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决无人驾驶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更要注意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说是在2016年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自从特斯拉、谷歌、Uber等厂商将无人驾驶概念带到我们面前之后,无论是汽车厂商、科技公司还是普通用户,都梦想着有一天在我们的身边能够出现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过对于普通用户和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天的到来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根据之前《连线》杂志记者Andy Greenberg撰写的关于Jeep切诺基被恶意劫持的报道来看,尽管自己正在完全驾驶一辆SUV,但是还是有两名入侵者控制了汽车的计算机系统,从最初的劫持汽车空调和音乐播放功能,到最后让汽车的刹车制动系统彻底失灵。
Andy表示,对于一位“入侵”经验丰富的黑客来说,想要劫持一辆汽车并不难,同时他还呼吁对于这次时间应该被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去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了一份指导方针,表示汽车厂商应该优先考虑网络安全。虽然许多厂商和消费者都认识到了重要性,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面对,那就是网络安全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战斗,并且汽车厂商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耐心和希望来建立一个安全屏障。
现在新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各种设备都在不断的联网,尤其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必须要建立一个网络安全的整体观念,这要比复杂的加密技术更加重要。
联网设备漏洞
假设未来几年网络安全问题能够被解决,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其它物联网设备类似,自动驾驶汽车也会产生消费数据,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不过与其它联网设备不同,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和硬件基础出现问题,那么数据暴露在风险之下带来的危害也更大。
根据世界第二大保险公司慕尼黑保险公司的报告称,最针对企业风险经理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5%的人最关注的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同时更令人担忧的是,64%的受访企业表示,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应对汽车网络安全的准备。
漏洞伴随着黑客出现,并且已经开始侵袭未受保护的自动驾驶汽车。去年8月,仅在德克萨斯州就有100辆汽车被黑客入侵,而这些汽车只需要通过电脑就可以发动并且行驶。
汽车厂商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如果不能保证汽车和驾驶员、乘客的安全,那么消费者永远不会为这样的产品买单。虽然NHTSA暂时并没有找到解决网络安全威胁的具体办法,但是汽车厂商应该着手为自己的产品配备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重置GPS
物联网设备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它们会从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基于位置的数据。所以无论是你的智能手机还是汽车,消费者都需要通过这种定位服务来追踪自己的位置和沿途中的一举一动。
自动驾驶汽车同样需要获取定位数据,并且分析驾驶行为,比如汽车速度、平均行驶时间甚至是目标位置,包括沿途的零售店和消费习惯等。
而这些来自于消费者和企业基于位置的数据都包含了大量的潜在信息。零售商可以通过汽车生成的数据来为新店选址、而公共服务部门则可以通过数据来接收公民的意见规划项目。
这些数据同样也可以让普通用户从中获益,比如用数据来避免交通堵塞、培养良好的驾驶行为来减少保险免赔额。不过这些数据也可以用来帮助发现异常行为,用来检测和限制黑客的行动。
比如当仪表盘上出现警示符号闪烁,那么你就知道汽车的数据系统出现了问题,比如胎压偏低、需要加油或者车门没有关严。而你的自动驾驶汽车也知道如何应对问题,有危险会立刻发出警报。
从理论上来说,相同类型的实时预警基础设施可以用来帮助解决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和传统的盗窃行为,而包括OnStar、UConnect、Blue Link和Ford Synch等系统都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如果驾驶员允许这些系统和硬件来完整的监控整个车辆的数据和驾驶行为,那么一旦出现偏离预期的现象,车辆就会紧急停止规避风险。
如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居民区出现了超速问题,那么就会自动减速,而计算机系统也会抵御黑客保持车辆的安全。如果系统没有获得授权,那么还可以在被攻击之前停止继续驾驶行为。
通过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汽车厂商可以研发出某个等级的诊断和预防系统,而这可以很好的解决汽车网络安全和车辆被盗的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
在汽车厂商投入另外一个十亿美元之前,还没有人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不过我相信通过汽车自身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大多数的公司都没有时间和财力去从新发明一个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产品。
汽车厂商已经可以通过获取位置数据或基础设施来盈利,因此同样也有责任保护车主的网络安全。目前基于位置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已经超出了厂商们的能力,不过这的确是一个保护驾驶员在车内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车联网空间巨大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乃当务之急
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车联网作为在车载环境中为车主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备受关注。 所谓车联网,是指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能够实现智能交通、信息交换和共享,为行驶车辆计算出最佳路线,可想象空间巨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我国车联网渗透率在2013年后增速加快,到2015年时,车联网渗透率已达到9.3%。 车联网空间巨大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乃当务之急 随着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概念得到市场认同,汽车厂商对于车载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必然会加快普及,为车联网发展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车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2月18日,来自国家部委、相关科研院所和汽车企业的近千名专家云集合工大,就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形势下车载信息服务的产业形势、最新技术、标准等进行研讨。会上,《车联网网络安全白皮书》、《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细则(讨论稿)》正式发布。 车联网逐渐成为家用汽车标配 什么是车联网,“对于驾驶人来说,用手机近距离开车门、远程控制车上的空调等其他设备,以及汽车本身的联网,等...
- 下一篇
10大城市硬科技指数发布,“硬科技+在大西安”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从具体数值看多个城市在“硬科技”产业生态的布局。 今天,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举办的“硬科技+在大西安”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此次论坛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西部网承办,镁客网、中科创星、创客时代协办。 此次论坛上,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马万锋、陕西省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程立新、镁客网联合创始人萨向东、西部网副总编辑石克刚、暴风集团副总裁王刚、奇点汽车战略总监/总裁助理高华以及来自国内硬科技城市创业企业代表、创投机构负责人、西咸新区硬科技创业者、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围绕“硬科技”理念探讨了硬科技风口之上的陕西机遇,以及“硬科技”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硬科技”兴起,多省市着手部署产业格局 “硬科技”一词首次被提及是在去年6月的西安,不过,从细分产业来讲,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个产业上,国家、省市政府以及各家企业早已开始了相应的布局。 “当前各个城市都在瞄准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努力做着推动城市发展的工作,比如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大会,还有上周在无锡举办的首届全球物联网大会等等。”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在致辞中表示。 不仅仅是大会的举办,当落实到产...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