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DB 可能会以 3700 万美元被私有化
MariaDB 董事会确认,已于 2024 年 2 月 15 日收到了来自加利福尼亚 K1 投资管理公司的临时收购要约。K1 于 2024 年 2 月 16 日公开宣布了这一要约。MariaDB 董事会正在审查可能要约并听取建议。
这是一份非约束性的探索性提议,可能会根据未来几周的谈判进展而发生变化。该提议包括以每股 0.55 美元的价格购买所有 MariaDB 股票,按照该公司 2 月 5 日的收盘估值计算,约合 3700 万美元。
拟定交易将通过爱尔兰法律安排计划进行,K1 或其附属公司将收购该公司 100% 的已发行股份。然而,K1 保留以合同要约的方式实施该提议的权利。尚未确定该提议将采取何种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消息的发布正值该公司发生重大变化和动荡之际,新任首席执行官上任后,该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并剥离了数据库即服务和地理空间业务。
2009 年,甲骨文公司斥资数十亿美元对 MySQL 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使 MySQL 实际上成为甲骨文公司的资产,MySQL 项目的创建者因此对 MySQL 的独立性产生了担忧,于是 MariaD B在 15 年前作为 MySQL 的一个分支而出现。对于那些寻求完全开源的 MySQL 替代品的人来说,MariaDB 被认为是一个"drop-in"的替代品,并已被一些大公司用于在其应用程序中存储和处理数据。
多年来,MariaDB 背后的商业实体筹集了大约 2.3 亿美元的风险资金,最终于 2022 年 12 月通过 SPAC 上市。但正如 TechCrunch 所指出,MariaDB 的上市远未取得巨大成功,从 2022 年底上市首日 4.45 亿美元的市值(与之前 D 轮融资时 6.72 亿美元的私有企业价值相比,市值本身已大幅下降)跌入常年低谷,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徘徊在 1 千万美元关口附近。
纽约证券交易所曾在 9 月份警告 MariaDB,称其不符合上市规则 —— 该规则规定公司的全球平均市值在连续 30 天的交易期内不得低于 5000 万美元。在随后的几个月里,MariaDB 收到了第一份收购要约,来自其现有投资者 Runa Capital,初步报价为每股 0.56 美元现金。三周后,Runa 表示最终不会收购 MariaDB,而是由一家名为 RP Ventures 的公司提供 2650 万美元的贷款。
今年二月初,MariaDB 宣布与债权人达成临时暂缓协议,即在寻求替代融资方案期间,债权人将不行使贷款协议中规定的任何补救措施。这一消息导致 MariaDB 的股价在几天内上涨了一倍多,这也是为什么 K1 的出价与宣布任何暂缓协议前 MariaDB 的收盘价相对应。
事实上,K1表示,它的报价比 MariaDB 2 月 5 日的收盘价(0.19 美元)高出 189%,相当于市值约为 1290 万美元。虽然不能保证 K1 会正式竞购 MariaDB,但与更像传统风险投资公司的 Runa Capital 不同,K1 在其 12 年的历史中拥有后期投资记录,这使其更接近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且 K1 已经进行了多次收购,包括在 2022 年斥资 3.19 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 ELMO 软件公司,并在收购过程中将其私有化。
因此,从很多方面来说,K1 可能比 Runa 更适合接管 MariaDB。根据爱尔兰收购规则第 2.6 条,K1 必须在 2024 年 3 月 29 日下午 5:00(纽约时间)(即 K1 公告后的第 42 天)之前,正式确定其收购要约或完全放弃该计划。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红帽改变发布 RHEL Beta 测试版本的更新策略
红帽宣布对 RHEL Beta 测试版本的更新策略进行改进。 目前 RHEL 新版本正式发布之前,红帽大致提供了一个月的测试期。但红帽及其客户发现,长达一个月的 RHEL 测试期通常太短,意义不大。 从 RHEL 9.5 开始,红帽将开始更早且持续地发布"beta"软件包。在即将发布的次要版本完成初始测试后,这些软件包将开始推送到其测试版渠道。因此,它的测试期长达 4 个月,而不仅仅是 1 个月的周期。 但随着测试期的延长以及每周发布测试包更新,RHEL 次要版本测试版的安装介质(例如预构建的 ISO 和云/VM 镜像)将不再存在。 此更改仅影响 RHEL 9.5 及更高版本,并将持续到从 RHEL 10.1 开始的点版本。RHEL 8 或更早版本中的点版本更新都不会发生变化。
- 下一篇
芯片架构师 Jim Keller:英伟达的 CUDA 不是护城河,是沼泽
曾从事 x86、Arm、MISC 和 RISC-V 处理器研究的芯片架构师 Jim Keller 批评了英伟达的 CUDA 架构和软件技术栈,他认为 CUDA 是英伟达的沼泽而非护城河。 “CUDA 是沼泽,而不是护城河。x86 也是一片沼泽。[…] CUDA 并不美好,它是通过一次堆积一件东西来构建的。” https://twitter.com/jimkxa/status/1758943525662769498 他指出,就连英伟达本身也有多个专用软件包,出于性能原因,这些软件包依赖于开源框架。 就像x86一样,CUDA在保持软件和硬件向后兼容性的同时逐渐增加了功能。这确保英伟达的平台完整且向后兼容,但它影响了性能并使程序开发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很多开源软件开发框架可以比CUDA更高效地使用。 Jim Keller 写道:“基本上没有人编写 CUDA,如果你确实编写 CUDA,它可能不会很快。[...] Triton、Tensor RT、Neon 和 Mojo 的存在是有充分理由的。” 甚至英伟达本身也有不完全依赖 CUDA 的工具。例如,Triton Inference Server...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