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了 17,000 多位程序员,当前的云原生开发现状究竟如何?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容器的标准化使用改变了软件的开发方式,我们迎来了开发运维的时代,基于云原生的开发能够帮助我们构建更灵活、更强大的应用程序。近日,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就发布了云原生开发现状的报告解读。
该报告通过对17,000多位软件开发人员的调查数据,对云原生开发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云原生开发生态系统的当前状况。其要点包括:
全球云原生开发人员超过470万。
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超过170万。
使用serverless架构及云函数的开发人员超过330万。
Kubernetes用户更有可能影响购买决策。
简介
市场规模
据估计,全球云原生开发人员数量超过470万,占后端开发的36%。其中包括290万使用编排的用户以及330万使用云函数或serverless架构的开发人员。二者分别占据了后端开发的22%和25%。
该估算数据还考虑了150万同时使用编排和serverless技术的开发人员。
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情况
全球范围内云原生技术的使用差异很大。
总的来说,欧洲和北美的容器使用率远超亚洲。容器的使用已在东欧得到普及,54%的后端开发人员使用容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地区的使用率也很高。在北美、西欧和以色列,一半后端开发人员都使用了容器。同时在三个地区内,25%-26%的后端开发人员采用编排技术来管理这些容器。
大洋洲地区云原生技术的使用情况非常独特。尽管容器的使用在该地区并没有其他地区那么普遍,但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serverless以及容器编排等技术在大洋洲的普及率最高。
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开发人员采用容器和云原生技术的速度较慢。中国的各大公司在向云的迁移方面一直滞后,并且云原生技术的使用也呈现同样的趋势。随着阿里巴巴的CaaS获得市场的青睐,相信将来东亚地区会涌现更多云原生开发人员。
云原生开发人员选择何种方式运行代码?
云原生开发人员掌握多种基础架构
云原生开发的灵活性可以让各个组织更灵活地操作分布式基础架构,并按需合理分配工作资源。因此,我们想了解与未参与云原生的开发人员相比,云原生开发人员如何利用这种灵活性,以及在何处运行代码。
与未参与云原生的开发人员相比,云原生开发人员掌握的计算基础架构确实更多。这些开发人员更加愿意在私有云、公共云、混合云和本地服务器等四种环境中运行代码,且平均使用了1.8种环境,而未参与云原生开发人员的平均值为1.5。数据显示,270万云原生开发人员(58%)在公共云上运行后端代码,220万开发人员(47%)选择了私有云,选择本地服务器的开发人员为220万(47%),而选择混合云的开发人员为170万( 36%)。
无论是云原生开发人员还是传统开发人员,选择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行代码的比例都相同。这表明,尽管云原生开发人员已经掌握了云的灵活性,但他们并未放弃本地服务器。
云的使用在各个行业各不相同
虽然开发人员采用了云原生开发策略,但运行这些软件的计算资源在各个行业往往各不相同。
例如,与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相比,软件公司更倾向于在公共云中运行代码。在软件公司工作的云原生开发人员中,近三分之二在公共云中运行代码,同时该行业一半的开发人员在私有云上运行代码。
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以及硬件领域的开发人员更倾向于在公共云上运行软件。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这些行业中的云原生开发人员在公共云中运行代码的概率高7%。
在涉及敏感数据的行业工作的云原生开发人员更倾向于在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上运行代码。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服务领域的云原生开发人员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行代码的比例高12%,而医疗保健领域的开发人员的比例高8%。
他们希望通过本地计算,更好地控制敏感数据。
市场营销、娱乐和房地产领域的云原生开发人员不太可能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行代码。这些行业的重点是内容,因此需要轻松快速地访问。可访问性和性能对这些领域的成功至关重要,而本地服务器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另外,电信和政府/国防领域的云原生开发人员使用私有云、公共云和本地服务器的比例大致相同。这些开发人员使用公共云的比例相对较低。电信和政府领域的云原生开发人员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控制力,因此公共云并非理想选择。
云原生开发人员与非云原生开发人员使用私有云的情况
如上所示,47%的云原生开发人员都在私有云中运行代码,而未参与云原生应用构建的开发人员中37%选择私有云。许多开发人员都通过第三方来帮助管理这些私有云,但这两个群体的使用程度不尽相同。
云原生开发人员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来管理其私有云。他们很多人都在使用多个第三方供应商,而且与传统的后端开发人员相比,他们选择主流供应商的比例更高。
关于Kubernetes
60%使用编排的开发人员都在使用Kubernetes
