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来首次,Windows XP源码在网上泄露
Microsoft的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以torrent文件的形式发布在公告板网站4chan上。4chan即那个因为完全匿名而备受欢迎的实时消息论坛。这是微软拥有19年历史的操作系统的源代码第一次在网上泄露。
此次事件的泄密者以绰号名为“billgates3”在网上高调宣称近几个月一直暗中收集源码,为这次泄密事件做准备。此外,他们还透露,多个Microsoft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在黑客社区中已经流传了多年。
我为社区创建了这股‘洪流’,因为我认为信息应该是免费的,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我并不认可对自己的信息保密。既然他们(微软)说喜欢开源,所以我想他们也会喜欢通过BitTorrent来传播源代码。
此次泄漏在网络上的torrent文件的大小总为43GB,其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和Microsoft开发的其他较旧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包括:
- Windows 2000
- Windows CE 3
- Windows CE 4
- Windows CE 5
- Windows Embedded 7
- Windows Embedded CE
- Windows NT 3.5
- Windows NT 4
- MS-DOS 3.30
- MS-DOS 6.0
根据多处消息源表示,泄漏的Windows XP代码与SP1版本有关。torrent文件夹还包括一些Windows 10内部构建的源代码以及5月首次在线泄漏的第一个Xbox OS的源代码。
除了包含源代码外,该文件中还包含一个和比尔·盖茨的阴谋论有关的媒体文件夹(文件和视频)。但实际上不足为奇,从微软的历史上来看,确实有过利用公司运行的特殊政府安全程序(GSP)向全球政府提供其操作系统源代码的历史,该程序允许政府和组织控制对源代码的访问。
尽管Windows XP寿命已尽,于2014年正式停用,但是源码泄露可能导致更多尚未修复的漏洞被发现或者利用。然而,在全球目前仍约有1%的计算机运行该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比如,攻击者可利用Windows XP源代码查找0day漏洞,并里用该漏洞劫持目前还在使用这一操作系统的PC,尽管只有1%,但数量还是不可忽视的。
一位Windows内部专家称已经在其中找到了微软的NetMeeting用户证书根签密钥。
对此,微软官方回应,正在积极调查此事。源码事件泄露之殇,可谓是大小企业“通吃”。就在今年7月底,曝出的全球50多家科技公司源码泄露事件也让人“抖三抖”,冷静之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企业应该如何加强源码保护?
- 对源码进行分级,确保和明确重要源码的保护措施
- 精细化访问控制,对于员工的权限进行限制
- 做好监控和安全审计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中国通服与山石网科、瑞数信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9月22日,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服)在线上召开了主题为“凝合聚力,协作共赢”的生态发布会,宣布与中国网络安全行业技术领导厂商山石网科、中国动态安全创新技术专业厂商瑞数信息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通服副总经理梁世平先生、中国通服战略生态官吴一洲女士、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罗东平先生、瑞数信息董事长兼CEO余亮先生,通服总部PMO全体成员、通服各省公司领导、通服各省级网安中心全体成员、山石网科的相关领导及嘉宾、瑞数信息的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 中国通服战略生态官吴一洲女士,就中国通服生态战略合作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通服网安”是中国通服重点打造的新一代网络安全综合服务事业群,秉承“一体两翼”的安全建设理念,具备特有的覆盖全国省市县三级的本地化网络安全业务支撑服务体系,为客户施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及产品。吴一洲表示,中国通服将同山石网科、瑞数信息互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各自拥有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及地域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层次战略合作,实现网络安全业务的共同发展。 中国通服总部网安PMO及23个省级网安中心共同观看本次生...
- 下一篇
手把手教Linux驱动8-Linux IO模型
什么是IO? IO模型中,先讨论下什么是IO? 在计算机系统中I/O就是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的意思,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划分为磁盘I/O模型,网络I/O模型,内存映射I/O, Direct I/O、数据库I/O等,只要具有输入输出类型的交互系统都可以认为是I/O系统,也可以说I/O是整个操作系统数据交换与人机交互的通道,这个概念与选用的开发语言没有关系,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在如今的系统中I/O却拥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系统都有可能处理大量文件,大量数据库操作,而这些操作都依赖于系统的I/O性能,也就造成了现在系统的瓶颈往往都是由于I/O性能造成的。因此,为了解决磁盘I/O性能慢的问题,系统架构中添加了缓存来提高响应速度;或者有些高端服务器从硬件级入手,使用了固态硬盘(SSD)来替换传统机械硬盘;一个系统的优化空间,往往都在低效率的I/O环节上,很少看到一个系统CPU、内存的性能是其整个系统的瓶颈。 那么数据被Input到哪,Output到哪呢? Input(输入)数据到内存中,Output(输出)数据到IO设备(磁盘、网络等需要与内存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中; 主存...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