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dock初体验
容器技术docker已经火了很久了,之前只是简单的看了些入门的文档,简单的体验了一下,最近看到一篇docker的文章,开头列出了一些招聘中对docker的要求,下面也详细讲了docker的使用,受益匪浅,这里记录下我在php环境中使用docker技术的初体验,在centos7.4中使用laradock搭建laravel环境。
安装docker
docker的介绍和价值不再说了,基本使用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
最为详细的Docker入门指南
安装docker-compose
安装Docker-Compose之前,请先安装 python-pip
安装 python-pip
1、首先检查linux有没有安装python-pip包,终端执行 pip -V
2、没有python-pip包就执行命令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3、执行成功之后,再次执行yum -y install python-pip
4、对安装好的pip进行升级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安装Docker-Compose
1、终端执行:pip install docker-compose --ignore-installed requests
2、检查docker-compose 安装:docker-compose -version
安装laradock
因为我一直是从事php开发的,laravel这个框架也用了很久,一直使用官方提供 Homestead 作为本地开发环境是一个虚拟机,跟 docker 比,它占用体积太大,启动速度慢,同时响应速度很慢, docker 这种更方式,可以轻松方便的搭建整套 PHP 开发环境。这里就用laradock使用体验记录下来,给需要的人参考。
- 前置条件:docker,git 安装好
- 克隆laradock。
//比如在/var/www/html 目录 # cd /var/www/html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aradock/laradock.git
- 创建环境变量
# cd /var/www/html/laradock/ # cp env-example .env
- 启动需要的服务
# docker-compose up -d nginx mysql redis phpmyadmin workspace
我在前面几步没有遇到问题,在这个步骤提示安装时候文件权限有问题,其他服务都能启用,workspache服务不能启用,导致无法进入workspache执行例如:php aritisan ,composer,node等命令,后来经过github中找答案发现是最新版本不稳定有问题v7.8.0,然后重新检出v7.7.0后重新构建可以用了。
创建laravel项目测试
- 在laradock同级目录创建wwwroot目录,即/var/www/html/wwwroot
-
修改/var/www/html/laradock/.env文件
# APP_CODE_PATH_HOST=../wwwroot/
-
重启workspace容器并进入该容器,进入后会进入容器内目录/var/www,这个目录对应操作系统的/var/www/html/wwwroot。
# docker-compose exec workspace bash
- 创建laravel项目,这个目录就可以操作composer命令,我们按照laravel官方的文档操作创建项目即可,这里不在详述。
-
配置laravel项目.env文件,这里区别于之前配置,比如MySQL、redis等服务host链接配置。
# DB_CONNECTION=mysql # DB_HOST=mysql # DB_PORT=3306 # DB_DATABASE=default # DB_USERNAME=root # DB_PASSWORD=root # # BROADCAST_DRIVER=log # CACHE_DRIVER=file # QUEUE_CONNECTION=sync # SESSION_DRIVER=file # SESSION_LIFETIME=120 # # REDIS_HOST=redis # REDIS_PASSWORD=null # REDIS_PORT=6379
-
nginx配置,切到目录/var/www/html/laradock/nginx/sites/,这里配置类似nginx的多项目配置,有默认的可以参考,配置成自己的域名对应项目目录写容器中地址/var/www/项目目录名/public即可,然后容器命令重启nginx容器,然后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即可。例如:卓上一品。
// 切到laradock目录操作命令 # docker-compose restart nginx
参考资料
- laradock 官方文档:http://laradock.io/
- laradock github:https://github.com/laradock/laradock
- laradock 中文文档:https://laradock-docs.linganmin.cn/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最简单的Docker镜像教程:从头基于空镜像scratch创建一个新的Docker镜像
我们在使用Dockerfile构建docker镜像时,一种方式是使用官方预先配置好的容器镜像。优点是我们不用从头开始构建,节省了很多工作量,但付出的代价是需要下载很大的镜像包。 比如我机器上docker images返回的这些基于nginx的镜像,每个都超过了100MB,而一个简单的Ubuntu的容器超过了200MB,如果安装了相关的软件,尺寸会更大。 如果我们的需求是在构建一个符合我们实际业务需求的Docker镜像的前提下,确保镜像尺寸尽可能的小,应该怎么做呢? 思路是使用空镜像scratch。 新建一个文件夹,用wget下载rootfs.tar.xz压缩包。 wget -O rootfs.tar.xz https://github.com/debuerreotype/docker-debian-artifacts/raw/b024a79
- 下一篇
Istio流量管理实践之(3): 基于Istio实现流量对比分析
流量镜像 流量镜像,也称为影子流量,流量镜像提供一种尽可能低的风险为生产带来变化的强大功能。镜像会将实时流量的副本发送到镜像服务。镜像流量发生在主服务的关键请求路径之外。 在非生产或者测试环境中,尝试访问一个服务所有可能的测试用例组合是个非常不现实的任务。 在某些情况下,编写这些用例的所有工作也可能与实际生产所需的用例不匹配。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用实时的生产用例和流量来帮助完善在测试环境中错过的功能区域。 一旦我们能够可靠地镜像流量,就可以开始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例如通过请求流量对比工具Diffy,可以将引入测试集群的流量与生产集群中的预期行为进行比较。例如,我们可能想比较请求结果与预期结果间的偏差,或是API协议中的数据损坏情况,以便更好地兼容。除此之外,需要注意: 当流量镜像到不同的服务时,会发生在请求的关键路径之外; 忽略对任何镜像流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