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HC看华为 “解锁”政企从运维走向运营的“高效模式”
【51CTO.com原创稿件】中国政企用户们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从未像2020年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上到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新基建”浪潮,下到后疫情时代涌现的社会新常态,再到社会全员对新兴技术越来越高的关注和接受程度,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无限光明,成功似乎只在眼前。
但正如后勤补给能力决定了作战部队的行动范围和战斗耐力一样,在政企用户们踌躇满志,希望借助数字化转型东风实现价值重塑时,数字化运维和运营能力却成为难以逾越的一道关卡。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运维工作不能滞后考虑
以国内某座智慧城市为例:在这座城市的政务系统中,因为信息化起步较早,一直“重建设,轻运维”。不同的委办局各自规划建设,一方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各自系统割裂,数据整合难度大,管理运维十分困难。并且,经过多年发展,不少现网的设备已经陈旧,性能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在新基建热潮中,城市管理者发现拥抱数字化有些力不从心——既不能完全抛弃原有的基础设施,又要将智慧城市建设以来积累的能力沉淀到新数字化平台中,运维管理难度太高。
不仅仅在智慧城市,国内大多数政企用户的ICT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人手有限的运维人员既要操作传统的IT设备如主机/服务器、虚拟机、中间件、交换机、路由器,又要会管理新兴设备如IT监控、AIOps智能运维、安管等。
可以预见,如果政企用户没有在最初数字化转型规划阶段就将运维工作考虑进去,将很难发挥出数字化的真正价值。
政企用户从“运维”走向“运营”
华为认为,要想解决政企行业的运维痛点,最好的办法是建设一个类似运维大脑的统一运维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解决运维人手不够、专业程度不深、系统运维烟囱化、业务复杂关联程度高等一系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统一运维平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让运维从传统的设备层运维视角向业务端到端的视角转变,这与政企用户数字化升级中最重要的业务变革不谋而合——管理者可以从更加直观的视角了解到包括业务质量、应用性能、基础软硬件性能状态、IT服务管理以及服务流程的信息,从而及时响应,快速决策。
通过部署华为的神农统一运维平台,政企部门不仅对数据中心、云平台、应用软件等众多资源可以进行统一管理,还能通过可视化的屏幕对各个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政企部门还可以形成六大能力,包括主动监控发现问题、定位故障恢复业务、规范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和提升运维效率、固化经验共享知识库、从运维走向运营。
对于大多数政企用户而言,运维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是在数字化转型成功后,管理者依旧要面临如何长期稳定地保持全局的洞察力和各个环节智能联动的能力,因此,从“运维”走向“运营”是一个必然趋势。
IOC运营支撑助力智慧城市高效运转
华为之所以对数字化转型中的运维运营发展趋势理解深入,正是因为华为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受益者,华为也在不断将自己对于“智慧”的理解“反哺”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城市IOC的管理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可靠性和运营支撑能力。与政企用户相比,智慧城市运维运营的范畴更大,要求更高,不仅要与业务结合,与应用场景结合,更要将搜集到的海量数据不断反馈给决策者,帮助其优化城市管理。在这方面,华为建议决策者采取“业务+技术”的联合共建模式,在政务服务、经济运行、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卫生医保、文体旅游等领域汇聚数据,开展态势感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撑领导决策。
不妨看看这样的运营能够给智慧城市带来哪些惊喜:委办局可以实现业务状态可视化,通过动态监测,相关部门可以了解群众在办理业务时经常遇到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整。此外,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现联动机制,数据共享,一旦通过城市监控采集到违法行为,就可以快速定位、执法处罚、统一执行。目前华为的城市IOC运营支撑服务解决方案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作用明显,帮助客户成功构建端到端的运营支撑体系,业务专题使用率提升60%,城市大脑的数据资产质量提升近30%,稳定高效地支撑了城市运转。
9月23日,华为全联接2020大会又将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序幕,诚邀各位ICT从业者到场共商行业数字化运维运营的未来发展大计!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如何在新冠疫情时期建立强大的网络?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即使是在最佳时机,也都面临着保持弹性网络,将故障和停机时间降至最低限度的挑战,但当前的冠状病毒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由于对数据中心、边缘和主机托管站点的访问受到严格限制,持续的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封锁使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难以让工程师到现场来修复和解决问题。 迫切需要网络弹性 尽管COVID-19的大流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它也突显了快速有效地解决它们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企业网络的风险,新冠疫情大流行病告诉我们,对于任何IT业务连续性计划,高可用性都应被视为关键任务。毕竟,如果为员工提供服务并允许他们这样做的公司网络突然变得无法访问,那么使员工能够在家工作的意义何在? 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提供真正弹性的网络,换句话说,该网络有助于将修复所有问题的平均时间降至最低,同时保持所有关键任务应用或服务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在大流行中,实现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企业在更广泛地将IT和工程设计移至同一地点或办公室所面临的困难。 即使对于像重启设备或应用安全补丁之类的简单任务,通过带外管理(OOB)进行远程访问也是关键。 OOB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
- 下一篇
美国FERC、NERC联合发布有关电力公司网络事件响应的研究报告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和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发布了一项有关电力企业的网络事件响应和恢复优秀实践的研究。 报告原文可查看: https://cms.ferc.gov/sites/default/files/2020-09/FERC%26NERC_CYPRES_Report.pdf 据悉,该报告主要基于美国八家电力公司的专家共享的信息,能够改善事件响应和事件恢复规划,以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建立清晰的事件响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同时要针对组织的使命、规模、结构和职能进行个性化设置,但通常也会包含以下共同要素: 定义范围(适用于谁,涵盖了哪些内容,以及在什么场景背景下) 定义计算机安全事件和攻击事件、人员角色和职责、响应权限(例如断开设备的权限)、报告要求,外部通信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和指南,以及性能评估的程序。 为了制定出IRR(事件响应和恢复)计划的最佳实践,可以从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准备阶段,必须包括对人员角色的明确定义,促进问责制,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授权人员采取行动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同时,应该积极利用技术和自动化工具,并且培养...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