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成为Docker 2.0版,Hyper获君联、真成基金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Hyper对外宣布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金沙江、真成基金。Hyper成立于创立于2015年,并于同年9月获得了云天使基金和真格基金的2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
36氪曾报道,Hyper主要解决的是Docker隔离性不强的问题。因为无法对所有应用进行隔离,所以在公有云上使用Docker时,用户必须要先开一堆虚拟机,然后再让Docker在虚拟机上运行,以此来保证用户数据和业务的安全。因为虚拟机的启动有时也要花上数十秒,那这样一来,Docker启动速度快,轻量化的优势也就不能完全发挥。
而Hyper便是近一两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容器技术,可以在Hypervisor上,无需安装完整操作系统,直接运行Docker镜像的运行引擎。
在Hyper技术的开源者之一赵鹏看来,Docker是让Docker镜像运行在Linux容器内,虚拟机是拿KVM去跑这个虚拟机的镜像,而Hyper则是把两者错开了,用虚拟化的技术去运行Docker的镜像。这样的好处在于既能通过隔离来保证业务和数据的安全,又能保持Docker快速、轻量化的特点。
当然,Hyper除了可隔离、安全外,同时因为它是可以直接运行在物理机上的,所以也可以让用户省去了对于虚拟机的运维工作。过去在使用公有云的Docker服务的时候,除了物理机是公有云服务商在进行管理外,用户不仅要管理自己的容器应用,可能还要请第三方团队来管理虚拟机,并负责相应的编排、调度工作。但在使用Hyper技术后,物理机依然归云服务商管,用户只要负责管理容器就好。需要管理的东西就少了虚拟机一层,整个运维的难度就会下降。“当你所做的事情少了很多时,做错事情的概率就会少很多。” Hyper公司 CTO王旭曾表示。
同时,因为Hyper的启动速度在200至300毫秒之间,可以快速启动和快速关闭,这也让用户可以随时发起业务请求,然后在任务运行完毕之后将Hyper关闭。这种特性也就让Hyper有了不同可能的应用形式。例如,在美国,AWS有一项很热门的服务——Lambda,支持客户先行将其编写的代码上传至平台,无需配置或管理服务器。只要有相应程序产生了触发,Lambda便会自动运行相应的代码来进行处理。然后AWS会按代码执行时间和代码触发次数来进行收费。这种“无服务器的服务”也会是Hyper未来的应用形式之一。
因为Hyper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和可实现秒级计费,所以其在用户成本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据赵鹏介绍,现在国际开源CD/CI项目Buildbot已经将他们的业务运行到Hyper之上,相比过去,其成本只有原来的1/10,同时速度提高也了16倍。
当前,作为一种新的开源技术,Hyper尚在推广过程之中。Hyper团队也在美国搭建了一个公有云平台,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加好用、便宜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使用这种新技术。“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使用了Hyper这种技术来搭建他们的云平台,那我们公司的价值就会慢慢显现。虽然Hyper技术是开源的,但肯定有一些公司在技术能力上会有欠缺,那我们的团队就能凭借我们的技术能力来为他们搭建运用Hyper技术的云平台。”赵鹏表示。
商业模式上,Hyper采用整体解决方案进行销售,按节点数收费。
据悉,目前Hyper拥有不少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以及多家企业客户,像华为、IBM、Google、Akamai、AT&T等多家企业都与Hyper展开了合作。而对于本次融资,创始人赵鹏表示:“由于美国市场对虚拟化容器技术的接受度更高,所以Hyper在过去两年先从美国市场入手进行推广,而随着产品的成熟,Hyper接下来也将增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
近日,Hyper对外宣布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金沙江、真成基金。Hyper成立于创立于2015年,并于同年9月获得了云天使基金和真格基金的2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
36氪曾报道,Hyper主要解决的是Docker隔离性不强的问题。因为无法对所有应用进行隔离,所以在公有云上使用Docker时,用户必须要先开一堆虚拟机,然后再让Docker在虚拟机上运行,以此来保证用户数据和业务的安全。因为虚拟机的启动有时也要花上数十秒,那这样一来,Docker启动速度快,轻量化的优势也就不能完全发挥。
而Hyper便是近一两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容器技术,可以在Hypervisor上,无需安装完整操作系统,直接运行Docker镜像的运行引擎。
在Hyper技术的开源者之一赵鹏看来,Docker是让Docker镜像运行在Linux容器内,虚拟机是拿KVM去跑这个虚拟机的镜像,而Hyper则是把两者错开了,用虚拟化的技术去运行Docker的镜像。这样的好处在于既能通过隔离来保证业务和数据的安全,又能保持Docker快速、轻量化的特点。
