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kus框架入门之一:Quarkus框架介绍及简单示例
开篇
最近几年,Spring全家桶横扫其它Java框架,已然成为事实标准,单体应用使用Spring Framework+Spring Boot,服务治理Spring Cloud,生态完善,各种组件层出不穷。曾经还玩过JFinal和Nutz等国内的开发框架,但是仅仅是私下玩玩,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Spring的天下,很少会选择其它小众的框架(谁知道会不会有填不完的大坑)。 最近在社区闲逛的时候,发现一个Red Hat开源的Java框架Quarkus,定位为GraalVM和OpenJDK HotSpot量身定制的一个Kurbernetes Native Java框架。虽然开源时间较短,但是生态方面也已经达到可用的状态,自身包含扩展框架,已经支持像Netty、Undertow、Hibernate、JWT等框架,足以用于开发企业级应用,用户也可以基于扩展框架自行扩展。
术语简介
-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即云原生应用,是由 Pivotal 的Matt Stine在2013年提出的,个人认为所谓云原生应用也是SAAS服务的一种,针对近年来云计算平台的发展,SAAS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 **Graalvm:**Oracle在2018年开源的一个通用型虚拟机,可以用来构建多语言应用,也可以简单地用来编译和构建Java应用,甚至可以将Java应用构建成Native Image,以提高应用的启动速度以及降低应用的内存占用,目前还是一个实验性产品。
- 12-Factor::全称为“The Twelve-Factor App”,可以认为是SAAS服务的参考标准,对SAAS服务开发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但是就像Restful API一样,这是一个建议标准,每个开发人员理解都可能有偏差。
构建一个Quarkus应用
创建项目
-
开发环境 除了一般的Java开发环境外,你还需要额外安装Graalvm,用于构建Native应用。 Graalvm安装参考:Install GraalVM
-
创建项目 你可以使用Maven命令快速创建一个Quarkus应用,也可以自行搭建。 **方式一:**快速创建命令如下(来源于官网):
mvn io.quarkus:quarkus-maven-plugin:0.15.0:create \ -DprojectGroupId=org.acme \ -DprojectArtifactId=getting-started \ -DclassName="org.acme.quickstart.GreetingResource" \ -Dpath="/hello"
**方式二:**自行搭建,首先创建一个Maven项目,添加Quarkus的依赖和plugin,参考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cn.centychen</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simple-example</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roperties> <surefire-plugin.version>3.0.0-M3</surefire-plugin.version> <quarkus.version>0.14.0</quarkus.version> </propert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 管理Quarkus依赖包版本 --> <dependency> <groupId>io.quarkus</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bom</artifactId> <version>${quarkus.version}</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 使用Resteasy框架 --> <dependency> <groupId>io.quarkus</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resteasy</artifactId> </dependency> <!-- Junit --> <dependency> <groupId>io.quarkus</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junit5</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 Rest接口测试 --> <dependency> <groupId>io.rest-assured</groupId> <artifactId>rest-assured</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build> <plugins> <plugin> <artifactId>maven-compiler-plugin</artifactId> <version>3.8.0</version> <configuration> <source>1.8</source> <target>1.8</target> </configuration> </plugin> <!-- quarkus maven插件 --> <plugin> <groupId>io.quarkus</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quarkus.version}</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goals> <goal>build</goal> </goals>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 用于单元测试 --> <plugin> <artifactId>maven-surefire-plugin</artifactId> <version>${surefire-plugin.version}</version> <configuration> <systemProperties> <java.util.logging.manager>org.jboss.logmanager.LogManager</java.util.logging.manager> </systemProperties> </configuration> </plugin> </plugins> </build> </project>
编写Resource
编写Resource类,实际就是Restful接口,按照Restful思想,接口即资源,所以叫Resource挺贴切的。该类中实现一个/hello/{name}
接口,参考如下:
