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出海,别只知道关注软件内核
12月26日,开源中国邀请观测云 CEO 蒋烁淼将、亚马逊云科技 SA Manager 梁风飚、OceanBase CEO 杨冰、AutoMQ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小瑞、Bytebase 联合创始⼈兼 CEO 陈天舟等企业家做客【开源漫谈】直播间,探讨我国基础软件如何出海。
期间,大家聊到了中国基础软件和世界优秀软件的之间差距。
扫码查看直播回放: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整理:
蒋烁淼:不带任何色彩地看,中国基础软件和世界优秀软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杨冰:我们既做国内市场,也做海外市场,感触还是比较深。我觉得差距是有的,但不是不可超越。
中国有很好的场景,很好的工程师,可以把技术做得很强,OceanBase也是如此。但我们进入到商业市场这一步,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变成商品以后,产品如何去定价?我们比较擅长成本定价或者竞争定价,但是不擅长价值定价。
像 Oracle 以及很多 SaaS 产品,都会有标准版,高级版——会有很多针对客户价值和需求的一些扩展性设计,比如高可用套件、安全套件等等。既能够实现价值,又会让客户愿意付费,这是对商业化和产品非常有利的。
我们国内软件厂商,在产品商业化的能力方面,跟世界优秀软件厂商相比,差距其实还是比较大的。这背后可能跟基础软件市场的发展有关,比如储备的人才不足等。我们也希望通过走向全球,吸纳更多的全球化人才来弥补这些差距。
第二点,在自助服务方面,我们的软件产品设计会偏弱一些。这跟国内外客户的使用产品的习惯不同有很大关系。中国很多客户,他会希望买整套的服务。海外客户更习惯自助服务模式,好比自己买一个工具,去收拾自己的花园。
第三点就是,中国软件在开发初期,可能会更多地考虑中文用户的需求,认为第一市场就是“中国+东南亚”,因此在做精一个产品后,会倾向于向上或向下整合,使产品变得大而全。而英语世界的软件产品一诞生可能就会面对全球市场——英语国家数量庞大,因此在产品上会专注于一个领域,实现全球化扩张。
总结一下就是,中国软件在工程能力,技术突破等各方面上都很强。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把基础软件、工程类软件的人才梯队给培养起来了,所以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不但没有落后,反而有很大优势。但让它成为一个全球都好用,既能现客户价值又能赚钱这块,我们还是比较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学习,多吸收,打破惯性思维,才能更好地跟全球软件竞争。
蒋烁淼:我觉得中国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中国的甲方。如果把海外软件厂商放到中国来,绝对受不了中国的甲方。中国甲方的挑剔程度是远远超过欧美用户的。亚马逊云科技既帮助很多中国软件企业出海,也帮助很多海外企业进入中国。你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基础软件和世界优秀软件的差距这一话题的?
梁风飚:我们知道,很多软件企业都是以 SaaS 模式来交付产品。国内很多软件企业研发的侧重点是在打磨软件产品的底层内核,对性能要求高,要达到业界某个标准,但在 SaaS 平台的安全合规、业务流程、运营流程上面,投入严重不足。在这点上,国内软件跟海外软件的区别很明显。
其实在制定商业化发展计划的时候,就应该要认识到,SaaS 平台跟产品内核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有时候,SaaS 平台还会更重要一点。
有个朋友,在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工作,是 IT 企业的甲方。他说在采购 SaaS 产品的时候,如果有同类型的两家企业可供选择,主要关注两点:在能满足所需的性能标准或者功能的前提下,看 SaaS 平台的成熟度。SaaS 产品,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互联网应用,需要遵从最佳实践,比如基本安全防护,是否通过渗透测试,域名是否规范等等。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需要国内软件企业逐步落实的,这样才能跟全球优秀 SaaS 企业同台竞技。
近十年来,我国在基础软件领域的进步已经相当快了。以数据库为例,已有10 家中国企业的产品跻身 DB-Engines 排行榜前100名。接下来的挑战在于SaaS平台的构建、最佳实践的应用、客户安全合规的考虑,以及运营流程的优化。这些方面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短板。
【开源漫谈】
OSCHINA 视频号直播畅聊栏目【开源漫谈】,每期一个技术话题,三五位专家围坐,各抒己见,畅聊开源。给大家带来最新的行业前沿、最热门的技术话题、最有趣的开源项目、最犀利的思想交锋。如果你手上也有新点子、好项目,想要跟同行交流分享,欢迎联系我们,讲坛随时开放~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基于开放模型的推理时计算缩放
过去几年,大语言模型 (LLM) 的进程主要由训练时计算缩放主导。尽管这种范式已被证明非常有效,但预训练更大模型所需的资源变得异常昂贵,数十亿美元的集群已经出现。这一趋势引发了人们对其互补方法的浓厚兴趣, 即推理时计算缩放。推理时计算缩放无需日趋庞大的预训练预算,而是采用动态推理策略,让模型能够对难题进行“更长时间的思考”。最著名的案例是 OpenAI 的 o1 模型,随着推理时计算量的增加,该模型在数学难题上获得了持续的改进: 尽管我们无从得知 o1 是如何训练的,但 DeepMind 最新的研究表明,使用迭代式自完善或让奖励模型在解空间上搜索等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化推理时计算缩放。通过根据提示自适应地分配推理时计算,较小的模型可以与更大、更耗资源的模型相媲美,有时甚至优于它们。当内存受限或可用硬件不足以运行更大的模型时,缩放推理时计算尤其有利。然而,目前所有对于该方法的效果报告都是基于闭源模型的,并且没有公开任何实现细节或代码😢。 过去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深入尝试逆向工程这些报告并成功重现了其中的一些结果,现在,我们很高兴向大家分享我们的收获。具体来说,本文将介绍: 计算最优缩放...
- 下一篇
开源日报 | 16GB内存版树莓派5售价120美元;鸿蒙原生版微信正式上架;RAG的未来;AI眼镜在CES井喷
欢迎阅读 OSCHINA 编辑部出品的开源日报,每天更新一期。 # 2025.1.10 今日要闻 谷歌和 Linux 基金会合作创建基金,支持基于 Chromium 的开源浏览器 谷歌和Linux 基金会宣布合作成立 “Supporters of Chromium-based Browsers” 基金,旨在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开源贡献环境,促进 Chromium 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并为希望为该项目做出贡献的开发者社区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介绍,Supporters of Chromium-Based Browsers将提供一个中立的空间,让开发人员和更广泛的开源社区能够合作支持Chromium 生态系统内的项目。“通过促进协作,该集体的目标是消除创新障碍,扩大采用范围,并确保 Chromium 生态系统内的项目获得蓬勃发展所需的资源。” 该基金将由Linux 基金会管理,Chromium 项目本身将继续遵循现有的治理结构。目前,Meta、Microsoft 和 Opera 已经成为首批承诺支持这一计划的成,他们将共同为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相关的开源项目提供关键的资金和开发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