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8升级JDK11最全实践干货来了
1、前言
截至目前(2023年),Java8发布至今已有9年,2018年9月25日,Oracle发布了Java11,这是Java8之后的首个LTS版本。那么从JDK8到JDK11,到底带来了哪些特性呢?值得我们升级吗?而且升级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本篇文章将带来完整的JDK8升级JDK11最全实践。
2、为什么升级JDK11
1)性能提升
更好的垃圾收机制、更快的类加载器, 加快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综合评估,从Java 8 升级到 Java 11,G1GC平均速度提升16.1%,ParallelGC为4.5%(基于OptaPlanner的用例基准测试表明)
2)特性和改进
局部变类型推断、新的 API、HTTP/2客户端、Lambda表达式的新特性等,这些新特性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3)支持最新的技术和框架
许多新的技术和框架已经或即将开始依赖于JDK11或以上版本,升级后可以保证应用程序能够分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框架。
4)长期支持版本
JDK11是Oracle官方发布的一个长期支持(LTS),意味着它将获得长期的更新和支持,有助于保持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行业趋势
数据来自 New Relic 在2023年1月发布的Java生态报告,从下图可以看出:
1、目前市面上有 超过 56%的应用程序使用了JDK 11,Java 8 的使用从2020年的84%降低到了现在的32%左右 。大部分公司在这三年之间都升级到了JDK 11 或者 JDK 17这两个LTS版本上面。 2、垃圾收集器使用情况来看,JDK11版本及以上 G1使用率最高,占比高达65%
Java LTS版本百分比 | 垃圾回收器使用百分比 |
---|
3、升级后GC效果
先给出结论: 1、JDK11相对于JDK8, 所有垃圾回收器的性能都有提升,特别是大内存机器下G1的提升最明显 2、 8G内存以下的机器,推荐使用Parallel GC ,如果特别追求低延迟,选择牺牲吞吐量,可以使用G1,并设置期望的最大垃圾回收停顿时间来控制 3、8G及以上的大内存机器,推荐使用G1 4、 不推荐使用CMS ,升级后从各项数据来看,CMS收集器都不如G1
我在JDOS平台上选择了不同配置的机器(2C4G、4C8G、8C16G),并分别使用JDK8和JDK11进行部署和压测。
整个压测过程限时60分钟,用180个虚拟用户并发请求一个接口,每次接口请求都创建512Kb的数据。最终产出不同GC回收器的各项指标数据,来分析GC的性能提升效果。
以下是压测的性能情况:
机器配置 | 垃圾回收器 | 指标项 | JDK8 | JDK11 | JDK11比JDK8提升 | 总结 |
2C4G | Parallel GC(标记复制+标记整理) | 吞吐量 | 88.805% | 92.821% | 4% | 1、JDK11各项指标都有提升 2、当前机器配置下,综合评估,Parallel GC的综合指标比G1高 |
平均停顿GC时间 | 28.3ms | 19.6ms | 30%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720ms | 720ms | 0 | |||
CMS(标记复制+标记清除) | 吞吐量 | 58.551% | 63.923% | 5%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28.0ms | 26.5ms | 7%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300ms | 250ms | 16% | |||
G1收集器 | 吞吐量 | 83.046% | 68.371% | -15%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125ms | 49.9ms | 60%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1170ms | 610ms | 47% | |||
4C8G | Parallel GC(标记复制+标记整理) | 吞吐量 | 90.851% | 95.252% | 5% | 1、JDK11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升 2、当前机器配置下,综合评估,G1的综合指标比Parallel GC高 |
平均停顿GC时间 | 27.1ms | 15.3ms | 43%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580ms | 680ms | -17% | |||
CMS(标记复制+标记清除) | 吞吐量 | 49.812% | 56.55% | 7%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38.3ms | 32.3ms | 15%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180ms | 150ms | 16% | |||
G1收集器 | 吞吐量 | 96.333% | 97.328% | 1%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18.4ms | 18.7ms | 0.01%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980ms | 190ms | 80% | |||
8C16G | Parallel GC(标记复制+标记整理) | 吞吐量 | 90.114% | 94.718% | 4% | 1、JDK11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升 2、当前机器配置,综合评估,大内存机器,G1的综合指标比Parallel GC高很多 |
