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云上线大模型 API 服务,20 万 Token 免费送
“AI 技术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影响全面且不可逆转。”
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 带着新作《#AI趋势报告2025》回归,这位曾经在互联网周期成功预见了多个趋势的传奇投资者不出意外地带来了新一轮刷屏。
报告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更直接地揭示了我们面对的商业重构进程,以及正在展开的机遇遍地的新黄金时代。移步【融云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后台回复 AI 趋势 获取完整报告。
网络效应、转换成本——这些一度定义了我们这个时代商业逻辑的规则,在 AI 时代迅速崩塌。创新性功能被无差别克隆包围,差异化优势在底层能力翻新中消散……
更别说那些决策迟缓、行动无法言出法随的“后来者”,注定与市场窗口擦身而过。唯快不破,迅速更新认知并在执行中进化才是 AI 时代创业的正确姿势。
专注业务创新,底层交给融云。融云推出一站式 AI 云服务,提供开箱即用的大模型 API 服务,“模型多、上线快、性能好、成本省”,助力开发者和企业在 AI 时代快速试验创新力、始终保持竞争力。
快速接入,前沿模型灵活选用
突破单一模型限制,融云一站式 AI 云服务支持包括 DeepSeek、Qwen 等数十个领先大模型灵活调用、自由切换。
充分发挥各个模型的优势,融云 AI 云服务构建了丰富且稳定的智能底座,可满足开发者不同业务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同时,紧跟全球 AI 发展趋势,融云还将不断接入业界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前沿开源模型,对智能底座进行持续迭代。
开发者通过融云开发者后台【应用配置 → AI 服务 → 大模型 API 服务】路径开通服务并完成相关配置,即可快速将领先的 AI 能力接入自己的业务,支持自由切换所需大模型。
按量计费,高效性能成本可控
通过对模型、机制、框架、算子等进行联合优化,融云大模型 API 服务搭载全球领先的推理加速引擎,显著提升推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实现 SOTA 推理效率。
☑ 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稳定的架构设计,能够确保平台高可靠稳定运行。可全面满足高吞吐场景业务需求,确保在大量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访问情况下,系统依然能够稳定、高效运行。
☑ 支持动态扩容的弹性业务模型,可无缝适配多种复杂场景,无论是业务流量的突然增长,还是新功能模块的添加,都能灵活应对。
☑ 配备完善的监控和容错机制,实时监测平台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用户带来流畅、高效使用体验的同时,融云大模型 API 服务还通过技术优化、模式创新等达到极致性价比,帮助开发者精准控制预算。
☑ 通过端到端极致优化,大幅降低推理成本。
☑ 灵活的按需付费模式,支持动态扩缩容。无需自行部署,根据实际用量计费,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场景定制,模型微调托管无忧
针对垂直业务场景的差异化需求,融云提供定制化高效微调和个性化模型部署服务。支持基于开放权重和模型训练数据深度微调出最懂业务的模型并直接托管,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资源及运维,更好聚焦业务创新和迭代。
同时,融云的企业级私有化方案,支持快速低成本的私有化部署,满足多样场景需求且数据隐私无忧。
此外,融云承诺绝不保留任何客户调用 API 的相关数据,从源头杜绝了将用户数据用于训练 AI 的可能性,保障客户数据安全。
新品上线,惊喜福利!
为助力业务顺利测试与上线 AI 能力,融云特别为开通服务的开发者提供 200,000 Token & 100 张图片的免费试用额度。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英伟达发布 Llama-3.1-Nemotron-Nano-VL-8B-V1 视觉语言模型
英伟达发布了一款名为 Llama-3.1-Nemotron-Nano-VL-8B-V1 的视觉语言模型(VLM)。该模型拥有80亿参数,专注于文档智能,能够查询和总结来自物理世界或虚拟世界的图像和视频内容。该模型基于 Llama 3.1 构建。 据介绍,该模型的开发基于几个关键发现: 图像-文本对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交错的图像-文本数据至关重要; 在交错图像-文本预训练期间解冻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实现在上下文学习; 重新混合纯文本指令数据对于提升 VLM 和纯文本性能都非常关键。 Llama-Nemotron-Nano-VL-8B-V1 在训练的三个阶段均使用了商业图像和视频,并支持单图像和视频推理。其视觉编码器为 CRadioV2-H,语言编码器为 Llama-3.1-8B-Instruct。模型支持多张图像输入(在16K输入+输出token限制内),目前仅支持英文。输入格式包括 RGB 图像、MP4 视频和文本字符串。最大分辨率由12个512x512像素的图块布局约束决定,例如支持高达2048x1536(4x3布局)或1536x2048(3x4布局)的图像。 该模型在多个基准...
- 下一篇
大厂 B 端 / G 端数据可视化项目如何做设计评审
根据自己多年的B端/G端数据可视化项目设计经验,总结了这篇数据可视化项目如何做设计评审的文章。内容侧重于数据可视化项目,但对于非可视化项目的设计评审也是通用的。文中介绍的流程和方法,尤其是通过STAR法则来阐述自己设计思路的创意,是我在实际工作中一直使用、并受益良多的技巧;文章中也提到了很多只有经过实战打磨才能发掘的一些细节的问题和处理方式,希望所有这些积累和沉淀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期待大家喜欢这篇文章,后续我每月至少更新一篇经验文章,欢迎各位设计小伙伴关注和交流~ 01-前言 如下思维导图,我按个人工作经验梳理了数据可视化项目的核心交付流程,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评审是设计执行与设计迭代之间的关键环节,设计评审为设计迭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整个项目交付的角度来看,在数据可视化项目中,设计评审最根本的目的是对设计与需求的匹配性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反馈,并针对技术落地的可行性与实施成本进行适当的评估和确认。设计评审是需求相关方对设计质量和效果的确认,是设计进入开发前必须经过的关键节点。 我在自己的社群和公司可视化项目设计环节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有共性的问...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