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p:2019年,从云、边缘计算再到容器,数字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最近十年正值数字经济的成熟期,我们尤其在过去八年见证了***的数据增长速度。今天,我们拥有***的海量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各行各业的高效预测,还可以真正成为企业创收和颠覆性创新的来源。为了紧跟行业快速变化的步伐,每家企业均在积极投资开展数字化转型,以获得迅速适应形势并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IDC白皮书中被称为数据成就者(Data Thriver)的企业赢得新客户的能力和盈利水平是非数据驱动型企业的三倍。通过数字手段改进运营和产品,企业***能够收集和利用数据来获得洞察力,帮助自身发掘新的业务机会。
2019年,企业可以借助以下四大关键技术趋势,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从而转变成为数据成就者。
1. 云将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亚太地区将成为一种常态,在2018年,亚太地区55%的企业已经实施人工智能,或正在扩大其应用范围。2019年,企业有望更多地部署基于云的人工智能软件和服务工具,以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在内外部环境中均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并支持多种数据访问协议以及各种新的数据格式。这也就要求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提供支持的基础架构必须快速、富有弹性并实现自动化。虽然人工智能必将成为基础架构厂商角逐的下一个战场,但大多数开发工作都将从云端开始。
以上海拍拍贷公司为例,通过在IT基础架构中部署NetApp的混合闪存解决方案,其互联网金融平台现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并准确评估用户的信用。最终,拍拍贷可以更好地服务那些得不到充分金融服务的人群,安全地为无法获得传统信用评分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服务。
2. 边缘设备将更加智能化
亚太地区预计到2020年将拥有86亿台物联网(IoT)设备,并到2025年成为全球5G网络规模***的地区,5G连接数量将达到6.75亿。要想充分利用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企业必须具备在边缘处理数据的能力,才能快速获得洞察力并做出实时决策。因此,IoT设备和应用程序将越来越多地内置数据分析和数据精简等服务,从而更合理、更快速、更智能地决定哪些数据需要立即处理,哪些数据需要发送回核心或云中,甚至哪些数据可以被丢弃。
制造业将从更智能的边缘设备中获益匪浅。利用IoT设备在边缘处理数据,制造商可以通过检测设备故障的早期迹象来实现预测性维护,这有助于防止那些妨碍生产的故障发生或进行不必要的维护检查。
3. 对于多数大型企业而言,混合多云是默认的 IT 架构选择,而其他规模的企业会选择单一云提供商以确保精简性和一致性
到2024年,90%的全球 1000 强企业将通过多云和混合云技术缓解受制于厂商的情况。这些企业通过采用容器和Data Fabric等技术,可以灵活简便地在不同环境之间迁移工作负载,同时对这些工作负载保持完全的控制权。
例如,美国银行正在使用容器进行应用程序测试和开发。这样一来,银行的开发人员和基础架构员工便能专注于高价值的工作,无需费力管理不能为银行创收的中间件系统和消息传递通道。
虽然混合云和多云具有诸多优势,但它们并非小型企业的***IT架构。原因在于数据本身的可移植性远不及计算和应用程序资源,而这会影响运行时环境的可移植性。而且,某些云服务可能为特定云提供商所独有,这意味着此类服务无法移植到其他环境。
无论选择哪种途径,企业都需要制定支持策略和实践,这样才能充分从云计算中获益。
4. 数据服务将隐身后台且无需再迁移应用程序
容器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单个系统和服务的抽象化,这将促使IT架构师在设计时更着眼于数据和数据处理,以构建混合多云数据网络结构,而非仅仅构建数据中心。
随着预测性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应用,决策制定者越发依赖强大但“隐身”的数据服务,不论数据存储在哪里,这些服务都能在需要的时间和位置交付数据。这些新功能还将以动态商品形式(dynamic commodities)自动代理基础架构服务,并在对该任务而言***效的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之间来回移动容器和工作负载。
在亚洲,Kubernetes的采用率在2018年短短7个月内上升了58%,这表明企业越来越愿意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我们预计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因为此类工具有助于简化容器化应用程序的管理,而随着企业使用容器和混合云/多云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数量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
2019年,基于容器且支持混合云应用程序开发的云流程编排技术也将应运而生。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将同时面向公共云和内部环境使用情形而开发,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工作负载移至数据的生成位置,而不是将数据移植到应用程序所在的位置。
面对永远在不断革新和变化的世界,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能够将数据转变为战略资产,并灵活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应该采用混合云、容器和边缘计算来获得这些能力,并在数字经济中促进业务增长。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云越发展,锁定问题就会越严重?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就像HBO的史诗奇幻剧《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有好几季一样,消费者云计算(consumer cloud)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总结一下,这场由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巨头发起的“服务的游戏”***季围绕于移动操作系统平台,赢家是苹果和谷歌。 而第二季是关于服务本身,这些公司在云存储,应用程序,消息,音乐/视频/书籍内容方面提供了大量服务,以及不断推进这些服务的发展。 第三季是关于公有消费者云服务的API访问之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如今谷歌和Facebook仍是最重要的消费者云,而对它们中的各类API进行访问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 第四季的内容呢?答案是企业/商业云的发展。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公有云的超级扩张者: AWS、微软Azure、谷歌云,以及IBM云。 到目前为止,企业云工作负载可以分为IaaS、PaaS、SaaS或三者的混合。这类天生时就被设计成在云中运行的工作负载通常被称为“生于云”工作负载,而那些自本地数据中心的传统客户机/服务器迁移到云中的负载,则被称作迁移工作负载。 ...
- 下一篇
私有云走出阴影 “风韵犹存”?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虽然公有云的应用在继续增长,但是私有云平台并没有消亡——事实上,它们仍然非常活跃。 IDC预测,到2020年,75%使用公有云的企业同时也会使用私有云平台。虽然许多企业除了使用公有环境之外还使用私有云,但是独立的单租户基础设施仍然是一个合适的独立选项。IDC研究主管Deepak Mohan表示,私有云持续生存的一个原因是技术的成熟,以及供应商和平台选择的增长。 此外,尽管公有云提供了许多好处,比如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提高,但一些企业仍不想放弃私有云平台的优势,比如更直接的基础设施控制,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成本可能反而会更低。 私有云“风韵犹存”? 大多数管理员都想尽可能多的可见性和对环境的控制,这时他们就可能会觉得私有云比公有云更容易实施。 对于具有敏感数据的工作负载且必须遵循严格要求的企业来说,合规性和治理非常重要,但是公有云供应商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随着GDPR等新标准的出现,企业必须遵守欧盟严格的数据保护准则。此外,一些企业具有高可用性需求,而公有云服务级别协议可能并不总是能涵盖这些需求。 波士顿咨询公司A...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