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不断,这个高薪岗位却找不到人?
大家好,我是陈哥。
当下,裁员潮席卷全球:微软裁撤万人级游戏部门,谷歌AI伦理团队被优化,亚马逊用机器人取代数万仓储岗位。然而,DevOps工程师的招聘却逆势而上。
据美国在线求职平台FlexJobs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资深DevOps工程师位列全美远程高薪岗位第六位,单季度新增空缺约为1500-2000个。在中国,各企业对DevOps工程师的需求同样旺盛,仅2024年9月单月就新增约1200个DevOps相关岗位。
恰巧禅道中国行·深圳站《细说DevOps与AI碰撞下的智能研发新生态》刚刚落幕,本篇文章将从 “为什么DevOps如此受青睐”、“为什么DevOps工程师成为稀缺人才” 这两个角度,与大家分享我个人对DevOps发展和岗位招聘的看法。
此外,文末有福利,别忘了看到最后领取!
一、三大底层逻辑:适者生存,被时代选中的Devops
曾和朋友聊到过DevOps,他的公司在过去开发和运维团队总是沟通不畅,项目上线时间也会延迟,后来在尝试DevOps后情况有了不少改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DevOps理念与实践,就是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快速交付,抢占市场先机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提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将产品推向市场。DevOps通过持续集成(CI)和持续交付(CD)的实践,大幅缩短了软件从开发到上线的时间。
2015年,阿迪达斯Yeezy运动鞋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市场需求极为旺盛,公司每5秒就能售出超过2600双。然而,阿迪达斯的IT基础设施未能承受如此巨大的销售压力,系统崩溃,软件开发团队也难以迅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受客户和员工不满的影响,阿迪达斯开始采用云原生架构、Kubernetes和 DevOps,构建了一个更具韧性的系统。阿迪达斯DevOps转型的成功表明,加速产品上市的需求需要底层架构和系统性变革的支持。
2.高效协作,打破部门壁垒
传统模式下,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往往存在沟通障碍和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开发团队专注于功能交付,而运维团队则更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这种割裂的模式常常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故障频发,甚至引发团队之间的矛盾。
DevOps的核心在于打破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通过跨部门协作和自动化工具提升效率。 在DevOps实践中,开发和运维团队不再是孤立的部门。开发人员需要了解运维的痛点,比如系统稳定性、资源利用率等;运维人员则需要参与开发过程,提前规划部署和监控策略。这种协作模式不仅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还让团队能够共同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
此外,DevOps文化还强调快速试错和持续改进。团队不再害怕犯错,而是将错误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这种文化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优化流程和工具,从而实现持续的效率提升。
3.质量保障,提升用户体验
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强调:“问题发现得越早,修复的成本越低。” 这一观点在Facebook的DevOps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1年,Facebook服务器的崩溃,让他们对产品交付过程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决定采用DevOps方法。基于DevOps原则的暗启动技术,Facebook 通过将代码包装在功能标记或功能切换中来实现此目的,该切换用于控制谁可以看到新功能以及何时能够查看。同时,模拟向用户启动代码的全部效果,这可以提早暴露基础架构的痛点。在功能稳定之后,将会通过多个版本部署到其余用户。
这样,Facebook 就拥有了一个可控或稳定的机制,可以为其庞大的用户群开发新功能,从而实现了app每两周一次的稳定更新。 相反,如果该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响应,他们可以选择回滚部署。这也有助于他们为部署准备服务器,因为他们可以预测网站上的用户活动,并且可以相应地对服务器进行扩展。
总之,DevOps 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允许进行快速、安全和高质量的软件开发和发布,同时保持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循环。这就是为什么 DevOps 越来越受到青睐的原因。
二、大厂裁员不断,这个高薪岗位却找不到人?
