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x新手的理解与使用
1 vuex的概念理解
提到vuex,就不能不先提vue.
我个人开始尝试学习使用vue,是因为此前总是遇到页面逻辑数据与视图的一致性问题.在使用vue之前,我们使用jQuery插件的时候,一桩麻烦事就是既要在每个数据变更后,写代码去改变视图,又要考虑html上各种输入改变时监听各种事件以改变页面逻辑数据.当然最早的时候,我们使用html内部的value来记载各种数据,但这种方式在今日看来就有些简单粗暴了,难以使用复杂的页面逻辑.这也正是我开始使用vue的初衷--数据双向绑定.
但对于vue而言,还有一项很强大的功能,就是组件功能.对于这项功能,有两种使用理解:其一是制作一些简单轻便的轮子,很难适用于其他项目但很适用于项目内部的多个页面;其二是路由页面,理解起来就是将每个页面看做是一个组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html页面;
再开始使用vue的时候,我在每个页面都会new一个新的vue来实现页面内部的数据双向绑定,这种用法本来无可厚非,也能兼容老项目,但仅有一点不足(或者说是老项目的通用不足之处),即逻辑数据的管理是以html页面为单位的,页面之间的数据没有什么可关联的太好方法(html页面之间是通过iframe实现连接的,但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流却没有太好的api,且也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
vuex就是为此准备的,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页面关联方式,要通过vue组件的方式关联起来.使用此种方式后,在使用前台vue进行编程的一些思想,就要发生一些转变.这里列举一下我们可通过数据交流所做的一些事情:
- 大多数经常调用的基础数据,可在所有页面公用,这是适用于技术场合的;
- 对于组件,常用的有两种属性,一是data,一是prop.就我的理解而言,data负责组件内部的逻辑,prop负责与内外部数据之间的数据关联,如最常见的value.但对于路由页面组成的框架而言(如iview),如果切换路由页面,会导致原路由页面data清空,此时使用vuex.store来存储数据就可避免这种情况,这是适用于vue组件页面场合的;
2 vuex的使用
对于一个前台项目而言,vue组件一定有很多,但vuex只能有一个('/src/store/index.js').当然,可以通过import的方式将vuex开枝散叶(modules),使得不同的module存储不同的业务数据.以下为vuex的主干内容: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import user from './module/user' import app from './module/app' import basedata from './module/basedata' Vue.use(Vuex)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modules: { user, app, basedata } })
以下为其中的一个枝叶:/module/basedata.js,用来存储基础数据的module:
import { getCusData, getSupSelect } from '../../api/public' /** * 常用基础数据读取,注意有以下限制: * 1.必须只能是读取!!! * 2.必须只能是在基础模块的数据!!! * 3.目前仅是通过数据的有无来判断是否作为缓存,后续可能会通过更加合理和复杂的逻辑来判断. * @author YangYishe */ export default { state: { // 客户集合 arrCustomer: [], // 供应商集合 arrSupplier: [], nowTimes: 0 }, mutations: { setNowTimes (state, times) { // 测试vuex state的方法 console.log('set now times') state.nowTimes = new Date().getTime() + times }, // 重置客户数据 setCustomerData (state, arrCustomer) { state.arrCustomer = arrCustomer }, // 重置供应商数据 setSupplierData (state, arrSupplier) { state.arrSupplier = arrSupplier }, }, getters: { }, actions: { // 测试改变方法 handleChangeTimes ({ state, commit }, { times }) { commit('setNowTimes', times) }, // 读取客户数据(支持mapState和return两种用法) loadCustomer ({ state, commit }) { // 读取客户数据(Promise以支持异步操作) if (state.arrCustomer.length === 0)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getCusData().then(res => { commit('setCustomerData', res.data) resolve(res.data) }).catch(err => reject(err)) }) } else { return state.arrCustomer } }, // 读取供应商数据(支持mapState和return两种用法) loadSupplier ({ state, commit }) { if (state.arrSupplier.length === 0)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getSupSelect().then(res => { commit('setSupplierData', res.data) resolve(res.data) }).catch(err => reject(err)) }) } else { return state.arrSupplier } }, } }
从这个module/basedata.js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个module的大致逻辑.
