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第二版) --Shell应用技巧
Shell应用技巧
小技巧:
1、命令补全功能: <Tab>键
2、清屏: Ctrl+l
3、删除光标前所有内容: Ctrl+u
4、命令历史记录: history
这时: !history所列出的命令标号,就可以执行那条命令。
如: !188
而且: 按方向键↑和↓可查找以前执行过的命令。
重要技巧:
1、命令别名:
作用: 可以使操作更加容易,命令能够更加容易记忆。
alias: 显示系统已经定义了的别名。
定义别名:
alias copy=cp
alias drm=”rm -rf” #定义别名组合,必须用“”引起来
删除别名:
unalias copy
附-很多时候,UNIX系统中系统并没有作这些别名的设置!
2、输入输出重定向:
0 (STDIN) -标准输入,键盘;
1 (STDOUT) -标准输出,显示器;
2 (STDERR) -标准错误输出,显示器。
>或>> 输出重定向
ls -l /tmp > test.txt // 文件原来内容清空
ls -l /tmp >> test.txt // 追加
< 输入重定向
wall < test.txt // 输入重定向
2> 错误输出重定向
cp -R /usr /backup/usr.bak 2> /bak.error
3、管道: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传送给另一个命令,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ls -l /etc | more
ls -l /etc | grep init #grep init /etc/inittab
ls -l /etc | grep init | wc -l #wc 命令是个计数器
4、命令连接符
1); #用;间隔的各命令按顺序依次执行
pwd ;ls ;date
2)&&
command1 && command2
成功 执行
失败 不执行
#前后命令的执行存在逻辑与关系, 只有&&前面的命令执行成功后,它后面的命令才被执行。
E.g.
write Mary < /home/hadoop/love.txt && rm -f /home/hadoop/love.txt
ls && pwd
lskkk && pwd
3)||
command1 || command2
执行 不执行
不执行 执行
#前后命令的执行存在逻辑或关系,只有||前面的命令执行失败后,它后面的命令才被执行。
E.g.
write Mary < /home/hadoop/love.txt || mail Mary < /home/hadoop/love.txt
ls || pwd
lskkk || pwd
详细内容请参考另一系列博客-《四天精通Shell编程》系列:
http://blog.csdn.net/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17455515
http://blog.csdn.net/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17467069
http://blog.csdn.net/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17487351
http://blog.csdn.net/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17503985
5、命令替换符
命令1 `命令2` #将命令2的输出作为命令1的参数,简化操作。
e.g. ll `which touch` #产看touch命令的详细信息
附-cat /etc/shells #列出当前系统所支持的所有shell
而Linux默认的就是bash /bin/bash
比较老一点的UNIX bin/sh
附-wc
wc -l msg #查看msg文件内容有多少行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ElasticSearch 权威指南
https://www.gitbook.io/book/fuxiaopang/learnelasticsearch https://github.com/search?utf8=%E2%9C%93&q=elasticsearch+security&type=Repositories&ref=searchresults http://vichargrave.com/ossec-log-management-with-elasticsearch/ http://blog.sematext.com/2013/07/01/recipe-rsyslog-elasticsearch-kibana/
- 下一篇
HBase与Zookeeper数据结构查询
一、前言 最近一年了吧,总是忙于特定项目的业务分析和顶层设计,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放到具体的技术细节,感觉除了架构理念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技术层次却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因为一些原因,总被人问及一些技术细节,很多细节都模糊了,花点时间,温习一下吧。技术部分将作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二、操作说明 查看Zookeeper内部HBase相关数据,有两个主要的渠道:一、通过Hbase shell命令zk_dump查看;二、通过zk_cli.sh查看; 三、zk_dump 1 HBase is rooted at /hbase 2 Active master address: localhost,60000,1411261739960 3 Backup master addresses: 4 Region server holding hbase:meta: localhost,60020,1411261739301 5 Region servers: 6 localhost,60020,1411261739301 7 /hbase/replication: 8 /hbase/replica...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