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VR”消费新模式 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900亿元
戴上VR(虚拟现实)设备走遍大好河山、登陆VR商店选购最新产品……随着5G与VR在多个领域“成功牵手”,虚拟现实产业在加速普及和商用落地方面迎来发展新机遇。工信部日前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广5G+VR/AR(增强现实)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根据AR/VR行业市场分析机构Greenlight Insights(绿光洞察)的预测,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
“科技拍档”的炫酷体验
婀娜多姿的“东方女神”、栩栩如生的“巨蟒出山”……近期,江西上饶三清山景区用一场24小时5G+VR直播向来自全国各地线上游客展示了“天下第一仙峰”的美丽风景。游客们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即可足不出户体验“沉浸式”观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国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景区纷纷借助5G+VR技术推出“云参观”“云旅游”活动,在不排队、不扎堆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强烈的出游需求。5G+VR这对“科技拍档”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落地生根,为人们带来炫酷的生活新体验。
在四川成都,当地首个5G+VR云店铺——华为大悦城云VR店铺近日上线。在VR店面中,全景布局和商品陈列得到完美还原,用户拖拽屏幕即可前往感兴趣的“线上柜台”了解商品详细信息。5G网络助力下,画面高清,选购体验稳定流畅。
防疫期间,不少零售业者将目光锁定5G+VR全景虚拟导购平台建设,在拓展线上消费的同时,通过“线上柜台”引流的模式帮助线下实体门店多方位获取客源,促进门店销售增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模式。
“VR店铺客流量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阶段5G+VR正在培养顾客消费的新模式。”VR云店铺负责人表示,随着5G网络的全面覆盖,未来将会有更多商业综合体、品牌商和零售商加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场景中,5G+VR消费新模式将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5G与VR像孪生兄弟”
自VR技术问世以来,相关产品便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问题,VR产业发展一直起伏不定。
过去,在VR设备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常常会因为画面延迟、声画不同步而产生眩晕感。业内人士介绍,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效率,VR设备的体积重量相对较大,难以适应长期佩戴,“拔不掉”的数据线也限制了设备的便携性。
“如今5G技术的融入能够很好地弥补VR技术缺陷,有效解决设备体验不佳的问题。”恒信东方公司副总经理吴狄杰表示,5G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传播的特点,因此5G+VR数据传输更快、更通畅,内容存储和呈现也不再耗费大量空间与时间,突破了VR原有的技术瓶颈,带来的体验自然更加舒畅。
在VR设备的构造和成本上,5G技术可通过超高容量的云端存储和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将部分数据和计算任务交由云端完成,使VR终端更加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无线化。硬件生产成本也将下降70%左右,实际使用与维护费用也相应降低。
“5G与VR像孪生兄弟相生相伴。”业内人士称,随着5G与VR进一步深入融合,VR设备还有可能实现云端化,这将进一步推动VR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和商用。
人才缺口亟待弥补
随着5G+VR产业的发展,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成为亟待突破的主要瓶颈。
当前VR产品和内容相对单一,一定程度上也是优质复合型人才短缺造成的结果。51WORLD数字城市事业部研发总监黎晓迎说,研发人员不仅要了解虚拟现实技术,还要具备5G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相关经验,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相应产品开发等工作。
为厚植VR人才发展的土壤,人社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今年初正式将“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列为16个新职业之一,教育部此前也将“虚拟现实技术本科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为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确定教学培训内容提供依据和参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满足5G+VR产业发展需求。
此外,各地高校和VR龙头企业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等手段,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持续向市场输出。去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构建全省高校VR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打造VR人才聚集的“江西高地”。专家指出,目前VR产业已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连获助力,若能顺势“爬坡过坎”突破人才瓶颈,整个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Gartner:一季度智能手机发货量出现“有史以来最严重下滑”
Gartner最新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年度萎缩,并将其归咎于Covid-19(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 该公司表示,出货量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749亿部下降到2.991亿部,由于封锁措施和经济不确定性导致需求“崩溃”,消费者停止了非必需品的消费。 资深研究分析师古普塔(Anshul Gupta)表示,疫情导致智能手机发货量出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下滑”,并指出中国厂商和苹果公司受到了中国工厂关闭的“严重影响”。 该公司指出,排名前五的厂商中有三家遭遇了两位数的下滑:三星以553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榜首,但这比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2.7%;华为以4240万部位居第二,下降27.3%;排在第五位的Oppo的出货量下降了19.1%,至2390万部。 第三名的苹果出货量下降8.2%,至4090万台,第四名的小米出货量增长1.4%,至2780万台,这主要得益于对子品牌红米设备的强劲需求。 Gartner表示,三星遭遇困境的原因是“效率低下的在线渠道”和零售业务的关闭。 报告称,华为将迎来“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因为尽管华为努力开发其移动服务生态系统,但由于谷歌...
- 下一篇
5G发牌一周年 我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时间如梭,转眼间5G发牌已满一年。经过一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5G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在过去的一年中,5G建设和发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在5G发牌一周年之际,通信世界全媒体策划组织了系列专题报道,回顾总结一年来中国5G发展。但回顾总结不是目的,探寻5G未来发展之路才是重点。 在全球5G建设和发展中,中美日韩欧都是重量级的选手。但从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看,中国在5G建设和发展上,绝对是领先且成功的,无论从网络建设还是应用实践来看,中国都走在了全球的前面。可以说,全球5G看中国不是狂言,而是事实。 从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上看,过去这一年,中国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答卷。特别是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三大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速度上并没有减缓。今年是我国5G网络建设的关键年,三大运营商在年初就制定了全年建设50多万座5G基站的目标。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5G数据,截至4月底,中国移动已经建设了14万座5G基站,年底将建设完成30万以上;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积极推动5G共建共享,截至4月,已累计开通5G基站10万座,在全国31省份开通5G共建共享,实现了50多个城市的5G正式商用,力争...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