凡是对容器和云原生技术感兴趣的开发人员都知道Kubernetes,因为它已成为编排的行业标准。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也并非所有开发人员都在使用Kubernetes,尽管大多数确实在使用。60%的开发人员在使用编排引擎或CaaS,而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高达170万。编排用户中有30%知道Kubernetes,但没有使用它,其余10%的人甚至不知道Kubernetes。
使用编排的开发人员中21%使用的是CaaS,而不是Kubernetes
虽然Kubernetes已成为行业标准,但开发人员使用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对某些开发人员而言Kubernetes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有些开发人员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Kubernetes,而有些则使用容器即服务(CaaS)平台来帮助管理Kubernetes集群。在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中,27%的人没有使用供应商提供的管理层或CaaS,还有39%的人同时使用CaaS和Kubernetes。
我们的分析还显示,在使用编排的开发人员中,21%仅使用了CaaS,而没有使用Kubernetes。随着市场的标准化,Kubernetes成为运行CaaS的底层编排引擎,这21%的人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Kubernetes用户对购买决策有影响
在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中,71%的人提出了建议或影响了决策者。这比没有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高25%。
通常,Kubernetes用户倾向于在整个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开发人员工具的选择。Kubernetes用户中只有4%不参与决策过程。
Kubernetes开发人员在组织中的影响力有助于说明其在行业中的快速采用和标准化。没有使用Kubernetes的开发人员不太愿意参与选择过程,这一事实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些开发人员不知道自己在使用该技术。
【云栖号在线课堂】每天都有产品技术专家分享!
课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立即加入社群,与专家面对面,及时了解课程最新动态!
【云栖号在线课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发布时间:2020-05-12
本文作者:csdn
本文来自:“csdn”,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csdn”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云产品的选型:8/2选择原则
本文摘自于阿里云MVP、“乔帮主”乔锐杰所撰写的《阿里云运维架构实践秘籍》一书,选好云平台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在这个云平台上选择什么样的云产品进行业务部署及规划。可是在面对云平台上的两三百款产品时,难免会眼花缭乱。如何选择对应的产品?选择的重点是什么?我们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云产品的8/2选择原则 在云端应用场景下,80%的企业(默认情况)会选择云产品,只有20%的企业会考虑自行搭建对应服务。比如,有SLB,企业肯定不会自己去搭建Nginx做负载均衡;再如,有RDS,企业也定不会自己去搭建MySQL。 对于云产品的选择,有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次去北京出差,与同事一起拜访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云领域有十几台服务器,由一位运维人员负责维护。该公司的数据库都是在ECS上搭建MySQL来运行的,于是我问那位运维人员,“为什么不选择RDS?”那位运维人员不假思索地说,“在ECS上搭建也挺方便的,为什么要用RDS?”听到这个回答,我有点不高兴了,比较严肃且强势地说,“使用RDS就不用你考虑安装配置、调优、备份、扩展等问题,拿来就用,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折腾搭建!”所以选择合适的云产品,相比自行搭建...
- 下一篇
技术解析:阿里云 AnalyticDB 如何实现全球性能第一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阿里妹导读:北京时间 2020 年 5 月 4 日,TPC 官网正式公布,阿里云自研云原生数据仓库 AnalyticDB 通过严苛的 TPC-DS 全流程测试,性能较前世界纪录提升 29%,单位成本仅为其 1/3,再次成为全球性能领先的数据仓库。本文将对 AnalyticDB 进行全面解析,详细阐述其技术架构及存储和查询技术,并对 AnalyticDB 的下一步发展做出展望。 前言 随着云时代全面到来,企业数据需求不断变化,从传统的 Big Data 逐渐向 Fast Data 演进,主要表现在如下 4 个方面(部分数据参考 Gartner、IDC): 数据规模爆炸性增长,到 2020 年全球数据预计会到 40ZB,而到 2025 年还会继续增长 4 倍以上。 企业上云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到 2025 年企业 50% 的数据都是云存储,而企业 75% 的数据库都运行在云上。 数据的实时化需求强烈,预计 2025 年全球数据处理中会有 30% 是实时数据处理。 数据智能化趋势明显,随着 A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