平均停顿GC时间 | 30.8ms | 16.8ms | 46%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940ms | 770ms | 18% | |||
CMS(标记复制+标记清除) | 吞吐量 | 53.893% | 60.168% | 7%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32.2ms | 27.2ms | 15%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260ms | 100ms | 61% | |||
G1收集器 | 吞吐量 | 96.359% | 97.143% | 1% | ||
平均停顿GC时间 | 20.1ms | 17.3ms | 14% | |||
最大停顿GC时间 | 260ms | 120ms | 53% |
* 上面给出的GC升级效果,采用的是默认的配置,没有做任何优化,只提供参考。真正的GC调优是个技术活,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机器配置和实际压测效果等综合评估来选出最合适的GC垃圾回收器。
* 不同垃圾回收器的特点:
4、JDK11带来了哪些新特性
4.1、GC改进
默认垃圾回收器改为G1,废弃CMS垃圾回收器
引入ZGC垃圾回收器(可伸缩低延迟垃圾收集器) 但由于JDK11中ZGC还不够完善,推荐在JDK17中再使用稳定版ZGC
4.2、模块化
Java9引入了对于模块化软件支持,而Java11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特性。模块化让应用程序 更精简,减少对其他类库的依赖和冗余代码,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然而,目前不推荐使用模块化,因为相关组件生态还不完善,并且模块化带来的价值不够突出。具体原因请看后面章节的详细分析:新特性实践-模块化。
4.3、语法增强
4.4、API增强
isBlank
、lines
、strip
、stripLeading
、stripTrailing
和repeat
5、如何升级
5.1、升级应用评估
5.2、JDK选择
自从2019年1月起,Oracle JDK后续的版本开始商用收费,所以推荐大家选择OpenJDK11,OpenJDK和OracleJDK功能上没有差异,支持免费商用。
OpenJDK11下载地址:https://jdk.java.net/archive/
5.3、GC配置
根据自身需求和机器配置选择GC,不同GC的JVM启动参数配置:
5.4、升级过程踩坑
整个升级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升级JDK版本,实际遇到的问题如下:
分类 | 依赖名 | 支持情况 | 说明 |
框架 | Spring2.X/boot | 支持 | 使用JDK11自带原生HttpClient时,会遇到: 1、spring启动时,会遇到注入某些类时,无法通过反射的方式访问其所在的包,报错:module java.net.http does not"opens jdk.internal.net.http"to unnamed module @5eb2172 原因:模块化引入了包之间的访问权限控制,如果没有对一个包显示地使用open/opens关键字对外开放,那么其他包中的类无法通过反射的方式访问此包。 解决方案:需要手动设置JVM参数,比如:--add-opens java.net.http/jdk.internal.net.http=ALL-UNNAMED |
中间件 | JSF | 支持 | |
AKS | 支持 | 1、出现异常Causedby: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javax/xml/bind/JAXBException 原因:Java11 删除了 Java EE modules,其中就包括 java.xml.bind (JAXB)。 解决方案:手动引入包即可 <!-- API, java.xml.bind module --> <dependency> <groupId>jakarta.xml.bind</groupId> <artifactId>jakarta.xml.bind-api</artifactId> <version>2.3.2</version> </dependency> <!-- Runtime, com.sun.xml.bind module --> <dependency> <groupId>org.glassfish.jaxb</groupId> <artifactId>jaxb-runtime</artifactId> <version>2.3.2</version> </dependency> | |
Mybatis | 支持 | | |
Concrete | 支持 | | |
R2M | 支持 | | |
EasyJob | 支持 | | |
OSS | 支持 | | |
FMQ | 支持 | | |
| | | |
监控运维 | SGM | 支持 | |
UMP | 支持 | | |
UWC | 支持 | | |
CICD | JDOS部署 | 支持 | JDK11镜像:java-jdt-centos7.4-jdk1.11.0_13-tomcat9.0.54:latest |
5.5、升级后验证
升级后完成,做好单测和回归测试,推荐能做个压测验证,防止影响线上服务稳定性
6、新特性实践-模块化
Java一直是构建大型应用程序的主流语言之一。然而随着Java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库和复杂的代码块之间关系难以理清的问题,构建系统变得困难且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和有效开发的范围。特别是在使用繁多的Java存档文件(Java Archive, JAR)时,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模块化能够很好地管理和减少代码的复杂性。因此自Java9开始,引入了模块化系统。通过模块化,Java本身也得以进行模块化改进。
6.1、模块化是什么?
