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第二期线下meetup·北理工站圆满落幕
7月28日,华为云开源团队受邀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第二期线下meetup,此次活动从“了解开源和前沿开源技术分享”出发,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开源,参与开源,同时通过技术分享与现场实操帮助高校学生加强对前沿开源技术的了解。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专家郭皓为参会学生们做了“探索开源之道”的分享,阐述了开源软件运动的内涵、意义和启示向在校大学生们传递开源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开源等。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资深研究院 郭皓
郭皓在分享中提到:“在开源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一部分。在数字新世界中,开源之道在是一种重要的探索方式,它鼓励合作、共享和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开源,人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数字新世界。”
校园是全球开源软件运动的重要开展地,大学生是尤其重要的中坚力量。开源已经被纳入到国家顶层战略发展规划,大学生应该多参与开源项目,提升技能和知识,丰富经验和开拓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数据结构和算法在数据库中的应用》议题中,openGemini社区发起人向宇分享了openGemini时序数据库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分别从意义、结构、与B+tree的区别、优化等方面对LSM-Tree做了重点讲解。向宇在分享中表示:“在学校学好数据结构和算法很重要,但缺乏和实际产品或者场景的结合,openGemini开源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各类算法和数据结构除了需要经受住海量数据考验外,还应该关注性能、以及算法对资源的使用等。
openGemini社区发起人 向宇
汪洋在主题为《 Volcano高阶调度能力加速云原生AI训练》中分享了云原生批量计算(HPC、大数据、AI)的发展历程与挑战,内容主要包括作业管理、高阶调度策略和性能,领域框架支持,资源共享和异构计算等,针对以上挑战详细展开Volcano的架构设计与特性实现,为大家展现了Volcano在云原生AI训练场景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
华为云高级开发工程师 汪洋
此外,在《跨框架前端组件库的技术实现和实践》议题环节,曾令卡给高校学生们由浅入深的分享了前端框架20年的发展史,并由此引出OpenTiny为了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构想出一套跨框架的组件设计架构,通过抽离出无渲染组件逻辑层,并增加对应框架的适配层,从而实现跨框架。在分享环节,通过分享+具体案例演示验证了跨框架组件库的可行性。
华为云高级前端工程师 曾令卡
为了帮助参会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嘉宾们分享的内容,我们还策划了课后互动实验活动,通过现场实操巩固知识面,提升动手能力,学生们借助课后实操环节积极与技术专家互动交流, 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华为云开源高校行活动,让更多高校学子在分享与实践中了解更多前沿技术,了解开源,参与开源,深化开源文化理念,为推动我国开源生态体系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新特性解读 | MySQL 8.0 字段信息统计机制
作者通过一个案例详细说明了 MySQL 8.0 字段信息统计机制的相关参数和使用方式。 作者:杨奇龙 网名“北在南方”,资深 DBA,主要负责数据库架构设计和运维平台开发工作,擅长数据库性能调优、故障诊断。 本文来源:原创投稿 爱可生开源社区出品,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随意使用,转载请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 背景 前几天有同事在咨询一个问题:某个业务基于 INFORMATION_SCHEMA 统计表的信息(比如最大值)向表里面插入数据。 请问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中的 AUTO_INCREMENT 会不会及时的更新呢? 先说结论:可以! 这里涉及到 信息统计机制 或者说频率问题,主要由参数 information_schema_stats_expiry 控制。 表信息更新的基本逻辑 默认情况下,MySQL 会高效的从 系统表 mysql.index_stats 和 mysql.table_stats 中检索这些列的缓存值,而不是直接从存储引擎中获取统计信息。如果缓存的统计信息不可用或已过期,MySQL 将从存储引擎中检索最新的统计信息,并将其统计信息更新并缓...
- 下一篇
虚拟云网络系列 | Antrea 应用于 VMware 方案功能简介(十二)
接续 Antrea 网络系列,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 Antrea 本身的两个网络与定址相关功能:Antrea Egress/Antrea IPAM。但在开始说明这两个机制前,先得讨论在原生 Kubernetes 方案内基础的网络与定址设计,通常在企业环境内会产生什么问题,才进而能探讨为什么需要新的机制,有哪些效益。因此本篇的重点就先着重在「现行的问题是什么」。 下面是本篇用来举例,但很典型显示常见企业客户 Kubernetes 环境的示意图。在此环境内有一个 Kubernetes 丛集,上面放了多个生产应用 (Portal/ERP/CRM/Vote)。每个生产应用为了资源区隔等考量,放在各自对应的 Namespace 里面。 请大家回忆一下原生 Kubernetes 最基本的定址机制,或是我们叫做 Node-IPAM: •每一个 Kubernetes Node 内会被分配一个子网段。上图内,最左边的 Node 的内部网段是 10.10.1.0/24,最右边 Node 的内部网段是 10.10.7.0/24。这里的内部网段,当我们手动安装 Kubernetes 用 kubeadm 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