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工作经验,离职了...
Hi,大家好,我是3y
啊,好久没在oschina更新了…
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办完离职手续离开了蘑菇街。从19年初到蘑菇街实习,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两年多了。两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之前在蘑菇街就已经送别了不少好友,但当主角是自己时,心里的感受却无以表达。
离开广州
当我还在大三读书时,某一天晚饭我曾对我爸妈说:“有可能,我毕业以后会去其他城市工作,这些城市不限于北京、上海、深圳或杭州”
我爸听了之后:“嗯?你毕业了在广州找不到工作吗?为什么要跑到其他的城市?”
我:“我感觉广州互联网机会可能相对没那么多”
我补充道:“也不是一定会跑到其他城市,只是提前跟你们说下。就是将来有可能会去这些城市,也有可能留在广州。到时候面试完看下机会吧,等我决定好了就会跟你们讲的。”
我妈:“嗯,到时候看看吧。如果你是真的去其他城市,我们都会支持你的,主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吧”
结果在秋招期间,也就真的拿了各个城市的offer…
当我决定离开广州的时候也考虑过很多:周围身边朋友,家里人和女朋友都在广州,离开了广州意味这我得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人工作至少2年的时间。但可预见的即是,我会有更多机会去看看不同的人和事、学习并实践到业内常用的技术以及每个月拿着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
这值不值得?
如果选择留在广州的话,待在一家非互联网公司,小日子可以过得相当舒服。周末没事就可以陪陪家里人出去走走逛逛,平时没事就约朋友出来饮茶吃饭…剧本已经写过了,因为我在大三实习时,过的就是这种生活。
年轻,致使我选择了离开广州。
当时离开广州的理由有很多: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认识能力、平台相对更大、有潜力有发展有着更高的工资…
无论什么理由,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生活(:刚毕业的年轻,又怎么会放过这样机会呢?
选择MOGU
经过秋招两个月的奋战,拿到了各大城市的offer之后,剩下的就是选择的问题了。
我跟所有人都一样,会去网上对比下各家公司的好坏(包括薪资、公司氛围、是否加班、技术能力、业务发展等等…)
经过最终的考虑,选择了MOGU作为第一家毕业去的公司。
当时主要看上MOGU这两个方面:
- 技术
- 公司氛围(不加班)
两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个决定,我一点也不后悔,甚至觉得自己很赚。
MOGU两年
在19年2月份去MOGU实习,当时在搜索组当实习生,那段时间我感觉非常有趣(:
我刚进去,自然什么都不懂。第一天进去,我的学长就给我拉了个会议室,单独花了1个小时给我介绍MOGU的搜索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们主搜用C++而不用Java,整块召回的流程大概是怎么样的…
他同时强调了:我只是给你做个大概的介绍,我估计你也有很多地方听不懂,可以慢慢来,这不着急的。
嗯,我就每天坐在那学习各种东西(大致就是gc日志、公司内部自研框架、TensorFlow框架等等…)
MOGU比较开放的是:很多时候同事们就拎着电脑跑到工位前去,问这块流程大致是什么样的,实现方案大概是怎么样的。
而我,就坐在隔壁听嘛,但总有几个名词会经常听到:
- 金牌
- ACM
- 增量(dump)
- …
我就蒙圈了,咋经常讨论ACM和金牌的呢?dump又是什么东西?
直到后来才发现:ACM是站内用的打点体系,只是取名叫ACM。"精排"而非"金牌",增量DUMP一般指的是实时接收数据做ETL…
总有些时候,当我发现该术语/名词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就忍不住吐槽。
实习期间,组内接了消息管理平台系统,但因为人手不够,搞不过来,于是派我就去支援了。请假了个回学校答辩,第一任学长就离职了(:
第一任学长离职之后,我就一直在搞消息管理平台,搞着搞着,正式入职3个月后,第二任学长也离职了…
于是,不小心就变成了消息管理平台唯一负责人了(:
又后来,由于组织架构的调整,我被分配至广告商业化团队。
随着我对消息管理平台地不断迭代,解放了维护的人力,我就逐渐开始搞广告相关的数据以及业务。将广告效果报表数据从Storm迁移至Flink体系,搭建以直播间为载体的CPS链路…毕业一年后成功得到了晋升。
待了两年,在技术和业务上我仍还有不少的东西学习,公司技术氛围还是一如既往地好。
这两年是我技术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段,而我在这高速发展的阶段上选择了离职,为什么?
离开MOGU
离开总要有离开理由
很多小伙伴知道我要离职的时候,会惊讶地问我:“怎么就离职了啊”
我很多时候也笑着回答:“嗯,就是想回广州了”
也曾经无奈说过:“如果蘑菇街在广州也有一间,得多好啊,我就不用离职了。”
做了离职的决定后,我爸也不理解了:“你不是经常说公司好吗?怎么就离职啦?我还以为你会多干一段时间才回来咯,你回广州能找到这么好的公司吗?”
我直言:“嗯,恐怕是找不到的”
这么好条件的公司,那为什么我离职了呢,很多时候我也在自问。
在杭州两年期间,但凡有点中长假期,我基本都会往广州飞。回家陪陪家里人,见见女朋友,约同学出来吃顿宵夜。
每当我结束假期,孤身回到宿舍的那一刻,我会不禁自想:“哦,原来我又回来杭州了”
周末或小假期,有的时候下起了雨,我就不愿往公司里跑,于是就待在宿舍里吧,但我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不怎么玩游戏,那就看会电影吧,看了会有些疲倦,那就上床看会B站吧,又好像有点儿困了,顺便拉上窗帘吧。哎,没睡着。房间很黑,很安静,磨磨蹭蹭着,不知不觉到了晚上6点了。这时候,我该点份外卖呢,还是自己出去吃一顿,我是吃什么好呢,周围的外卖我都吃吐了…浑浑噩噩的,带着倦意,才想起一天什么都没干,草!
