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Eureka Server高可用之:在线扩容
本文共 1591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
概述
业务微服务化以后,我们要求服务高可用,于是我们可以部署多个相同的服务实例,并引入负载均衡机制。而微服务注册中心作为微服务化系统的重要单元,其高可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生产中我们可能需要多个微服务注册中心实例来保证服务注册中心的稳定性。本文就以 Eureka微服务注册中心为例,来实践一下如何 在线扩充 Eureka Server实例来保证 微服务注册中心的高可用性!
注: 本文首发于 My Personal Blog,欢迎光临 小站
本文内容脑图如下:
原理与实验流程介绍
我们欲模拟如下过程:
-
首先启动一个 eureka-server实例(eureka-server-1)
-
再启动一个 eureka-client实例(eureka-client-1)并注册到 eureka-server-1中
-
接下来我们启动第二个 eureka-server实例:eureka-server-2,并且让已启动的 eureka-server-1 和 eureka-client-1在不重启的情况下来感知到 eureka-server-2的加入
-
同理我们可以在启动第三个 eureka-server实例:eureka-server-3,并且让已启动的 eureka-server-1 、eureka-server-2 和 eureka-client-1 在不重启的情况下来感知到 eureka-server-3的加入
-
更多 eureka-server实例的加入原理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我们便实现了微服务注册中心的动态在线扩容!
而如何才能让已启动的服务能够在不重启的情况下来感知到新的 eureka-server 的加入呢?
为此我们引入 Spring Cloud Config 配置中心 config-server,并将 eureka-server和 eureka-client服务的配置文件由 config-server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一来对配置文件的修改如果可以通过某种机制来通知已启动的服务,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我们给出整个过程的原理图如下:
接下来我们来实践这整个过程!
基础工程搭建
- 创建一个 config-server工程
pom中关键依赖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config-server</artifactId> </dependency>
主类添加相应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onfigServer public class ConfigServerApplication { ... }
bootstrap.yml配置文件如下: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config-server cloud: config: server: git: uri: https://github.com/hansonwang99/xxxx username: xxxx password: xxxx server: port: 1115
该 yml配置很重要,其连接了预先准备好的 git仓库,后续 eureka-server 和 eureka-client 的配置文件都是存于该git仓库中的!
- 创建一个 eureka-server工程
pom中关键依赖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server</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config</artifactId> </dependency>
主类添加相应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EurekaServer public class EurekaServerApplication { ... }
bootstrap.yml重要配置如下: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ureka-server cloud: config: uri: http://localhost:1115
注意该 yml中关于 spring cloud config 的配置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此 eureka-server需要从 config-server中拉取配置!
最后我们还需要添加一个 controller便于测试: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Autowired EurekaClientConfigBean eurekaClientConfigBean; @GetMapping("/eureka-service-info") public Object getEurekaServerUrl(){ return eurekaClientConfigBean.getServiceUrl(); } }
这个 Rest Controller 接口的意图很简单:打印出当前到底有多少个 eureka-server实例在提供服务(从而可以直观的判断出 eureka-server的扩容是否已经成功)
- 创建一个 eureka-client工程
pom中关键依赖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client</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config</artifactId> </dependency>
主类添加相应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iscoveryClient public class EurekaClien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EurekaClientApplication.class, args); } }
bootstrap.yml 重要配置如下: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ureka-client cloud: config: uri: http://localhost:1115
这里基本同上面 eureka-server的配置,不再赘述
同样,我们也在 eureka-client中添加一个 controller便于测试: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Autowired EurekaClientConfigBean eurekaClientConfigBean; @GetMapping("/eureka-service-info") public Object getEurekaServerUrl(){ return eurekaClientConfigBean.getServiceUrl(); } }
三个工程的创建到此完毕!下来我们来依次启动各个工程
-
首先启动 config-server工程
-
然后用 peer1配置文件来启动 第一个eureka server,指令如下:
mvn spring-boot:run -Dspring.profiles.active=peer1
启动过程的开始打印出如下信息,一目了然:
