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追逐数据,用数据实现增值
自从英特尔宣布要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开始,它对数据的追逐就显得颇具心思。
数据如何增值,才是物联网的核心
前不久,英特尔耗资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虽然更多的解读是基于算法和芯片的结合,但归根结底是无人驾驶背后数据的积累和运用。就连英特尔CEO科再奇都曾说,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
事实上,不仅仅是无人驾驶,在英特尔所聚焦的包括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体育等八个关键技术领域,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有英特尔。
按照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的说法,英特尔从“物”上网那一刻就关注怎样产生数据,以及怎么收集、传输这些数据到数据中心,最终分析这些数据以实现增值的目的。
不过对于英特尔押注的物联网,以往我们谈论时,首先关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本身,之后才是智能的属性。但在杨旭眼中,被赋予智能的“物”所产生的数据如何增值才是物联网的核心。
以太阳能板为例,以前就是一个太阳能板放在房顶,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但转化效率和成本都很高,所以很难用。但现在,如果让太阳能板智能化,不仅可以联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大大提升。
“物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物上网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增值,实体经济的增值空间也随之而来了”,杨旭说道。
事实上,关于实体经济的讨论已经不新鲜,但物联网如何成就实体经济增值倒是一个鲜有人提出的话题。
杨旭的经验之谈是,英特尔有一大批商业、工业领域的用户,多年来一直使用英特尔技术来进行工业控制,嵌入式应用。进入物联网时代,这些客户会同英特尔一起加速配合,变得更智能,一旦具备了智能化,就有了增值的空间。
英特尔的算盘是不仅要拉上合作伙伴共同走进物联网时代,还期望借助于它们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没有一家公司能把一个产业的事情都做完
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巨头都觊觎的潜力市场,英特尔自然也不会放过。
为了提前布局生态链,两年前中国政府倡导“双创”时,英特尔CEO科再奇就在深圳举办的IDF大会上宣布启动“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计划,不到三年的时间,英特尔已经在全国8座城市建立起了15家联合众创空间以及3家开放创新实验室,并与创新生态圈内100多家专业的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产生了数千个孵化加速项目。
近日,“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正式升级为“英特尔创新加速器”,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联合中国前沿的创业者和合作伙伴,加速英特尔的产业能力和生态能力构建,并且实现双向的互动。
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公司与英特尔成为合作伙伴,并使用英特尔的技术支撑,数据的价值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已经正式升级为“英特尔创新加速器”
对于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杨旭坚定的认为,中国已经走在了智能制造的前端,下一步是中国制造服务世界,未来会从中国产业链延伸到一个全球的产业链。
“因为未来很难有一家公司能够把一个产业的事情都做完,各自都是互补的”,杨旭说出了行业的现状,这也是英特尔之所以构建生态的初衷。
他以PC时代的特点类比说道,当年PC时代是标准的设备,全世界任何地方开发出来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放在一起都可以工作。但现在是针对具体的应用和服务去实现增值,每个人,甚至每家公司实现的路径和手段都是不一样的。
在谈及竞争对手英伟达、ARM时,杨旭表示:很多时候我们是有竞争,但我们也在合作。因为有一些东西需要对方的技术来实现,实际上当看到产业链融合之后,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且市场的空间太大了。
在杨旭看来,现在已经没有独立的产业概念,因为所有产业都融合了。比如,连文艺界搞电影的人都要关注在电影里面是不是要用一些虚拟技术,是不是要用人工智能,而且体现效果完全不一样。以前可能只在电视看到,现在无论是电影院、电脑、手机都能看到,而且展示的方式不尽相同。
靠他人数据赚钱的时代来了,英特尔为什么不赚?
不久前,英特尔就曾预计,2020年将有500亿台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每人平均每天将产生1.5GB的数据量,一家智能医院每天产生3000GB的数据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每天产生4000GB的数据量,一家智能制造工厂每天将产生100万GB的数据量......
所以归根结底,杨旭认为大家都在对数据动脑筋,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靠他人数据赚钱的时代。但是每个公司对待数据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把别人的数据拿来之后锁住,靠自己的服务提供给别人。
英特尔则不然,一方面不会拿别人的数据来做服务,也不依靠数据赚钱。它更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合作伙伴快速的收集数据、处理这些数据,最后实现增值。
在杨旭看来,数据本身虽然并没有争议,但是也延伸出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很多公司都在打造数据的能力,想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他人的数据之上,这就成了整个行业都面临的挑战很难题。
所以杨旭认为,未来新兴的行业一定会有标准之争,比如5G/VR。但是如果去建立一些标准,把所有客户的数据都锁自己的标准上,一定会吃大亏。因为技术的应用方式和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演变,所谓的标准只在一定时间内适用。企业要想的不是覆盖一个片区守住,而是要思考建立什么样的技术,更大程度的迎合时代发展趋势。
杨旭坦言,英特尔在思考未来的数据需要怎样的计算能力这条路上,也有过彷徨。事实上,也有舆论的声音说,英特尔现在做的事情太多,缺乏专注。
但经过两年的探索,现在的杨旭对英特尔转型之路显得自信满满,因为在他看来失败的探索比成功价值更高,而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就要尽快弥补,提前把未来的方向看得越清楚最好。
“瞎子摸象,首先要把象的全部先摸出来”,杨旭总结道。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看总理4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提升“中国制造”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四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是如何持续为中国制造“加油”的?读下文,你就知道! 2017年3月5日 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2016年3月5日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 促进制造业升级。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加大...
- 下一篇
万达牵手IBM:万达进军企业级云业务,IBM Watson进入中国
云计算市场来了新玩家,他是王健林。3月19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与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Rometty)在北京见面、握手。当日,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IBM(NYSE:IBM)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宣布进军公有云业务,提供针对企业的云服务。 通过此次合作,中国企业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将获得相关的IBM云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IaaS与PaaS)、区块链及物联网等技术。不仅如此,万达网络科技集团还透露,该公司将在中国市场推“商业人工智能系统”IBMWatson。其中,能在应用设计中加入自然语言交互功能的Watson对话服务将被首先引入。 有接近合作人士对第一财经透露,外资在中国运营数据中心面临政策壁垒,IBM想要进入中国公有云市场,需要与国内公司合作。而万达而言作为云计算领域的“新手”,得到IBM公有云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授权,相当于获得技术武装。目前,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已吸引了包括华为、腾讯在内的巨头入场。随着万达的加入,一场中国公有云抢位赛,大幕拉开。 一方出技术一方运营 针对此次与IBM的合作,万达方面称,这是万达网络科技集团首次在中国提供如此广泛的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