当然,Hyper除了可隔离、安全外,同时因为它是可以直接运行在物理机上的,所以也可以让用户省去了对于虚拟机的运维工作。过去在使用公有云的Docker服务的时候,除了物理机是公有云服务商在进行管理外,用户不仅要管理自己的容器应用,可能还要请第三方团队来管理虚拟机,并负责相应的编排、调度工作。但在使用Hyper技术后,物理机依然归云服务商管,用户只要负责管理容器就好。需要管理的东西就少了虚拟机一层,整个运维的难度就会下降。“当你所做的事情少了很多时,做错事情的概率就会少很多。”Hyper公司 CTO王旭曾表示。
同时,因为Hyper的启动速度在200至300毫秒之间,可以快速启动和快速关闭,这也让用户可以随时发起业务请求,然后在任务运行完毕之后将Hyper关闭。这种特性也就让Hyper有了不同可能的应用形式。例如,在美国,AWS有一项很热门的服务——Lambda,支持客户先行将其编写的代码上传至平台,无需配置或管理服务器。只要有相应程序产生了触发,Lambda便会自动运行相应的代码来进行处理。然后AWS会按代码执行时间和代码触发次数来进行收费。这种“无服务器的服务”也会是Hyper未来的应用形式之一。
因为Hyper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和可实现秒级计费,所以其在用户成本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据赵鹏介绍,现在国际开源CD/CI项目Buildbot已经将他们的业务运行到Hyper之上,相比过去,其成本只有原来的1/10,同时速度提高也了16倍。
当前,作为一种新的开源技术,Hyper尚在推广过程之中。Hyper团队也在美国搭建了一个公有云平台,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加好用、便宜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使用这种新技术。“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使用了Hyper这种技术来搭建他们的云平台,那我们公司的价值就会慢慢显现。虽然Hyper技术是开源的,但肯定有一些公司在技术能力上会有欠缺,那我们的团队就能凭借我们的技术能力来为他们搭建运用Hyper技术的云平台。”赵鹏表示。
商业模式上,Hyper采用整体解决方案进行销售,按节点数收费。
据悉,目前Hyper拥有不少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以及多家企业客户,像华为、IBM、Google、Akamai、AT&T等多家企业都与Hyper展开了合作。而对于本次融资,创始人赵鹏表示:“由于美国市场对虚拟化容器技术的接受度更高,所以Hyper在过去两年先从美国市场入手进行推广,而随着产品的成熟,Hyper接下来也将增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PaaS现在与未来:容器技术如何演变成为PaaS框架
随着PaaS功能扩展支持更多的新技术(例如容器和微服务),IT团队和开发人员面临着诸如可见度、监控等新挑战。 平台即服务是过去几年中云计算服务所发展三大模式中的一个,该服务有助于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与部属。但是,由于诸如Docker容器等新技术能够实现在几乎任意位置运行应用程序,某些业内人士发现了平台即服务转变角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在平台即服务(PaaS)中,不同的组件和服务相互结合构成了应用运行环境,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技术咨询公司“信息服务集团”首席顾问Matthias Popiolek说。虽然目前的PaaS框架已经包含了一些服务和开发模块,但是它们将扩展的功能则囊括微服务和容器化应用程序。同时就PaaS和诸如Docker之类技术之间的差别而言,容器技术为PaaS带来了更多选择和灵活性——这可能使它更具价值。 例如,Docker能够新建之前在PaaS框架下不可用的众多组件服务,Popiolek说。这将允许开发人员开发应用,在以前没有容器技术情况下要做同样的工作是需要花上更多精力和时间的。 “可以想象,如果必须在程序设计中包括组件配置工作,那么其部署将变得非常困难和麻烦,相反一...
- 下一篇
京东如何从OpenStack迁移至Kubernetes
中国最大电商公司之一的京东,最近分享了自己通过Kubernetes对基于应用程序容器的基础架构进行革新,取代OpenStack托管的IaaS基础架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本次迁移同时涉及内部网络组件,借此可将资源利用率提高30%。 在采用应用程序容器技术之前,京东的基础架构部署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理机(2004 – 2014)以及操作系统容器(2014 – 2016)。第一阶段主要使用手工管理的裸机硬件,但这一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上线前的准备时间过长(从分配到应用程序上线约需要一周时间),缺乏隔离机制,资源利用率不足,调度机制不够灵活。计算机失败后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迁移应用,且缺乏自动缩放能力。工程团队针对日志收集、自动化部署、编译和打包,以及资源监视等常用任务开发了内部工具。 京东基础架构的第二阶段开始采用容器技术。当时使用了操作系统容器,这意味着需要将现有应用程序和部署架构整体迁入容器中。当时的容器可以看作是对他们原本采用的物理机进行精简后一种运行速度更快的“物理机”,并未采用已经完全成熟的“容器哲学”。 尽管如此,通过采用容器技术,他们已经在第二阶段从时间和资源的使用率方面获得了...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