当然这个 peer1配置文件实际物理存在于git仓库之上:
- 接下来我们启动 eureka_client工程,指令如下:
mvn spring-boot:run -Dspring.profiles.active=peer1
其依然需要通过 spring cloud config 去git仓库拉取 eureka-client的 peer1配置文件,这一点从 eureka-client的启动过程中也能看到:
- 接下来我们用浏览器访问仅存在的一个 eureka-server微服务注册中心,可以看到有服务已经注册上去了:
既然 config-server / eureka-server / eureka-client 三个服务已经启动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测试一下:
浏览器访问 eureka-client的 Rest接口:localhost:1114/test/eureka-service-info
:
同理,浏览器访问 eureka-server的 Rest接口:localhost:1111/test/eureka-service-info
:
OK,一切正常,但目前微服务注册中心仅一个 eureka-server实例,下来我们来 在线动态扩容微服务注册中心实例。
扩充一次 Eureka Server
接下来我们再用 peer2配置文件来 启动第二个 eureka server,指令如下:
mvn spring-boot:run -Dspring.profiles.active=peer2
启动完毕后,浏览器访问微服务注册中心第一个实例 eureka-server-1:localhost:1111/
发现第二个微服务注册中心实例 eureka-server-2已经成功启动并加入
为了让已启动的 eureka-client和 eureka-server-1能在线感知到 eureka-server-2的加入,此时我们需要修改两个地方:
- 修改 Git上eureka-client的配置文件:
server: port: 1114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ureka-client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1111/eureka/,http://localhost:1112/eureka/ # 此处改为包含两个eureka-server
- 修改 Git上第一个eureka-server(eureka-server-1)的配置文件:
server: port: 1111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ureka-server eureka: instance: hostname: localhost preferIpAddress: true client: registerWithEureka: true fetchRegistry: true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1112/eureka/ # 此处改为第二个eureka-server地址 server: waitTimeInMsWhenSyncEmpty: 0 enableSelfPreservation: false
Git仓库里配置文件的修改完毕并不能触发已启动的 eureka-client和 eureka-server-1 在线更新,我们还需要向 eureka-client服务和 eureka-server-1服务来 POST两个请求来激活刚才所修改的配置:
POST localhost:1111/actuator/refresh // 激活 eureka-client服务的配置 POST localhost:1114/actuator/refresh // 激活 eureka-server-1 服务的配置
POST请求一旦发出,我们从控制台里能直观看到更新配置文件的详情:
配置文件更新完毕,浏览器再次访问 eureka-client的 Rest接口:localhost:1114/test/eureka-service-info
:
再扩充一次 Eureka Server
接下来还可以再用 peer3配置文件来启动第三个 eureka server加入高可用微服务注册中心集群,过程和上面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然更多 eureka-server实例的扩充原理也相同。
后记
由于能力有限,若有错误或者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起学习交流!
- My Personal Blog:CodeSheep 程序羊
- 我的半年技术博客之路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思维方式】同是ZooKeeper,你和架构师的理解差在哪里?
##前言 提到ZooKeeper,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Dubbo,Kafka,Hadoop等等项目里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但是你真的了解 ZooKeeper 吗?如果面试官让你给他讲讲 ZooKeeper 是个什么东西,你能回答到什么地步呢? 而且,同样是ZooKeeper,一线架构师和你的理解又有哪些不同呢? 如何从一个问题及思考方式了解架构的本质? 如何剖析ZooKeeper为什么这么设计? ZooKeeper到底能干嘛?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2-3年,有没有思考过上述3个问题? ——如果有,你的答案会是? ——如果没有,为什么? 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ZooKeeper是什么以及ZooKeeper的作用,前面两个问题,我会在文末给出答案。 一、ZooKeeper是什么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官网:http://zookeeper.apache.org/ 源码:h...
- 下一篇
美团点评基于 Flink 的实时数仓建设实践
引言 近些年,企业对数据服务实时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本文整理了常见实时数据组件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介绍了美团如何通过 Flink 引擎构建实时数据仓库,从而提供高效、稳健的实时数据服务。此前我们美团技术博客发布过一篇文章《流计算框架 Flink 与 Storm 的性能对比》,对 Flink 和 Storm 俩个引擎的计算性能进行了比较。本文主要阐述使用 Flink 在实际数据生产上的经验。 实时平台初期架构 在实时数据系统建设初期,由于对实时数据的需求较少,形成不了完整的数据体系。我们采用的是“一路到底”的开发模式:通过在实时计算平台上部署 Storm 作业处理实时数据队列来提取数据指标,直接推送到实时应用服务中。 图1 初期实时数据架构 但是,随着产品和业务人员对实时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多,新的挑战也随之发生。 数据指标越来越多,“烟囱式”的开发导致代码耦合问题严重。 需求越来越多,有的需要明细数据,有的需要 OLAP 分析。单一的开发模式难以应付多种需求。 缺少完善的监控系统,无法在对业务产生影响之前发现并修复问题。 实时数据仓库的构建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根据生产离线数据的经验,...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