远都不会继续往下执行
所以下面这段代码永远都执行不到finish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waiting');
document.writeln('waiting');
}).then((msg) => {
console.log('finish');
});
也就是意味着,必须显示的执行resolve()或者是reject,程序才会继续往下执行。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决议一下就好了嘛,哈哈~~
或者给Promise设置一个超时时间,看下面的代码:
function timeoutPromise(delay) {
return new Promise( function(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function(){
reject( "Timeout!" );
}, delay );
} );
}
Promise.race([
new Promise(() => {
console.log('waiting...');
}),
timeoutPromise(3000)
]).catch((msg) => {
console.log(msg);
})
这段代码呢,会先等待5秒,然后会打印出一个错误"Timeout",在这里,Promise.race()实际上就是竞态的,谁先决议,其余的就会被抛弃。所以咱们三秒钟后决议一个拒绝,剩下那个promise自动被抛弃了
说到错误处理了,思考下面的代码: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foo.bar();
}).then((msg) => {
console.log(msg);
}, null).then((msg) => {
console.log(msg);
}, (err) => {
console.log(err);
});
这段代码,很明显foo不是对象,所以会报ReferenceError,所以呢,会自动决议为reject,然后他紧接着的那个then没有拒绝处理回调,然后接着往下传递错误,直到有reject回调为止,假如一直都没有reject回调呢,他就会在全局抛出一个未捕获的异常。
那么如果在Promise决议多次呢,实际上只有第一次决议生效,也就是说,只能有一种决议生效,又成功又失败,或者成功多次,失败多次听着就不靠谱是吧,思考下面的代码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
reject();
console.log('exec finish');
}).then((msg) => {
console.log('resolve');
}, (err) => {
console.log('reject');
});
运行结果是输出exec finish 和resolve,因为第一次决议为resolve, 所以reject决议就被抛弃了
大家想一下,决议后对应的then里面的回调函数是同步还是异步的呢,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console.log(0);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1);
resolve();
console.log(2);
})
console.log(3);
p.then((msg) => {
console.log(4);
});
console.log(5);
他的结果是 1 2 3 5 4
答案很显然啦,是异步的!实际上当决议以后,就会把它放到一个异步队列里调用
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function getResult() {
console.log(a);
}
function opt() {
if (isAsync) {
setTimeout(() => {
getResult();
}, 0);
} else {
getResult();
}
}
var a = 0;
var isAsync = false;
opt();
a++;
isAsync = true;
opt();
a++;
他的结果输出的是0 2,那为什么不是0, 1,实际上就是因为由于同步和异步的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也叫zalgo,所以呢,要想消除他们的不确定性,必须就让他里面的代码要么都是同步,要么都是异步,这也是then为什么是异步的原因了
关于then,还有一个问题,就是then的返回值是什么,来继续看问题
var p = Promise.resolve( 21 );
var p2 = p.then( function(v){
return v * 2;
});
console.log(p2);
通过他的结果,你很容易就能看出来,then的返回值是一个Promise,那么,这个then回调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
function callback() {
return Promise.resolve(42);
}
如果是的话,那么咱们就研究一下Promise.resolve()的特性,然后then()同理就可以是吧
那么我们现在就研究一下Promise.resolve()的一些特性:
如果向Promise.resolve()传递一个非Promise,非thenable的立即值,就会立即得到这个值填充的Promise,这个有三个关键字,非Promise,非thenable和立即值
如果向Promise.resolve()传递一个真正的promise,那么就会返回这个Promise,又一个例子,很好理解
var p = Promise.resolve(42);
var p2 = Promise.resolve(p);
console.log(p === p2); // true
如果向Promise.resolve()传递一个非Promise的thenable值,那么就会展开这个值,并且在展开过程会持续到提取出一个具体的Promise最终值
大家应该会有一点疑惑,thenable是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var obj = {
the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Promise.resolve(obj).then((msg) => {
console.log(msg); //42
});
好了,Promise.resolve()特性讲完了,then返回值同理
同理完了以后呢,就会出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用法
首先就是链式调用,比如说
var p = Promise.resolve( 21 );
var p2 = p.then( function(v){
console.log( v ); // 21
// 用值42填充p2
return v * 2;
} );
// 连接p2
p2.then( function(v){
console.log( v ); // 42
} );
很简单吧,就不赘述了。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就是Promise实现同步执行,也就是前一个then如果是异步的话,它必须操作完成后,才会执行后面的then,常见的写法是这样的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exec in promise it');
resolve();
}, 1000);
}).then(()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exec in then it');
resolve();
}, 1000);
});
});
这个先过一秒输出第一句话,再过一秒输出第二句话
这个的原理实际上刚刚Promise.resolve()的第二条,如果返回的是Promise,那么会直接返回这个Promise,在这里,直接返回return的这个Promise后,就会等待这个Promise决议,在一秒后决议完,就执行后面的then
最后一个有关then的知识点了:
一个Promise决议后,这个Promise上所有的通过then()注册的回调都会在下一个异步时间节点上依次被立即调用,这些回掉中任意一个都无法影响或者延误对其他回调的调用
var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
});
p.then( function(){
p.then( function(){
console.log( "C" );
} );
console.log( "A" );
} );
p.then( function(){
console.log( "B" );
} );
// a b c
这个的重点实际上是这些决议回调都被加入到了一个队列中,输出的顺序正好实际上就代表了他们加入队列后的先后顺序
参考书籍《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中卷》
本文转载自http://www.lht.ren/article/3/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不可小看的数值类型—Python基础前传(5)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或者手艺,最忌讳的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jacky,我们该如何选择Python的课程?或是我们该如何选择Mysql课程?到底谁的课件和书籍才是最好的? 借着今天分享的机会,我统一回答: 首先,我们要买一本最权威的书:比如说Python的书籍,大部分人推荐的就是那么几本,那么买一本研读,然后做笔记; 其次,听一个视频课件,选一个你不反感的,能坚持听完的就可以了,关于是不是最好的,先不要考虑,我们随着学习的深入,好坏自己就可以辨别,学习的时候,也要做笔记,写博客分享,为什么,jacky在其他的文章中多次强调了! 最后总结: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选择上,笔记先记起来,先学起来,这是最重要的,学习Python如此,学习其他的技能也是亦然。 (一)查看数据类型功能的通用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数据类型做了分类,分为:数字、字符串、布尔值、列表、元组、字典;上面的6类,每一类都可以创建多个对象; 有没有一个好办法,把上面6类所具有的所有功能都找到? 查看对象的类,或对象所具备的功能 temp = "jacky"help(type(temp)) (二)int类型功...
-
下一篇
12亿行代码,阿里巴巴这一年的技术报告和梦想报告
78年前,图灵用代码编译出的情报破解系统,让二战至少提前2年结束,挽救了2000万人的生命;50年前,登月科学家敲下的一行关键代码,启动了阿波罗号的着陆,成就了人类的一大步;30年前,蒂姆·伯纳斯·李利用代码创造了万维网,让普通人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连接全世界……如同数字世界的艺术家、数字文明的建筑师,各个时代的工程师科学家们正在用一行行代码改变世界。阿里巴巴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追梦人。2019年1月9日,阿里巴巴公布了其2018年度代码报告。报告显示,阿里工程师在2018年共写下了12亿行代码,总代码长度可绕地球4.49圈。 代码是IT行业的根基和基础。人们熟悉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软件之一,其总代码数大约为5000万行。这意味着,阿里工程师一年写下的代码总数相当于24个Windows的开发量。 在代码语言规范上的努力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