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互联网+”模式打造智能移动APP巡检系统
2016年,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依然是网络热词。人们谈论互联网+,想象着智能工厂,感觉变革隐隐就在转瞬之间。但大多是纸上谈兵,许多人谈论这些新的理念,新的工具,都是在仰望一个阿拉丁神灯,至于用来做什么,怎么用的一概不清楚,仅仅是觉得有了这些,就什么都解决了,就再也不用面对什么交货困难,产能低,良率低等问题了。没这回事。
工具有了,变革接踵而来。怎么在迭代中抓住机遇,成为新的制造生态链上的一员?与其观望这个“互联网+”浪潮,不如是实实在在“+互联网”。与其仰望这些工具,不如直接开始使用。各种媒体显示,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全力开发智能产线,致力于快速生产模式,组装一部手机,一台电视,甚至是一辆汽车都是分分钟的事情。格力,小米,美的,创维等等都颇有成绩,展示了智能产线的生产力。那么中小企业面对当前的巡检管理工作,鉴于工业4.0的快速发展有什么应对动作呢?
互联网+大数据采集
中小企业的一个痛点是在产线大数据的采集。不提行业大数据,单单是自己产线上的数据就乱七八糟,材料批号难追溯,失效原因难查清,巡检数据难整理,白班夜班乱交接等等产线上实实在在的问题。工厂里一个动作,一台机器,一个时间点,一个信号,采集下来的才是大数据,全面采集需要互联网的云存储云计算才能实现。因此比较多的企业都选择了灵活的手持可移动巡检采集器,即手机平板搭载太友QSmart Audit巡检APP,智能定制符合自身情况的采集方案,解决企业大数据的第一个难题——数据采集。
“处女座”精准巡检
如今还有很多企业雇佣大量的人力采集巡检数据,手工纸质报表,参差不齐的员工素质带来的都是不可靠的数据。产线的情况都不可靠,生产就如盲人摸象,摸不着头脑。最终结果就是增加不良品返工,增加报废品,拖延交货期。互联网+巡检系统,上传巡检任务,指定巡检员,巡检路线,精准到时间,地点,机台号,几号尺寸,几号外观,一丝不苟,为“处女座”企业提供了满意的采集方案。
“强迫症”随身SOP数据采集
巡检员一键领取任务,就如“强迫症”一般,准时准点到达目的地并且按照设置的标准动作进行数据采集。防止作业动作失误,造成数据损失。相较之前的仅仅打印在工作台上的纸质检查指引,更加方便巡检员查阅,也更加方便作者修改检查项目,检查标准。
检查数据神同步
巡检的数据交接用邮件?用excel报表?用纸张报表?Noooooo,这样费时费力难传播难共享的数据分享难以适应工业4.0潮流。移动采集器将巡检员辛苦采集到的一切数据立刻上传云端,生成报表,企业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数据。生产状况实时掌握,快速应变,降低风险,这才是巡检的意义。
工业4.0的预期是随需而制,快速换线,快速交货的0库存模式,有的人夸夸其谈原地踏步,有的人把握机会走一小步,有的人稳稳切入,一步接一步,有的人已借助太友巡检系统早早实现日常巡检工作的高效模式。请问你的企业现在处在哪个阶段呢?已做好准备进入工业互联网+智能时代模式了吗?如果还没有,那就赶紧顺应潮流吧,趁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Docker Desktop 版本助力 Kubernetes 集群,一键部署不再是梦
本文首发自“Docker公司”公众号(ID:docker-cn)编译丨小东每周一、三、五 与您不见不散! 上周,KubeCon 欧洲大会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让我们来回顾那些在 Docker 和 Kubernetes 读者中最受欢迎的帖子吧。对于那些还没有尝试过 Docker EE 2.0 的用户来说,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Docker for Desktops 中使用 Docker compose 文件来将应用程序直接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上。 如果在您的桌面(Docker for Mac 或 Docker for Windows Desktop)上运行的是 Docker 的尝鲜版本,那么现在您就可以通过点击一个按钮来构建单节点的 Kubernetes 集群了。虽然我不是开发人员,但我认为这对于已经在 Macbook 或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上使用 Docker 的数百万开发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拥有了完全兼容的 Kubernetes 集群,无需安装任何其他辅助工具。 使用 Docker 来构建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经常会使用构建 Doc...
- 下一篇
浅析GPU通信技术(上)-GPUDirect P2P
目录 浅析GPU通信技术(上)-GPUDirect P2P 浅析GPU通信技术(中)-NVLink 浅析GPU通信技术(下)-GPUDirect RDMA 1. 背景 GPU在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加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GPU的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大大提升了运算性能。随着运算数据量的不断攀升,GPU间需要大量的交换数据,GPU通信性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指标。NVIDIA推出的GPUDirect就是一组提升GPU通信性能的技术。但GPUDirect受限于PCI Expresss总线协议以及拓扑结构的一些限制,无法做到更高的带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VIDIA提出了NVLink总线协议。 这个系列文章会对以上GPU通信技术做详细的介绍,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的利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应用做相应的优化。 本篇文章会先介绍一下GPUDirect技术,并着重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