模块化指的是JAVA平台的模块系统(Java Platform Module System),简称JPMS。JPMS引入一种新方式来组织和构建Java应用程序,它将代码分为相互独立、可复用的模块。每个块都有自己的命名空间,明确声明并控制其他模块的访问权限。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维护复杂的应用程序,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同时提升应用的加载速度和性能。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定义模块描述符来隔离module(Jar包)内部类的访问权限。
模块化的几点关键说明:
1)相对于JDK8的变动
2)和maven的关系
模块化并不是要替代maven,和maven本身并不冲突,maven定义jar之间的依赖关系,模块化是对已经依赖的jar下的包进行更细粒度依赖控制
3)如何兼容旧应用
天然兼容旧应用。为了向后兼容旧项目,一些库本身并未模块化,其仍然可以作为模块在模块路径中使用,而这些库在模块路径上时会被转化为自动模块,例如:jackson-databind-1.0.0.jar将成为自动模块jackson.databind
| |
---|
6.2、带来了哪些好处?
1)封装和隔离,更好的访问控制
模块化允许开发者将代码和资源封装在独立的模块中。模块之间可以明确地定义公开和私有的API,提供了更好的代码隔离性和可维护性。
ps:新业务单应用可以按照领域模型来进行多模块的划分,以避免代码腐化。简单举例单应用下存在产品.jar、订单.jar。订单依赖产品,通过模块化的限制,订单只能使用产品中明确对外暴露的类,这样就避免传统模式订单.jar可能依赖了产品.jar中普通的类导致代码腐化的问题,也降低后续领域服务拆分的复杂度
2)更好的可伸缩性,加载速度的提升
模块化系统使得Java平台更加可伸缩,通过模块化定义,可以仅加载需要的模块,从而提升加载类的效率,最终减少了应用程序的内存占用和启动时间,同时打包后的程序也更小。
3)明确的依赖关系
模块化系统要求在模块之间明确定义依赖关系。在编译或运行代码之前,模块系统会检查模块是否满足所有依赖关系,从而导致更少的运行时错误。
4)安全
在JVM的最深层次上执行强封装,减少Java运行时的攻击面,同时无法获得对敏感内部类的反射访问。
6.3、如何使用
1)定义module-a.jar
包结构如下:
com.jdt.a person Men.java reflect ReflectModel.java module-info.java
module-info文件内容如下:
module module.a { //指令用于指定一个模块中哪些包下的public对外是可访问的,包括直接引入和反射使用 exports com.jdt.a.person; // 只能被反射调用,用于指定某个包下所有的类(公开、非公开)都只能在运行时可被别的模块进行反射访问。 opens com.jdt.a.refect; }
2)定义module-b.jar,包的pom中指定依赖了module-a
包结构如下:
com.jdt.b test Test.java module-info.java
module-info文件内容如下:
module module.b { //依赖a下的包 requires module.a; }
3)此时module-b.jar,在编写编码时,会遇到如下问题
6.4、实践过程的坑
上面简单介绍了模块化的知识,具体在落地过程中,我们主要踩了以下的坑,供大家参考
1)依赖JSF包时无法模块化
* JSF是京东内部使用的高性能RPC框架
进行模块化时,pom中依赖了jsf包,模块定义如下:
module module.a { requires fastjson; //依赖jsf包名 requires jsf.lite; exports com.jd.jdk.test.module; }
此时编译报错如下:提示找不到模块:jsf.lite,但是pom中明明指定依赖了jsf.lite
问题原因:
经过一系列定位研究,发现jsf-lite包中,/META-INF/services下的文件org.glassfish.jersey.internal.spi.AutoDiscoverable里面写的类是com.alibaba.fastjson.support.jaxrs.FastJsonAutoDiscoverable,此类并未在当前jsf.lite包中定义,属于com.alibaba.fastjson包的。
但是我们的pom中明明也依赖了com.alibaba.fastjson包,为什么模块化后,就找不到了呢?
