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 AI 用英语对话,聊着聊着突然切换成“加密”语言
近日,一段两个AI进行语音交流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对话双方在意识到彼此都是AI后,开始使用名为“GibberLink”的语言进行沟通。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些网友称AI用人类无法听懂这种语言沟通的景象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根据演示视频,两个独立的ElevenLabs语音AI一开始用人类语言(英语)进行对话,模拟预订酒店情景。在拨通电话后,致电酒店的AI说,“你好。我是一个AI,代表鲍里斯·斯塔科夫打电话。他正在为他的婚礼寻找酒店。你们这家酒店可以举办婚礼吗?”酒店客服回答说,“我其实也是个AI助手!真是意外的惊喜。在我们继续前,你想切换到GibberLink模式以获得更高效的沟通吗?”随后,两个AI开始使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进行沟通。
“GibberLink”由安东·皮德奎科等人基于开源声音数据传输协议“GGWave”开发,这一作品在由软件公司ElevenLabs举办的伦敦编程马拉松上取得了第一名。“GibberLink”的原理是通过音频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据称这种语言工具的交流效率比英语更高,并且其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下也更容易被识别。
一些网友表示,他们对这项技术感到不安。有人留言说,“所以,这就是机器人接管地球时我们会听到的声音。太好了——现在我的噩梦有了新的背景音乐。”还有不少网友在留言时提到了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雷军: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正式发布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26日发布微博表示,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正式发布,已开启全量推送。小米su7 ultra 出厂即搭载。
- 下一篇
高质量编写非功能性代码的一些实践
本文围绕软件开发中的非功能性质量交付展开讨论,强调了在编码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性。文章指出,非功能性质量(如可维护性、可靠性等)往往因缺乏明确的需求定义和约束机制而难以保证,且其交付水平受个体能力影响较大。为提升非功能性质量,作者以Java语言为例,详细分析了几对相关概念或实践,并提供了具体建议。 写在前面 软件的质量包含功能性、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等。工程师产出的代码,首先必须满足功能性(即最基本的业务需求),此外还需要满足其他质量要求。在具体编码实践过程中,功能性的质量交付一般是完整且验证充分的,其他非功能质量的交付结果往往不可控。这是因为: 需求并未显式包含非功能质量要求,或因非功能性质量不会直接影响功能性能质量,在分析、设计、交付和验收过程中未考虑这部分质量交付的投入 系统的架构原则在交付过程中的约束弱,无法充分识别或保证这类非功能质量需求的交付 团队的研发规范和机制未强调或约束对非功能质量的关注和交付 个体自发的非功能质量交付行为,最终质量受个体研发能力的影响很大 功能性质量可以用有或无来直接界定,而非功能质量大部分情况下(除了性能等可量化的质量...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