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Helm入门指南
什么是Helm?这可不是暗黑破坏神里装备的名称:头盔,而是Kubernetes的一个包管理工具,用来简化Kubernetes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我们Helm和Kubernetes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成yum和CentOS,apt-get和Ubuntu的关系。
Helm由两部分组成,客户端helm和服务端tiller。
其中tiller运行在Kubernetes集群上,管理chart,而客户端helm就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在本地运行,一般运行在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服务器上 。
下图是helm的架构图。
我们现在就来试用下helm。
首先安装helm客户端。
下载helm执行文件的压缩包:
wget -O helm.tar.gz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kubernetes-helm/helm-v2.11.0-l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Kubernetes 弹性伸缩全场景解析 (一)- 概念延伸与组件布局
传统弹性伸缩的困境 弹性伸缩是Kubernetes中被大家关注的一大亮点,在讨论相关的组件和实现方案之前。首先想先给大家扩充下弹性伸缩的边界与定义,传统意义上来讲,弹性伸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容量规划与实际负载的矛盾。 如上图所示,蓝色的水位线表示集群的容量随着负载的提高不断的增长,红色的曲线表示集群的实际的负载真实的变化。而弹性伸缩要解决的就是当实际负载出现激增,而容量规划没有来得及反应的场景。 常规的弹性伸缩是基于阈值的,通过设置一个资源缓冲水位来保障资源的充盈,通常15%-30%左右的资源预留是比较常见的选择。换言之就是通过一个具备缓冲能力的资源池用资源的冗余换取集群的可用。 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确实在很多的解决方案或者开源组件中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实现的,但是当我们深入的思考这种实现方案的时候会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如下三个
- 下一篇
Kubernetes API server工作原理
作为Kubernetes的使用者,每天用得最多的命令就是kubectl XXX了。 kubectl其实就是一个控制台,主要提供的功能: 1. 提供Kubernetes集群管理的REST API接口,包括认证授权、数据校验以及集群状态变更; 2. 提供其他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的枢纽(其他模块通过API Server查询或修改数据,只有API Server才直接操作etcd) 也就是说,我们在终端里输入的每个kubectl命令,实际上都是一个发往Kubernetes API server的Restful API调用。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 kubectl get secret -v=9, 通过-v=9设置最高级别的trace: 从输出观察到为了取回所有的secret而进行的API server的调用url:https://xxxx/api/v1/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