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销量追上华为?有点困难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当两家手机厂商销量相近的时候,看调研公司的数据排名没有多大意义。不同的调研公司采取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也有一定的差异。于是就会出现,不同的调研公司给出的排名不同。如2014年Q3全球智能机销量,IDC公布的数据是,小米手机1730万部,排名第三,华为未进前五;而Gartner公布的数据是,华为手机1593万部,排名第三,小米手机1577万部,排名第四。
另外,在手机行业内,有些调研公司统计的是出货量,有些统计的是最终销量,出货量减去销量剩余部分,是产品在渠道上的库存量,还未到消费者手中。虽然货没在厂商手里,但如果库存较多,会影响之后的产品销售。如2014年小米出货量是6112万部,而赛诺公司监测到的销量是4500万部左右。这其中有1500-1600万部的差异,可能是在渠道上的货,或者数据本身有点问题。
近期关于Q1国内市场份额谁是***的问题,小米与华为又争了起来。小米援引的是IHS Technology的调研数据:小米Q1销量1420万部,市场份额14%,排名***;华为Q1销量1120万部,市场份额11%,排名第二。
图1:IHS Technology公布2015年Q1中国智能机市场份额
业内一些人士替华为争辩,集中在两个方面,与我上面谈的情况类似。引用GfK的数据:华为3月份国内市场***,份额达13.57%,而前两个月份的份额也基本在11%以上,所以,认为IHS的数据是有问题的。
图2:GfK调研近6个月中国智能机市场华为、苹果、三星份额变化
还有一种观点是,IHS统计出货量,而GfK统计最终销量,口径不同,GfK的统计更有意义。
其实,当这两家厂商在国内体量相近的时候,讨论数据和排名的意义不大,谁都有***的可能。反而是这些数据背后的一些情况,值得关注。
从销量数据来测算,小米恐难完成1亿部销量目标
2015年华为和小米都制定了1亿部的销量目标,国内市场小米华为销量差不多,海外市场上,小米的量占自身销量份额不足5%,而华为却有40%左右的占比,这样看来,小米与华为的销量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拿具体数字做一下测算。IDC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Q1华为销量1700万部;SA公布的调研数据是1730万部,比较接近。2013年Q1华为销量930万部,占全年销量(5200万部)比例为17.8%。2014年Q1华为销量1370万部,占全年销量(7500万部)比例为18.2%。利用历史数据可测算华为2015年全年销量在9400-9800万部之间,比较接近1亿部目标。
小米2014年Q1销量1040万部,占全年销量(6112万部)比例为17%,这个比例与华为差不多。按IHS数据,2015年Q1小米国内销量1420万部,那么全球预计1500万部,测算全年销量约8800万部,较1亿部目标差距较大。
图3:按照Q1销量及往年数据测算华为、小米2015年全年销量
从产品布局与发展来看,华为上升的势能较大
华为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与支持。根据益普索在全球32个国家开展的消费者调研,2014年华为品牌知名度从52%提升至65%,品牌净推荐值上升至43%,意味着四成以上的华为手机用户曾经向周围人推荐过华为产品,口碑营销效果良好。
从产品布局来看,华为在599元-3699元价位段,均有爆款产品。3000-4000元价位段,Mate7在6个月销量达400万部;2000-3000元价位段,P7在10个月销量达600万部;1000-2000价位段,荣耀6和6plus销量550万部;1000元以下价位段,荣耀3C销量超800万部,荣耀畅玩4X销量超600万部。
而在小米的产品布局中,价格超过3000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本,象征意义更大一些,预计销量不会很大。四个产品线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价位覆盖599-2299元之间。按当前的产品线来看,形成较大的销量突破比较困难。
拿两个典型的价位段进行分析。3000-4000元价位段,小米几乎没有产品,华为在此价位段份额已经成为国内市场***,超过苹果和三星。
图4:GfK调研近6个月中国市场3000-4000元价位段各厂商份额
在799-999元价位段,小米的主力产品是红米Note,华为是荣耀畅玩4X。红米Note在去年3月上市,到去年双11,9个月时间实现销量近千万部,增长速度惊人,双11当日红米Note销量38.4万部。荣耀畅玩4X在去年10月底上市,5个多月实现销量超600万部,增长速度与红米Note不相上下,而4月8日荣耀狂欢节当天,荣耀畅玩4X实现销量60万部。按此增长速度,荣耀畅玩4X总销量预计超过红米Note,小米主力价位段受到挑战。
虽然小米具有典型的黑马特质,增速一直超乎常理,但海外市场和中高端产品线华为领先,中低端产品线小米受到威胁,总体来看,华为势头较猛,小米恐难追上。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谷歌地图中惊现 Android 机器人向苹果小便?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Team Android 今天发现了谷歌地图中的菜单,访问巴基斯坦 Rawalpindi 外围时,可以看到谷歌 Android 吉祥物,绿色小机器人向苹果 logo 小便的图片。目前还不清楚是谁创造的这幅图片,并嵌入谷歌地图中。如果谷歌知道图片的存在,那将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已经成为竞争对手, 比如苹果地图和谷歌地图之争,以及著名的 iPhone 和 Android 智能手机究竟谁更优秀这一经典的话题。 【责任编辑: chenqingxiang TEL:(010)68476606】
- 下一篇
好死不如赖活着?兼容安卓和iOS:Windows丧失平台优势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继之前向移动市场的对手iOS和Android平台输送微软杀手级应用Office、9英寸以下平板电脑Windows系统免费、Win10的全面免费(包括传统PC、移动市场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之后,在近日举行的微软Build 2015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再次宣布Win10将兼容iOS和Android应用。 提及微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Windows平台及基于其开发的***应用(体验)的结合不仅是微软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也是微软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Windows及核心应用均采取授权收费的模式)。但自纳德拉接任微软CEO,尤其是宣布所谓的“移动为先”和“云为先”战略之后,微软这种核心优势及竞争力已经解体,至少在移动端,并有可能将这种效应在未来波及到传统的PC市场。原因何在? 如上所述,微软的核心优势简单来说分为两个部分,即Windows系统(平台)和应用(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是两个部分,但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助力,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强调应用是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这样...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