import javax.ws.rs.GET; import javax.ws.rs.Path; import javax.ws.rs.PathParam; import javax.ws.rs.Produces; import javax.ws.rs.core.MediaTyp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ableFutur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ionStage; /** * @author: cent * @email: chenzhao@viomi.com.cn * @date: 2019/5/4. * @description: */ @Path("/hello") public class GreetingResource { @GET @Produces(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 @Path("/{name}") public CompletionStage<String> hello(@PathParam("name") String name) { //使用异步响应 return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String.format("Hello,%s!", name)); } }
启动测试
你会发现,上面没有像Spring Boot框架一样编写main方法,也没有部署到Web容器(如Tomcat、Undertow等)中,那么应该如何启动测试呢?很简单,命令行进入项目根目录,通过以下命令启动开发测试:
mvn compile quarkus:dev
访问http://localhost:8080/hello/cent
,返回如下:
至此,一个简单的基于Quarkus框架的Restful服务已经搭建好了,好像跟Spring Boot比较,除了启动方式,其它没太大差别哦?下面才是差异的地方。
构建Native Image
Quarkus定位是一个Native Java的框架,那么怎样将项目构建成Native应用呢?只需要两个步骤:
- 在
pom.xml
中增加构建profile配置,如下:
<profiles> <profile> <id>native</id> <build> <plugins> <plugin> <groupId>io.quarkus</groupId> <artifactId>quarkus-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quarkus.version}</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goals> <goal>native-image</goal> </goals> <configuration> <enableHttpUrlHandler>true</enableHttpUrlHandler> </configuration>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plugins> </build> </profile> </profiles>
- 使用
mvn package -Pnative
命令构建Native Image,构建完成后,target目录下会存在一个名字为[project name]-runner
的文件,这个就是应用的可执行文件,你可以拷贝到其它目录运行,运行如下:
./quarkus-simple-example-1.0-SNAPSHOT-runner 2019-05-15 12:02:31,199 INFO [io.quarkus] (main) Quarkus 0.14.0 started in 0.012s. Listening on: http://[::]:8080 2019-05-15 12:02:31,201 INFO [io.quarkus] (main) Installed features: [cdi, resteasy]
总结
上面仅仅是Quarkus的一个简单示例,搭建一个Restful服务并构建成Native Image。完成这一步之后,你还可以将Native Image构建成Docker镜像并使用Kubernetes进行部署,后面的步骤与Spring Boot应用构建和发布没太大差异,在本文就不说了。 Quarkus目前还是一个很轻量级的框架,使用简单且启动超快,希望后续版本演进能够保持足够的轻量,如果变得像Spring全家桶那么庞大,估计启动也快不了了~
示例源码
参考文章及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深入搜索引擎原理
之前几段工作经历都与搜索有关,现在也有业务在用搜索,对搜索引擎做一个原理性的分享,包括搜索的一系列核心数据结构和算法,尽量覆盖搜索引擎的核心原理,但不涉及数据挖掘、NLP等。文章有点长,多多指点~~ 一、搜索引擎引题 搜索引擎是什么? 这里有个概念需要提一下。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简称 IR) 和 搜索 (Search) 是有区别的,信息检索是一门学科,研究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组织和访问,而搜索只是信息检索的一个分支,其他的如问答系统、信息抽取、信息过滤也可以是信息检索。 本文要讲的搜索引擎,是通常意义上的全文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的普遍原理,比如 Google、Baidu,天猫搜索商品、口碑搜索美食、飞猪搜索酒店等。 Lucene 是非常出名且高效的全文检索工具包,ES 和 Solr 底层都是使用的 Lucene,本文的大部分原理和算法都会以 Lucene 来举例介绍。 为什么需要搜索引擎? 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如何从一个亿级数据的商品表里,寻找名字含“秋裤”的 商品。 使用SQL Like select * from item where nam...
- 下一篇
原生Kubernetes监控功能详解-Part2
今晚20:30,Kubernetes Master Class在线培训第六期《在Kubernetes中创建高可用应用》即将开播,点击http://live.vhall.com/847710932 即可免费预约注册! 监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让我们能充分了解到应用程序的状况。Kubernetes有很多内置工具可供用户们选择,让大家更好地对基础架构层(node)和逻辑层(pod)有充分的了解。 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我们关注了专为用户提供监控和指标的工具Dashboard和cAdvisor。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分享关注工作负载扩缩容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监控工具:Probe(探针)和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HPA)。同样的,一切介绍都将以demo形式进行。 Demo的前期准备 在本系列文章的上一篇中,我们已经演示了如何启动Rancher实例以及Kubernetes集群。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过,Kubernetes附带了一些内置的监控工具,包括: Kubernetes dashboard:为集群上运行的资源提供一个概览。它还提供了一种非常基本的部署以及与这些资源进行交...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