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云计算应用技术发展与企业异构资源池统一管理案例分析
- 云平台管理CloudStack资源池拓扑介绍
- CloudStack到OpenStack的变迁
- OpenStack对接多种类型存储
- 云平台升级与对接多种类型资源池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个私有云平台的实施和升级案例。
客户是一家研发公司。用户主要是公司的研发测试人员。
这个环境的特点是虚拟机的生命周期较短。一般一个项目开始会申请一批虚拟机,随着研发测试结束虚拟机就会销毁,而且在使用中经常会有测试失败虚拟机重建的情况。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负载较集中,每逢月底或周末前会有一个业务高峰期,周末或节假日时间负载明显变小。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版本的云架构:
上图中:
- 用户新建了两个资源池,并且都采用CloudStack平台。
- Hypervisor采用了VMware vSphere 和Linux KVM 两种。
- 存储分别用到了本地存储和共享存储,共享存储VMware 使用iSCSI,KVM使用NFS。
当一期项目实施时,OpenStack还在测试阶段,但是CloudStack已经稳定上了生产,而且考虑到用户已经有了vSphere 虚拟化池,所以采用了CloudStack平台作为资源池。同时这个项目也是用户试点,客户提出要使用异构的虚拟化技术,所以之后又新加了一个KVM的POD。
存储方面,vSphere底层使用iSCSI存储,KVM使用NFS存储,计算节点上都配置2个千兆网卡绑定后作为存储网专用。然后SkyForm CMP统一管理这两个资源池。
第二个CloudStack池是第一个池上线后扩容的,主要是考虑到使用部门要求的底层隔离,没有采用扩容集群而是新建了一个资源池。这个池主要是提供用户大数据研发使用,对于数据隔离有较高要求,而且考虑到不影响其他业务。所以采用了本地存储的方式。
两个资源池采用SkyForm CMP 3.0平台统一管理。用户通过SkyForm Portal登陆后可以申请相应业务虚拟机虚拟机。管理员可以审批或是代开资源给用户。完全实现了用户的自服务。
后来,我们发布了SkyForm CMP 3.1 。客户环境也很容易实现了升级。
这是SkyForm CMP 3.1标准版的功能视图。
之后,随着客户公司业务的扩展,之前创建的资源池已经饱和,而且部分资源池已经超卖比较严重。客户启动了二期扩容项目。
二期是一期的扩容,主要工作是:
- 扩容更多资源池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 原有机器扩容配置(增加内存)实现更高的虚拟化利用率。
在一期运维期间,客户成立了自己的云平台运维部门,而且OpenStack 新版本也开始在生产中使用。一期CloudStack池中的VMware Esxi主机由于其他原因,有大量主机需要下线,客户打算下线之后重装成KVM。
于是,一期到二期过渡期间客户的架构图就是这样:
这一期用户新建设了2个OpenStack资源池。SkyForm CMP也升级到了4.0版本。
最右侧的资源池计算节点配了双万兆存储网卡,同时用户新购了1台SAN存储。这个资源池用户计划部署一批重要的业务虚拟机,要求该资源池的计算节点能使用本地存储、Ceph存储和SAN存储(iSCSI)三种类型的存储。
OpenStack支持多种存储是Cinder实现的,关于配置细节我们有相关的配置文档,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我们网站下载。
另一个资源池主要还是提供研发测试使用,包括新购的一批设备和从一期下架的原Esxi主机。
之前已经说过,由于用户虚拟机的应用场景主要是研发测试,所以一期cloudstack资源池的主机下线并不是非常麻烦的事情。随着虚拟机的销毁,一期主机逐步释放,随后下架增加内存再重装系统作为KVM计算节点加入到OpenStack资源池使用。
这里也顺带提一下,很多虚拟化云平台项目中,计算节点往往都是CPU使用率普遍较低,但是内存使用率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在虚拟化主机选型的时候最好配置大内存。
对于迁移到最后剩下的虚拟机处理方式:
- 原先CloudStack池KVM上的虚拟机,我们申请关机后采用rbd import直接拷贝卷到Ceph池中,之后在新OpenStack池开机。
- 原先在CloudStack 池中VMware 主机上的虚拟机。采用qemu-img convert 的方式转成qcow2,之后导入Ceph池,采用上面同样的办法开启。
- 还有一部分虚拟机始终没有申请到关机时间窗口。最后保留。我们把需要保留的虚拟机全部热迁移到3台esxi主机上,其他主机全部下线重装KVM。最后在SkyForm中删除CloudStack资源池,再纳管保留下来的VMware Vcenter做为一个单独的VMware 资源池。
这样,一期的CloudStack资源池全部下线。二期实施改造也算成功完成。
最后,请大家看看SkyForm CMP4.0的功能架构。
今天的分享内容就是这些。
Q&A
Q:CMP怎样实现易构多资源池管理,一个OpenStack,一个VMware?A:CMP针对每种类型的资源池提供特定的driver,当前4.0版本已经支持CloudStack、OpenStack、VMware,公有云支持阿里云、Amazon等。Q:CloudStack和OpenStack也属于云管平台 上层套SkyForm的定位也是云管平台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有些臃肿或是在功能会有冲突?