在MOGU待了两年,在期间送走了两任学长,送走了组内的小伙伴,送走了业务方…本来还坐在隔壁或对面的同事,突然发现某一天他离职了,剩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座位了。
孤独是真的
当熟悉同事离开公司、当周末孤身一人无事可做、当休假后独自回杭、当家里人生病无法照顾、当异地恋无法见面时,我就会有离职的念头。
只不过,这些,恰好是在4~5月份集中爆发了,于是我毅然提了离职。
MOGU&&杭州印象
这两年,杭州对我而言,我认为它是个有温度的城市。
- 过马路,司机会主动让人。
- 逢过节,房东送点小礼物。
- 离职时,朋友真诚地祝福。
- …
至于公司,我是个MOGU吹,我发现从MOGU离职后的小伙伴,同样也有很多MOGU吹。
“在杭州,能叫上名的公司,公司氛围都没有比蘑菇街要好的,蘑菇街不加班啊”
“我感觉在阿里的技术氛围,还没我当时在蘑菇街的要好。”
我在MOGU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不得不说就是我原来的小组几个同龄小伙伴。因为同龄,所以玩得比较近,拉了个小群《财富自由之路》
群里有4个人:三歪、鸡蛋、敖丙、米豆。鸡蛋去了字节,米豆去了阿里,敖丙已财富自由,剩下的三歪在等待广州某间公司给口饭吃。
在MOGU大多数离职的同学,很多都跳去字节和阿里去了(:
我之前组内有个小伙伴去面阿里的时候,他回来跟我们反馈,阿里面试官曾经对他说:“我觉得蘑菇街的小伙伴都很靠谱啊,我很喜欢蘑菇街的同学”。
他阿里和字节的offer都拿了,但最终去了字节…(哈哈哈哈
如果有同学想要跳槽或者校招未考虑入职哪家公司的,不妨考虑下蘑菇街。
展望
当我提了离职之后,小伙伴和同事们都纷纷开玩笑说我要回家继承家产了,要回去收租了。小伙伴在离别之际还给我送了T桖和拖鞋,希望我应该有广东人收租该有的样子。
我是裸辞的,没有找到下家公司我就辞了职。
以往的我,是接受不了裸辞的,还没找到下家就辞职,感觉风险太大了(:
裸辞主要我是想有一个较长的空窗期,这两年也算是勤勤恳恳工作,勤勤恳恳写公众号,算是给自己放个小长假。休息这段时间可以好好总结下这两年的事情,再重新启航。
至于后面,在广州找份工作(不那么忙的公司),努力努力写公众号,输出更多我的技术想法和观点。如果读了我的文章,在无意间或许能帮助小些人,我就很开心了。
我们江湖再见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Java3y」,跟你们来聊聊离职后的事,包括两年的成长以及更往后的面试。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阿里人都在使用的在线诊断工具—Arthas
导读:虽然已经有很多分析工具 jvisualvm,jstat,jmap,jstack,Memory Analyzer等。但可能不是大杂烩,或者线上无法分析等。所以看看arthas的功能,好用就用它了 Arthas 是Alibaba开源的Java诊断工具,深受开发者喜爱。当你遇到以下类似问题而束手无策时,Arthas可以帮助你解决: 这个类从哪个 jar 包加载的?为什么会报各种类相关的 Exception? 我改的代码为什么没有执行到?难道是我没 commit?分支搞错了? 遇到问题无法在线上 debug,难道只能通过加日志再重新发布吗? 线上遇到某个用户的数据处理有问题,但线上同样无法 debug,线下无法重现! 是否有一个全局视角来查看系统的运行状况? 有什么办法可以监控到JVM的实时运行状态? 怎么快速定位应用的热点,生成火焰图? Arthas支持JDK 6+,支持Linux/Mac/Windows,采用命令行交互模式,同时提供丰富的 Tab 自动补全功能,进一步方便进行问题的定位和诊断。 Arthas 的命令、功能在其官方文档有详细介绍,对于Arthas的使用我最近会出一个整...
- 下一篇
构建实时数仓 - 当 TiDB 偶遇 Pravega
作者介绍: 王天宜,TiDB 社区部门架构师。曾就职于 Fidelity Investment,Softbank Investment,拥有丰富的数据库高可用方案设计经验,对 TiDB、Oracle、PostgreSQL、MySQL 等数据库的高可用架构与数据库生态有深入研究。 数据仓库是公司数据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需要提供的一种基础服务,也是“数据智能”建设的基础环节。早期数仓多为离线模式,主要处理的是 T+1 的数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时数据处理的场景日益增多,离线数仓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实时性需求。为更好的解决业务场景的实时化需求,实时数仓建设已成必然趋势,这也是 HTAP 数据库的重要能力之一。 实时数仓相较于离线数仓,主要处理的是 T+0 的数据,实时性更高,完美契合业务高效运转的需求。在架构上,实时数仓通常使用 Flink 来消费 Kafka 中的数据,将数据流实时的写入数据库中。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数据处理的时效问题,但很多时候,由于 Kafka 没有落盘机制,可能在极端的情况造成消息队列中数据丢失。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调研了页面上的数据库与存储引擎,发现了能彻底解决...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