Linux基金会调查显示,25%的IT从业者因缺乏DevOps技能面临职业危机,而掌握云原生架构设计能力的工程师薪资溢价达38%。 许多程序员看到了这一趋势,开始考虑向DevOps转型。然而,跳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禅道团队自发布DevOps解决方案后,也开始DevOps招聘之路。我前几天刚好参与DevOps岗位的招聘,有一个面试者的简历上写满了与Docker、Kubernetes和CI/CD相关的经历,但面试的过程却发现他对CI/CD流程一知半解。
这让我想到了,我曾和一个初创公司的CTO交流时,他也说过市场上往往找不到他想要的DevOps员工。
那么,如果你想要脱颖而出,你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1. 深入学习核心技能
DevOps不仅需要开发能力,还需要对运维、自动化、容器化和云平台有深入的理解。正如DevOps专家Patrick Debois所说:“DevOps是一种文化,但它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来支撑。”
许多程序员在转型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而没有深入理解技术的核心原理。因此,转型的第一步是系统学习以下核心技能:
- 容器化技术: Docker和Kubernetes是DevOps的核心工具,深入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调度机制和生态体系至关重要。
- 自动化工具: 掌握Jenkins、GitLab CI等CI/CD工具,能够实现从代码提交到部署的自动化流程。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 学习Terraform、Ansible等工具,能够通过代码管理基础设施,实现快速部署和环境一致性。
- 云平台: 熟悉AWS、Azure或GCP等主流云平台的服务和架构设计,能够利用云资源优化DevOps流程。
2. 积累真实项目经验
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许多程序员在转型DevOps时,往往缺乏真实的项目经验,导致在面试中无法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积累项目经验是转型的关键一步:
- 个人项目: 从简单的CI/CD流水线搭建开始,逐步尝试更复杂的项目,如容器化部署、多环境管理等。
- 开源项目: 参与开源社区,贡献代码、修复Bug,不仅能提升实战能力,还能结识更多同行。
- 内部实践: 在现有工作中寻找机会,主动参与DevOps相关项目,争取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3. 培养DevOps文化思维
DevOps不仅是一套技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它强调开发与运维的协作、快速反馈和持续改进。因此,转型DevOps还需要培养以下能力:
- 沟通协作能力: 学会与运维团队、测试团队和其他开发人员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 持续改进意识: 保持对技术的热情,不断学习新技术,优化现有流程。
- 社区参与: 加入DevOps社区,关注行业动态,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
三、要么驾驭技术浪潮,要么被它淹没
Mosaic浏览器共同开发者马克·安德森说过:“技术的浪潮不会等待任何人,要么驾驭它,要么被它淹没。”
这场裁员潮与招聘热的并行叙事,实则是工业革命4.0的微观投影——它既是对旧岗位的无情淘汰,亦是对新能力的慷慨犒赏。
当ChatGPT重构代码生产、Serverless消灭运维岗位时,不少人凭借“自动化架构设计”与“云原生故障预测”等技能成功度过了裁员的“寒冬”。正如《未来简史》中所说:“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不断学习新技能的人。”
最后,希望每一位程序员都能抓住DevOps这个机遇,实现自己的职业转型和成长。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你,也欢迎你留言和我讨论。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OpenTiny技术直播讲师招募:与开源同行,点亮技术影响力!
OpenTiny技术直播讲师招募:与开源同行,点亮技术影响力!
- 下一篇
得物技术部算法项目管理实践分享
一、引 言 在得物技术生态的核心地带,算法作为核心技术力量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推荐系统、搜索算法、AI 查验鉴别和图像识别等多个前沿且关键领域的研发重任。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高效地管理算法项目,确保团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高产出和高创新力,成为了我们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将分享得物技术部算法团队在项目管理进阶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 二、项目管理现状与挑战 2.1 现状 得物算法团队的项目管理历程,是一段充满突破与创新的卓越发展之路。在团队创立初期,项目运作凭借团队成员深厚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经验积累稳步前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寻更科学管理的模式,持续探索让项目进度规划和资源分配迈向系统性与前瞻性的方法。 随着团队规模稳步拓展,项目复杂度显著攀升,我们敏锐察觉到传统项目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PMO 团队以无畏的探索精神和积极的实践态度,全身心投入创新征程。历经反复尝试与优化,成功打造出一套契合得物算法自身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该体系让团队冲破发展阻碍,实现研发效率飞跃式提升,沟通协作变得更为高效流畅,助力团队在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开启全新辉煌篇...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