A:对SkyForm CMP来说,OpenStack和CloudStack只是一个虚拟化资源池。SkyForm CMP是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不仅能管理不同类型的虚拟化资源池,企业版CMP平台还能管理物理机资源池。Q:请问OpenStack的Keystone、Glance、Neutron分别与VMware如何结合的?
A:这个项目的OpenStack 资源池中,我们只使用了KVM。VMware是最为一个和OpenStack平级的虚拟化资源池。SkyForm CMP 在上层管理网络和镜像。SkyForm CMP和OpenStack使用同一套Keystone。Q:看到图例里面SkyForm也支持Docker容器 开始也提到客户的VM生命周期很短 为何不建议用户用容器取代一部分虚拟机的工作呢?
A:是的,我们已经支持容器了。使用虚拟机主要是用户业务决定了,这个项目用户的程序都在虚拟机里面跑的,还没有容器化。Q:镜像可以跨平台,跨资源池使用吗?
A:镜像是不能跨平台的,比如VMware的镜像是OVA,KVM的镜像是qcow2,是无法直接使用的。补充一个功能,CMP支持使用IOS创建虚拟机。Q:好多OpenStack版本中不支持克隆和快照,SkyForm CMP是否完善过这些功能呢?
A:对于VMware资源池和CloudStack资源池,快照和克隆功能已经支持。OpenStack我们有修改过,支持Ceph存储的快照,对于san存储还需要看具体设备了。Q:这家的OpenStack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OpenStack,上到生产环境了么 ?
A:先后有I版和K版上线。是生产环境。Q:VMware尚不具备SDN,OpenStack具备SDN这块是怎么补齐的呢?
A:SkyForm CMP 支持VMware 分布式交换机,可以实现基本的网络隔离和控制需求。在这个项目中,用户虚拟机都在客户企业内网,虚拟机网关直接使用网络设备。
以上内容根据2016年9月8日晚微信群分享内容整理。分享人高铭,天云软件高级实施架构师。从事SkyForm云管理平台的实施与技术支持工作。对VMware vSphere、Citrix XenServer、KVM、CloudStack、OpenStack有较多的实施部署与运维经验。 DockOne每周都会组织定向的技术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微信:liyingjiesz,进群参与,您有想听的话题或者想分享的话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9-08
本文作者:高铭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Dockerone.io,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Dockerone.io。
原文标题: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云计算应用技术发展与企业异构资源池统一管理案例分析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DockOne微信分享(一零九):中小型团队的容器化之路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零九):中小型团队的容器化之路【编者的话】GrowingIO是基于用户行为的新一代数据分析产品,提供全球领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企业无需在网站或APP中埋点,即可获取并分析全面、用数据驱动用户和营收的增长。为了应对高速变化的业务增长,我们在系统设计之初就采用了微服务的架构,获得良好的可扩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微服务的缺点也渐渐体现,人肉运维的成本太高,导致研发效率下降。作为一个中小型团队,我们经过了半年的探索,使用容器相关技术来搭建团队内部的私有Paa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时刻面临着业务的快速变化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了获得良好的可扩展性,团队在系统设计之初就采用了微服务的架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微服务的缺点也渐渐体现: 系统架构过于复杂,随着时间推移运维成本会逐渐增加。 传统的运维方式可复制性不高,环境迁移和横向扩展带来的成本过高。 资源利用率低,大量的专有机器。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研发效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了半年的探索,团队使用容器相关技术来运行微服务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继续分享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技...
- 下一篇
iOS:百度长语音识别具体的封装:识别、播放、进度刷新
一、介绍 以前做过讯飞语音识别,比较简单,识别率很不错,但是它的识别时间是有限制的,最多60秒。可是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更长的识别时间,例如朗诵古诗等功能。当然讯飞语音也是可以通过曲线救国来实现,就是每达到60秒时识别停止就立即重新开启,每次结束拼接录音。这么做,显然是麻烦的,百度语音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最近上线了长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还是非常棒的。这次,我就专门抽成一个工具类使用,包括语音识别,录音拼接,录音播放、进度刷新,具体如何集成SDK看官方文档,我就不废话了,直接介绍如何使用我的这个工具类。 二、依赖 因为语音录制格式是pcm格式的,我使用lame静态库将其转成了mp3格式。 下载路径参考我的博客,有具体的介绍:http://www.cnblogs.com/XYQ-208910/p/7650759.html 三、代码 SJVoiceTransform.h View Code SJVoiceTransform.m View Code BDHelper.h View Code BDHelper.m View Code 四、注意 百度语音SDK只支持arm...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