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家教育部是如何实现全国数据大集中的吗?
教育几乎是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的领域,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教育在每个人的身上发挥着点石成金的巨大作用。教育不仅涉及千家万户,更关乎国家未来,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出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这背后离不开一个又一个数据。具体而言,及格率、升学率、入学率、出勤率、辍学率、毕业就业率等数据均能体现国家的教育水平。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数据是核心所在,因为所有的教育指标都需要根据大量的基础数据来分析。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教育行业被视作与大数据最相关的行业。
当教育遇见大数据,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快速向数字化教育模式转型,通过教、学、管、研多层面的数据集合,结合大数据分析,指导学校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教育科研服务。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产业差异化同样影响着教育。通过本地产业数据挖掘、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本地的教育产业结构,可以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产业链,为当地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如何精准地统计并分析数据,是当前教育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一大课题。
携手华为,加速中国教育模式改革
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教育需求旺盛,有着广阔的大数据应用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针对教育系统的精准分析、精准挖掘、精准决策等方面。作为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中国教育部已启动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这也是教育大数据战略的第一步。
该项目自2009年12月开始实施,计划建设5大类36个业务系统,统称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学生类、教师类、资产及办学条件类、规划与决策支持类和其他业务类,贯穿学前至高等教育,覆盖全国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和数据的交换共享,从而准确掌握全国教育的真实状况,为教育宏观决策与监管和教育经费合理科学安排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作为教育系统的战略项目,项目数据涉及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总体设计方案上必须保证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教育部数据中心及其承载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设计、建设和维护。部级数据中心将汇集各省级数据中心数据,数据量大,并发数高,在部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对于IT特别是存储来说,除了满足当前高并发下的高性能,对其性能和容量上的持续可扩展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接管已上线的中小学生学籍、学前、中职、资助等十余个子系统业务,这对产品兼容性也提出挑战。
最终,中国教育部选择华为作为国家教育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华为OceanStor 18000 V3高端存储稳定的全互连架构,尤其是控制器4控全冗余特点确保业务高可靠,除此之外,OceanStor 18000 V3卷镜像软件功能,确保本地数据高可用。
在方案建设上,华为拥有业界领先的阵列双活解决方案,可将单数据中心的本地高可用方案平滑演进为阵列双活解决方案,进一步可演进形成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充分匹配教育部未来的战略建设需求。具体部署方案如下:
1.采用本地数据高可用方案,保证教育部战略数据本地高可用,后期可平滑演进为同城双活方案和异地容灾方案,满足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级等保要求;
2.针对业务模型,使用华为高端存储OceanStor 18500 V3作为其核心资源平台,量身定制控制器和SSD、SAS混合硬盘配置,充分满足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性能的要求;
3.采用异构虚拟化技术,具备融合第三方存储的能力,可实现业务资源的大整合,为核心业务资源池的集中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全国数据大集中,掘金教育大数据
通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能准确掌握全国教育的真实状况,为教育宏观决策与监管和教育经费合理科学安排,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重要决策数据支撑,为国家教育指明方向。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通过在教育大数据应用上的不断探索、实践、积累,还离不开IT技术的支撑,华为凭借自身卓越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国家教育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数据大集中,为教育大数据挖掘及教育决策做好准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你不是原来的你 安防行业概念与范围的变化
最近小编在各大安防媒体上屡屡见到华为的身影,比如说《华为联姻美的,进军智能家居》《华为发布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华为进军无人机领域》等等新闻不断上了安防媒体的头条。作为一名安防行业的小编,一看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无人机”等关键字,笔者顺手就把新闻给转了过来。 然而仔细一看,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举个例子,华为进军智能家居的新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未来,华为、美的双方将推出支持华为HiLink协议的美的智能家电设备,逐步实现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系列产品与美的全线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此次合作还使双方的优势渠道得以共享和互补,美的智能家居设备将进驻华为Vmall商城以及其它第三方平台,HiLink相关解决方案也将在美的线下体验店进行联合展示。”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本次合作双方主要发力于智能家电领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智能家电与安防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都知道智能家居主要分为家居控制、家庭安全、家庭娱乐、家庭通信、家庭健康、家居环境等几大板块。而在智能家居涉及的这些板块中,只有家庭安防这一板块是属于安防范畴的,其他几个类别并不属于安防领域,智能家居应该说是一个与安防有一定交叉的行...
- 下一篇
被 281 亿个传感器包围时,我们如何重新定义生活?
如果每个网络信号都有实体的话,我们眼前的世界一定会越来越拥挤。 二十年前,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方式。现在,这一运动正在以相同的方式改变我们与周遭物理世界的联系。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预测,到 2020 年时,物联网设备安装量将达到 281 亿台。 「物体」不再了无生气,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交互关联。本篇,行业专家和创业者们将一起聊聊物联网商业创新的方向。 1.陈孝良 声智科技 CEO,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声智科技从事语音交互芯片、模组和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并提供整体声学技术和语音识别解决方案。 声、光、电融合传感将会创造出更多新数据,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让机器适应人类,是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 声、光、电、热、力、磁,这几种传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世界感知物理世界的主要途径。其中,声学(麦克风)、光学(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电学(GPS、电子雷达)更是核心要素。 从投资角度看,当前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基本可以按这三个传感方式来划分。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琢磨:声、光、电传感技术早于计算机而出现,比如留声机、照相机和雷达。为什么直到现在,它们才开始引...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