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三板斧:关于技术规划、管理、架构的思考
阿里妹导读: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从实践中来。作为技术工程师,要不断地从事件中反思经验、总结规律,才能避免踏入同一个坑,才能更高效地完成 KPI ,甚至是晋升。今天的文章来自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毕啸,从五个方面总结工程技术的核心要点,相信对你能有所启发。
大约半年前,开始总结自己关于工程技术的一些核心要点,关于规划、技术管理以及架构,三个方面的一些心得。结合自己团队的现状、自己对于周边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观察,于是有了文中的这几张图。
一、关于技术规划三板斧
技术规划规划做得好,能起到比较好的正向引导作用,个人及团队的整体目标感会好很多,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全局分析,这需要溯源历史,思考未来,要对未来有一定的预判。能够基于数据,基于专业,基于客户价值,同时结合顶层的战略、公司的战役情况和组织的现状做分析。
第二部分是定目标。这一部分非常关键,定义好目标以及非目标,哪些事情是不要做的也要讲明白,并且确认目标的实现路径,做好拆解。
最后一部分是以终为始,从最终结果的角度,来溯源开始。从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平台能力输出或者赋能、平台研发效能以及技术数据驱动业务等不同的角度审视结果。
另外,关于创新,可以有几个不同维度的方法,例如通过上下左右的比较,用比较思维法来获取信息;例如移花接木,通过不同行业的分析来完成方案的嫁接;例如第一性思考,深度分析业务以及技术的场景,产出最后的方案。
二、关于技术管理三板斧
这里的管理,不是团队管理,是指技术本身的管理。其实最近一年多,一直在倡导一件事情,就是技术的微观化管理,技术和其他的事务不太一样,一旦宏观化管理,不能 Deep Dive 细节,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研发质量中体现为研发效率降低,架构孵化。总体提供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把控核心细节。软件工程这些年,本质是没变的。不管是偏互联网的部分还是偏企业级的部分,关键细节是需要严格把关的。
另外,就是数据化度量。通过数据驱动研发体系的重建,通过质量风险文化的宣导以及核心指标的跟进,起到督导的作用。
最后,就是清单革命。清单革命是一本书的名字,这里借用过来,合适是 checklist,不管是代码规约、应用规范还是稳定性治理等,都容易由于不重视或者不 check 而逐渐孵化。这时候,一个好的 checklist 非常关键重要。
三、关于技术架构三板斧
关于架构,其实讲架构模式、TOGAF 架构、互联网架构等的书不少。架构本身有一些通用的方法的,但是方法一旦通用,就会偏虚无缥缈。这里总结了三个部分:
第一,是多元多维。这个概念来自穷查理宝典,因为架构需要良好的上下文输入,需要思考时间和空间维度,需要思考组织人才和 KPI ,需要思考目标过程和结果,这些和架构本身关系不大,但是关联到架构是否能够良好地落地。
第二和第三是相辅相成的,核心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架构本身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太复杂了,只能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怎么分?利用金字塔原理,不遗漏、不重复,重点在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同时在数据化上做思考,之后按照架构主题做拆分。怎么击破?分层架构和模块化架构,是比较通用的两个方法,业界有架构模式的参照,也可以用一些移花接木的方法。另外,关键架构主题和架构模式,也可以有checklist,方便在做架构的时候,通过清单对照不会漏掉重要内容。
四、关于赛车、赛道、赛手三段论
去年六七月份,针对市面上已有的物流机器人公司,做了一个全局的分析。在分析公司上,是有一些方法论的,正当尝试总结的时候,正好看到“得到”的一个专栏,一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分析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于是,做了总结:一个前提,就是分析宏观背景,例如经济形势。接下来是三部分:赛道很容易理解,就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情况,赛道够不够宽,赛道够不够长;第二个就是赛车,公司有没有核心的商业模式以及核心竞争力;第三个就是赛手,公司的人和文化,这个也非常重要。
五、关于点线面体的思考
曾鸣老师的智能商业,是比较有深度的讲解互联网的一本书,中间有一篇文章是讲点线面体的,内容很不错。公司战略和个人发展战略,都可以从点、线、面、体的角度来思考。这里做一个引用:
点线面体,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定位思考方法。这些年,很多人来找我讨论,公司的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讨论多了我慢慢发现,传统的战略理论框架很多已经不适应现在新的环境了。战略的最核心是定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定位最传统的理论框架是波特提出来的成本领先、差异化和利基市场的竞争战略。虽然在未来这种定位还是大家需要去思考的,但实际上在网络时代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先回答。
曾鸣《智能商业》
作者: 毕啸
原文链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图解AI】什么是语义分割、实例分割、全景分割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是计算机视觉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是根据某些规则将图片中的像素分成不同的部分、打上不同标签。图解如下: 1、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识别图像中存在的内容,如下图,有人(person)、树(tree)、草地(grass)、天空(sky) 2、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 识别图像中存在的内容和检测其位置,如下图,以识别和检测人(person)为例 3、语义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 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打上类别标签,如下图,把图像分为人(红色)、树木(深绿)、草地(浅绿)、天空(蓝色)标签 4、实例分割(instance segmentation) 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的结合,在图像中将目标检测出来(目标检测),然后对每个像素打上标签(语义分割)。对比上图、下图,如以人(person)为目标,语义分割不区分属于相同类别的不同实例(所有人都标为红色),实例分割区分同类的不同实例(使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人) 5、全景分割(panoptic segmentation...
- 下一篇
聊聊Tomcat的架构设计
微信公众号「后端进阶」,专注后端技术分享:Java、Golang、WEB框架、分布式中间件、服务治理等等。 老司机倾囊相授,带你一路进阶,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Tomcat 是 Java WEB 开发接触最多的 Servlet 容器,但它不仅仅是一个 Servlet 容器,它还是一个 WEB 应用服务器,在微服务架构体系下,为了降低部署成本,减少资源的开销,追求的是轻量化与稳定,而 Tomcat 是一个轻量级应用服务器,自然被很多开发人员所接受。 Tomcat 里面藏着很多值得我们每个 Java WEB 开发者学习的知识,可以这么说,当你弄懂了 Tomcat 的设计原理,Java WEB 开发对你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本篇文章主要是跟大家聊聊 Tomcat 的内部架构体系,让大家对 Tomcat 有个整体的认知。 前面我也说了,Tomcat 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 WEB 服务器 + 一个 Servlet 容器,那么它必然需要处理网络的连接与 Servlet 的管理,因此,Tomcat 设计了两个核心组件来实现这两个功能,分别是连接器和容器,连接器用来处理外部网络连接,容器用来处理内...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