- state存储的全局的客户和供应商集合;
- mutations一般是用来同步改变state中的数据,类似于setters;
- getters用来根据state计算各种属性值;
- actions则是异步接收数据(不一定必须是异步方法,如第一个方法,只是外界调用接口都是从这里调用的),然后调用mutations内部方法来改变state的值;
外界调用方式,可参考如下(这里仅列举必要代码):
<template> ... <!-- 这里采用的是iview框架,所以Select和Option都是首字母大写 --> <Select v-model="mCondition.customerId" clearable filterable> <Option v-for="mCustomer in arrCustomer" :key="mCustomer.id" :value="mCustomer.id">{{mCustomer.name}}</Option> </Select> ...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mapState, mapActions }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name:'test-temp', data(){ return { // mCondition:{} } }, computed:{ //这里因为是采用vuex.store的分支,不确定采用字符串数组的方式是否可以 ...mapState({ arrCustomer:state=>state.basedata.arrCustomer }) }, created(){ //这里调用的就是mapActions的方法,如果原方法有参数,则默认从第二个参数开始,不需考虑{state} this.loadCustomer(); }, methods:{ //这里采用的是字符串数组的方式 ...mapActions([ 'loadCustomer', ]), } } </script>
以上即是vuex的使用方式,个人认为比较中的说明,已经放在代码中的注释里了.
3 其他注意点
本文更偏向于让新手去理解和上手,故代码偏向于更简单的方案.
实际使用中,对于缓存更替的考虑可能要更复杂.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AI实战】手把手教你深度学习文字识别(文字检测篇:基于MSER, CTPN, SegLink, EAST等方法)
文字检测是文字识别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字检测的主要目标是将图片中的文字区域位置检测出来,以便于进行后面的文字识别,只有找到了文本所在区域,才能对其内容进行识别。 文字检测的场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场景,另一种是复杂场景。其中,简单场景的文字检测较为简单,例如像书本扫描、屏幕截图、或者清晰度高、规整的照片等;而复杂场景,主要是指自然场景,情况比较复杂,例如像街边的广告牌、产品包装盒、设备上的说明、商标等等,存在着背景复杂、光线忽明忽暗、角度倾斜、扭曲变形、清晰度不足等各种情况,文字检测的难度更大。如下图: 本文将介绍简单场景、复杂场景中常用的文字检测方法,包括形态学操作、MSER+NMS、CTPN、SegLink、EAST等方法,并主要以ICDAR场景文字图片数据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如下图: 1、简单场景:形态学操作法 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形态学操作,包括膨胀、腐蚀基本操作,即可实现简单场景的文字检测,例如检测屏幕截图中的文字区域位置,如下图: 其中,“膨胀”就是对图像中的高亮部分进行扩张,让白色区域变多;“腐蚀”就是图像中的高亮部分被蚕食,让黑色区域变多。通过膨...
- 下一篇
Rancher发布Rio:为Kubernetes打造极简MicroPaaS平台
Rio已于近日正式发布!一个结合了Istio、Knative和Kubernetes的力量,且拥有像Docker一样的极简使用体验的MicroPaaS平台。 2019年5月21日,业界领先的容器管理软件提供商Rancher Labs(以下简称Rancher)宣布推出Rio,一个可以在任何符合标准的Kubernetes集群上使用的MicroPaaS平台。Rio由一些Kubernetes自定义资源和一个可选的CLI构成,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服务部署到Kubernetes,自动获得持续交付、DNS、HTTPS、路由、监控、自动扩缩容、金丝雀部署、git触发构建等功能。 “Rancher所有的产品,自始至终不变的理念都是致力于让Kubernetes简单易用。但我们团队深切感受到,如今业界现有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并没有解决管理Istio和Knative等工具所需的大量工作量的问题。”Rancher首席架构师及联合创始人Darren Shepherd表示:“正是出于这种考量,我们构建了Rio,让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单个命令,就能部署、管理、扩展和编译应用程序。” Rio是2019年Rancher推出的第三个全...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