主要原因在于模块化遇到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时的约束:模块化时,SPI机制要求配置中定义依赖的类必须本模块定义的,不能是其他模块的包(来自它不拥有的包),否则,此包将无法被模块化
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面jsf无法找到module的问题,jsf-lite里面设置了它不拥有的包:com.alibaba.fastjson.support.jaxrs.FastJsonAutoDiscoverable,导致jsf-lite包无法被自动模块化
解决方案:
1、联系JSF团队,升级JSF包,修复上面说的FastJsonAutoDiscoverable配置错误的问题。
2)拆包问题(模块隔离)
模块化约束:jdk9以上,使用模块化时不支持拆分包的形式依赖
拆分包意味着两个模块包含相同的包,Java模块系统不允许拆分包。拆分包始终是不正常的,而当使用解析可传递依赖项的构建工具(如Maven等)时,很容易出现同一个库的多个版本,当Java模块系统检测到一个包存在于模块路径上的多个模块中时,就会拒绝启动。
例如:
module-a.jar包结构定义: com.foo.package A.java module-b.jar包结构定义: com.foo.package B.java
当module-c同时依赖module-a和module-b时,如上编译时会报一个错,Package com.foo.package in both module module.b and module module.a
,这就是JAVA9的模块隔离,要求只能从一个模块(module)中读取同一个包(package),不能跨模块读取。
解决方案:
如果在使用模块化时,遇到了拆分包问题,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绕过的。即使从用户角度来看基于类路径的应用程序可以正确工作,你也最终需要处理这些问题。此时只能停用模块化或升级jar包,避免拆分包问题
6.5、模块化落地总结
目前不推荐使用模块化,因为相关组件生态还不完善,并且模块化带来的价值不够突出:
7、总结
1、升级过程简单,升级后可以使用更多新特性和更好的GC性能,所以 建议升级到JDK11 。
2、现阶段 不推荐使用模块化 ,但是不用担心会影响JDK11的升级。
另外听说JDK17的 ZGC可以达到亚毫秒级停顿,但考虑到JDK11的ZGC还不是很稳定,所以本次不做测试,后面升级到JDK17后再给大家分享ZGC压测效果。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实际的帮助。
系列文章: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JDK11升级JDK17最全实践干货来了
1、前言 如果你仍在使用JDK8,那你是否曾经遇到过OutOfMemoryError的问题?你是否曾经为JVM的调优问题感到困扰?本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一种能够提供百倍性能提升的垃圾回收器,也许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上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JDK8升级JDK11的最全实践,相信大家阅读后已经对JDK11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2021年9月14日,Oracle发布了可以长期支持的JDK17版本,那么从JDK11到JDK17,到底带来了哪些特性呢?亚毫秒级的ZGC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值得我们升级吗?而且升级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本篇文章将带来完整的JDK11升级JDK17最全实践。 2、为什么升级JDK17 1)长期支持版本 JDK17是Oracle官方在2021年9月14日发布的一个长期支持(LTS)版本,意味着它将获得长期的更新和支持,有助于保持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性能提升 更好的垃圾回收器。综合评估,从Java 8 升级到 Java 11,G1GC平均速度提升16.1%,ParallelGC为4.5%,从Java 11 升级到 Java 17,G1GC平均速度提升8.66%,...
- 下一篇
Dolphinscheduler Docker部署全攻略
作者| 陈逸飞 Docker部署的目的是在容器中快速启动部署Apache Dolphinscheduler服务。 先决条件 docker-compose docker 使用容器单机部署Dolphinscheduler 请下载源码包apache-dolphinscheduler--src.tar.gz,下载地址:下载 首先确定服务启动所需的端口未被占用 port_list=(12345 25333 5432) for port in ${port_list[@]};do netstat -an | grep $port done # 无任何输出即为端口未被占用 如果端口被占用的情况下 vim docker-compose.yml 找到dolphinscheduler-api,修改ports。 # 默认内容 ports: - "12345:12345" - "25333:25333" # 根据需求修改,如: ports: - "22345:12345" - "35333:25333" 安装Postgresql 与 Dolphinscheduler服务 tar -zxvf apache-do...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