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ive 推出 P870-D,最高可支持 256 个 RISC-V 核心
SiFive 宣布推出全新的 SiFive PerformanceTM P870-D,一个可用于数据中心和 AI 工作负载的新型 RISC-V 处理器。
“以满足客户对视频流、存储和网络设备等高并行化基础设施工作负载的需求。当与 SiFive Intelligence 产品系列的产品结合使用时,数据中心架构师还可以为 AI 驱动的应用构建一个极高性能、高能效的计算子系统。”
P870-D 基于 P870,支持开放的 AMBA CHI 协议,因此客户可以更灵活地扩展集群数量,在提高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主要特点:
- 提供按计算需求的解决方案,支持扩展至 256 个核心。
- 与 RVA23 配置文件完全兼容,使系统开发人员能够利用广泛的操作系统、工具链和应用软件框架,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降低项目风险和开发成本。
- 支持 RISC-V Sv57 扩展,启用 57 位虚拟地址空间支持
- 支持 4 个 CHI 端口/集群和更宽的链接,用于多个外设和存储设备端口。
- 集成了符合 Advanced Interrupt Architecture (AIA) 的中断控制器,支持 Message Signal Interrupts (MSI) 和虚拟化。
SiFive 高级主管 Ian Ferguson 向外媒 The Register 透露,P870-D 并不追求顶级性能,而是力求在速度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他指出,P870-D 在性能方面与 Arm 的 Neoverse N2(微软 Azure Cobalt 100 中的产品)相当,但规模小了约 25%。但在被问及效率问题时,Ferguson 则表示很难量化,因为其主要取决于工艺节点。
虽然 SiFive 特意在新闻稿中提及了 AI,但 Ferguson 表示 P870-D 并不是直接运行 AI 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P870-D 更适合搭配以 AI 为重点的处理器,例如英伟达的 GPU 和谷歌的 Tensor Processors。
目前,P870-D 处理器正面向 SiFive 的主要客户出样,最终生产版本预计将在 2024 年末前发布。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极客与技术,产业与生态 年度开源峰会 2024 GOTC × GOGC 隆重启幕
8 月 15 日,2024 全球开源技术峰会 GOTC × GOGC 全球开源极客嘉年华于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办。大会现场,开源生态网络共建暨张江节点正式揭牌;世纪互联与开源中国宣布正式开启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算互联的深化发展。主论坛总体围绕开源生态合作与发展、 RISC-V、多模态具身智能、深度学习平台、企业引入开源、开源 AI 发展、垂域大模型技术等话题展开主题演讲。 2024 GOTC × GOGC 将 GOTC(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与 GOGC(全球开源极客嘉年华)进行品牌联名,旨在集结全球范围内对开源技术充满热情的开发者、社区成员、创业者、企业领袖、媒体人,以及各开源项目应用场景的产业精英、跨界才俊与年轻力量。本次活动将秉持“社区共建、轻松有趣、丰富多彩”的核心理念,通过社区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为大家呈现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交流平台。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将以行业展览、主题发言、论坛、圆桌、创新集市、人才集市等形式来诠释此次大会主题 ——极客与技术,产业与生态,源见未来。 在致辞环节,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涛指出,开源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
- 下一篇
非扁平网络场景下,基于开源istio治理CCE多集群
摘要:该方案最为关键的技术是istio-eastwestgateway 东西向网关,它解决了网格跨网络访问的难题。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基于开源istio治理CCE多集群--非扁平网络场景》,作者:可以交个朋友。 一 背景 鉴于扁平网络模式下对网络存在严格的要求,需要所有集群处于同一个扁平网络,Pod IP地址互通且不重叠,Service 网段也不能冲突。这些网络需求在实际环境中可能难以满足,限制了该模式的应用场景。istio支持了更加灵活的多集群网络方案,即非扁平网络模型。 二 方案简介 采用多网络多控制面方案,除了扁平网络多控制面网格的方案中使用的技术外(dns解析,跨集群apiserver的访问),该方案最为关键的技术是istio-eastwestgateway 东西向网关。东西向网关解决了网格跨网络访问的难题,在客户端的工作负载发起请求时,针对其他集群的工作负载,数据流量首先会被转发到目标所在集群的入口网关,然后由网关将请求转发到工作负载容器。 若需实现该方案,需要在扁平网络的基础上再回答如下关键问题: 问题一、同一个负载多集群部署,如何判断各个endpoint在哪个netw...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