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将出售电池业务 未来或投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
25年前将世界上第一枚锂离子电池进行商业化的索尼,决定出售其电池业务。
近日索尼与村田制作所已就索尼电池业务的转让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预计2016年10月中旬签订最终协议,并将于2017年3月底完成转让。
虽然转让的范围还有待确定,双方期望转让的内容包括索尼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索尼能源设备公司负责的电池业务、索尼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电池相关的制造和运营以及索尼集团在日本及全球销售和研发基地涉及电池业务的资产和人员。
与索尼品牌USB电池的客户销售、碱性电池、钮扣和硬币电池、便携式投影仪及其它产品相关的业务运营预期将不在转让范围内。
转让B2B的电池业务
索尼(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意味着索尼品牌的手机充电宝等B2C的电池业务,索尼还将保留,但B2B的电池业务将转让出去。
从1975年起,索尼开始运营其电池业务,并在1991年将世界上第一枚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商业化。迄今为止,索尼不断致力于开发并推出各种主要作为电子产品核心部件使用的先进电池产品。
近年来,索尼一直专注于提高智能手机中锂离子聚合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目前,这一领域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同时索尼也已将其资源集中到作为发电设备及其它高能电力应用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中,并在这一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村田制作所是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为了实现其“2018年中期方向”的战略目标,村田致力于加强其在通信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其关注的汽车、医疗保健及能源市场上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客户价值。
因此,村田看重索尼全球电池业务的技术实力、国际市场的经验。完成转让后,村田计划将全球电池业务作为其能源业务的核心进行运营,以进一步实现其业务增长和扩张。
村田和索尼确信,将索尼在电池业务中所积累的技术实力和业务经验转让给村田,并由村田集团进行业务运营的谈判将是互利共赢的。
至于对中国业务的影响,上述索尼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说,虽然转让的范围还有待最终确定,索尼预期本次业务转让将包括位于中国的部分电池业务相关的研发、生产和市场销售职能。索尼预计本次涉及的相关业务和人员将转移到村田制作所继续目前的工作,详细信息尚待两家公司进一步讨论确定。双方将就相关业务和人员的转让事宜进行妥善协商和交接。
聚焦支柱及新兴业务
2016财年首季(4-6月),索尼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比下降10.8%,为16132亿日元(156.62亿美元),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汇率影响、移动通讯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销售收入下降,以及日本熊本地震的影响;营业利润方面,索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为562亿日元(5.46亿美元),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部门的营业利润下降。
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索尼部件业务(包括电池和记录媒体)在2016财年首季的销售收入也同比下降22.7%,为441亿日元(4.29亿美元);营业亏损为47亿日元(0.46亿美元)。该业务的下降主要由于电池业务的销售下降以及日元汇率的负面影响。
在今年6月29日索尼总裁兼CEO平井一夫公布的三年(2015财年至2017财年)中期计划中,部件业务与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金融业务一起,都是索尼未来的重点业务。但是在部件业务中,未来可与物联网(IoT)结合的影像传感器业务才是索尼的着力点,电池业务并非重点。
事实上,索尼在7月29日公布的2016财年首季业绩报告中,已把影像传感器与相机模组业务从部件业务中单独划分出来计算,组成半导体业务部门。
而在三年中期计划中,索尼还要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进行投资,拓展新的业务机会。所以,索尼转让一些收入占比较少、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集中资源与精力于支柱业务和未来新兴业务,也不难理解。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阿里云IoT最佳实践,不想了解一下?
摘要:在物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阿里云IoT致力于打造全行业云、管、端一体化智能平台,为物联网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完全的物联网基础服务于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两个基于阿里云IoT的最佳实践,首先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介绍了其阿里云IoT在其智慧城市尤其是智慧照明方面的应用;其次筑家易副总裁介绍了其如何通过阿里云平台体系和IoT的赋能实现IoT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的架构设计和方案实现。 推广:数十款阿里云产品限时折扣中,赶紧点击这里,领劵开始云上实践吧! 本场视频回顾链接:阿里云IoT最佳实践 ppt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590287 演讲嘉宾简介: 宋宏伟,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教授。 陈文斌,筑家易副总裁。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嘉宾视频分
- 下一篇
联合创新推动土壤污染防治 认知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治理
伴随着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的颁布印发,科技支撑正在成为土壤监测、治污、管理过程中的坚实保障。今天,IBM中国研究院与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南科大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南科大创新中心-IBM 土壤环境大数据及分析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IBM和南科大创新中心将在土壤环境信息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对土壤环境大数据及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让环境大数据成为监测、治理、管理土壤污染的一大利器。 南科大创新中心与IBM土壤环境大数据及分析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签约 南科大创新中心主任胡清教授(左)和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董进博士(右) (从左到右)南科大创新中心助理主任兼土壤所所长朱焰博士,南科大创新中心主任胡清教授,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董进博士和IBM中国研究院行业解决方案执行总监尹文君博士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难以降解,新旧污染物并存的状况加剧了土壤污染程度。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土壤污染类型及形成过程复杂,土壤污染的调查难度非常大。作为一项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不仅涉及农学、土壤学等...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