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高并发设计[转]
一、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
同步和异步通常用来形容一次方法调用,同步方法,调用者必须等到方法调用返回后,才能继续后续的行为,异步方法调用会立即返回,调用者就可以继续后续的操作
二、并发和并行
并发和并行都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任务一起执行,但偏重点点不同,并发偏重于多个任务交替执行,而多个任务之间有可能还是串行的。而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执行”。
三、阻塞(Blocking)和非阻塞(Non-Blocking)
一个线程占用了临界资源,那么其他所有需要这个资源的线程就必须在这个临界区中进行等待,等待会导致线程挂起,这种情况就是阻塞,非阻塞的意思与之相反。
四、线程的状态
线程的状态
1、线程的启动是调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2、线程的终止、不用stop()是因为stop()方法太过暴力,强行把执行到一半的线程终止,可能会引起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一般我们定义一个线程终止的方法,告知线程何时停止即可。
3、线程中断:线程中断并不会使线程立即退出,而是给线程发一个通知,告知目标线程,有人希望你退出,至于目标线程接到通知后如何处理,则完全由目标线程自行决定。与线程中断的有三个方法
Thread.interrupt(): // 中断线程
Thread.isInterrupted()://判断是否中断
Thread.Interrupted():// 判断是否中断,并清除当前中断状态
注:Thread.sleep()方法会抛出一个InterruptedException中断异常,这不是运行时异常,也就是说程序必须捕获并处理它。当线程在休眠时,如果被中断,这个异常会产生。
4、等待(wait)和通知(notify) 注:这两个方法是在Object类中的,意味着任何对象都可以调用这两个方法。
obj.wait()方法,线程会停止继续执行,转为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obj.notify()方法为止。调用object.wait()方法,就会进入object对象的等待队列,当调用object.notify()时,会从这个等待队列中,随机选择一个线程,并将其唤醒,这个选择是不公平的,完全是随机的。notifyAll()会唤醒等待队列里的所有线程,而不是随机选择一个线程。
5、挂起(suspend)和继续执行(resume)线程
suspend与resume是一组相反的操作,调用suspend方法后的线程,必须等到resume方法调用后,才能继续执行。
注:此方法已经被废弃,并不推荐使用,因为suspend()在导致线程暂停的同时,并不会去释放任何资源。此 时,若其他任何线程想要访问被它暂用的锁时,都会被牵连,导致无法正常继续运行。同时,若resume()方法在suspend()前就执行了,那么被suspend()方法挂起的线程,很难有机会被继续执行,更为严重的是,它所占用的锁不会被释放,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工作不正常。同时,对于被挂起的线程,从线程状态上看,还是Runnable,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
原文链接: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243219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怎么玩转Java线程池?
一:简介 线程的使用在java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jdk1.4极其之前的jdk版本中,关于线程池的使用是极其简陋的。在jdk1.5之后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Jdk1.5之后加入了java.util.concurrent包,这个包中主要介绍java中线程以及线程池的使用。为我们在开发中处理线程的问题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二:线程池 线程池的作用: 线程池作用就是限制系统中执行线程的数量。 根据系统的环境情况,可以自动或手动设置线程数量,达到运行的最佳效果;少了浪费了系统资源,多了造成系统拥挤效率不高。用线程池控制线程数量,其他线程排队等候。一个任务执行完毕,再从队列的中取最前面的任务开始执行。若队列中没有等待进程,线程池的这一资源处于等待。当一个新任务需要运行时,如果线程池中有等待的工作线程,就可以开始运行了;否则进入等待队列。 为什么要用线程池: 1.减少了创建和销毁线程的次数,每个工作线程都可以被重复利用,可执行多个任务。 2.可以根据系统的承受能力,调整线程池中工作线线程的数目,防止因为消耗过多的内存,而把服务器累趴下(每个线程需要大约1MB内存,线程开的越多,消耗的内存也就...
-
下一篇
MySQL 表分区
MySQL表分区和分库分表一样,都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吞吐量。分区类似与分表,分表是逻辑上将一个大数据量的表分成多个,可以是水平分也可以是垂直分。而分区是将表的一个数据文件拆分成多个。不同的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文件中。这样对于一个数据量非常大的表,有多个数据文件来进行存储,这样就提高了数据库的 io 性能。 视频链接:http://www.roncoo.com/course/view/658088f6e77541f5835b61800314083e 既然是针对的数据表的文件进行操作,那么我们就需要先来了解 MySQL 表的存储。我们知道,MySQL 有多种存储引擎,不同的存储引擎所存储的文件格式不同。这里主要以 InnoDB 和 MyISAM 这两种存储引擎来说明。 InnoDB .frm 文件 数据表的结构 .idb 文件 表的数据文件,独享表空间,每个表有一个.idb 文件 .ibdata 文件 表的数据文件,共享表空间,所有的表使用这一个数据 文件 MyISAM .frm 文件 数据表的结构 .myd 文件 数据文件 .myi 文件 索引文件 首先要查看一下我们当前的数据库版本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