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思科结盟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双11看来不仅仅是国内消费者的狂欢,原来老外们也喜欢在这个节骨眼上弄点动静出来。
本周一,爱立信和思科宣布达成全面的技术和商业合作协议,将在市场和产品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据悉,双方的合作涵盖了两家公司的整个业务范围,包括运营商和企业级设备和服务,知识产权,还包括路由器、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移动、管理和控制等方面产品,这简直是一场“不是并购的并购”。
双方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战略合作协议,难倒是真的为了10亿美元的各自营收增长?合作对双方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整个产业界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冲击?谁是此次合作的受益者,谁又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不是并购的并购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不是并购的并购,这从双方的合作范围中就能可见端倪。
根据两家公司的公告,这些合作将包括:1)为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并联合技术创新,加快新的商业模式;2)新的移动网络服务,涵盖安全领域和室内/室外网络;3)物联网的研发;4)跨网络架构的端到端的全面合作,包括5G,云计算,IP和物联网,从设备和传感器到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企业IT云。两家企业还将在咨询、集成、以及IT和网络管理服务等这些全球服务能力上互补。
未来,两家公司将按照FRAND原则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实现“无拘无束的联合创新”。作为各自领域内的领导性厂商,两家公司加在一起,有超过56000项专利和11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这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在商业世界中并不常见,在爱立信的历史上更是绝无仅有。爱立信之前也有一些战略合作伙伴,比如微软、Juniper和Oracle等,但与这些厂商的合作远远没有与思科的深入。
在通信人聚集的通信人家园论坛上,更有网友指出,这种形式的合作更像是并购的“前戏”,只不过由于双方体量都过于庞大,行业江湖地位过于显赫,而且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与政治地缘,并购整合绝非易事。
多方面因素促成合作
在笔者看来,爱立信与思科此时达成如此深度的战略合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边界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以及电信网的日趋管道化;其次,结盟的双方在产品线都存在着部分缺陷,在IP与云网融合的趋势下面临压力;第三,双方都面临着非常强大地竞争对手。
先来谈谈大趋势,伴随着IP技术的发展,造成网业分离和电信网的管道化。同时,业务的价值逐渐由管道向更加贴近用户体验的上层应用迁移,这同样是技术进步和应用驱动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对电信业务分流替代,在给电信业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新的领域和商机。例如云计算、互联网+,都是由于互联网带来新的商机。同时,互联网也在积极的向底层的信息基础设施来渗透,自建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2023年有可能超过电信,中国的趋势有可能在2023年之前完成。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将会对原来的两个霸主—爱立信好思科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对爱立信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正如上文所言,在大的趋势和产业背景下,爱立信和思科在技术和产品方面都面临着调整。从爱立信的角度来讲,其在无线接入领域内是王者,但是在IP、云计算和核心路由等领域面临着短板,虽然也推出了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NFV时代,软硬件的解耦以及通用架构的崛起,将会瓦解现在的电信设备商业模型,爱立信们将会面临很大挑战。从思科的角度来看,他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也有挑战,但更多的是面临互联网本身的挑战,SDN所带来的产业重构的冲击。当然,除了传统的路由交换之外,思科在电信业也有些别的产品,比如回传、小基站、城域网等领域,在FMC融合的时代也需要调整。
另外,思科和爱立信都面临着强大地竞争对手。爱立信主要的对手包括华为和合并ALU之后的诺基亚,这两家企业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全面广泛的产品线—接入/传输/核心网/IP/云计算等,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思科的主要对手还是华为,但由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现在两个企业正面激烈交火的场景比较少了。华为基本无缘进入思科的大本营美国,当然思科在华的日子也不好过。
几家欢喜几家愁
考虑到两个公司的战略定位以及公司文化的巨大差异,双方的联姻能否顺利进行下去,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们还不能确认,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首先,对于双方各自内部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双方业务交叉很少,应该不会面临太大的内部阻力。
从爱立信的角度来讲,其在去年进行了架构调整,成立了无线业务部(Radio)以及云和IP业务部(Cloud & IP业务部)。当时看来,这是个非常正确的战略决定,只不过留给爱立信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现在和思科联姻之后,这块业务以后将如何定位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思科的角度来讲,它的产品线非常非常的庞杂。虽然在国内运营商市场上表现不好,但思科在全球,尤其是在核心路由、数据中心、云领域还是拥有很高的份额,同时思科还拥有一些不怎么被熟知的产品,比如回传、城域网以及小基站这样的品类,其中有部分和爱立信是重合的,重合业务的定位也是需要考虑。
其次,对于竞争对手的影响。这在前文中已经有所阐述,联姻不会马上导致与竞争对手的正面交火,将来可能会对华为和诺基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在中美这两大区域市场内,应该不会有啥大的变化。
第三,对于合作伙伴的影响。这里要重点说一下Juniper,Juniper是爱立信原来的合作伙伴,但Juniper与思科的产品线重叠度相当高,Juniper有的思科都有Juniper没有的思科也有。悲催的Juniper,如果再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下家,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者:岳明
来源:51CTO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爱立信与思科合作,创建未来网络
C114讯 爱立信与思科——全球网络、移动性和云领域的两大行业巨头于2015年11月9日宣布,将开展全球性业务和技术合作,创建未来网络。 这一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将为客户带来双方的最大优势,包括路由、数据中心、网络、云、移动性、管理和控制,以及全球服务能力。双方携手,计划通过以下方式为客户提供价值: · 为服务提供商客户提供端到端产品和服务组合,以及能够加快商业模式创建的联合创新 · 建立能够提供室内外无缝网络的高度安全的技术架构,打造未来的移动企业体验 · 结合两大公司的规模和创新,加速创建卓越的平台与服务,打造数字化国家,成就物联网 在这个由移动性、云和数字化推动的时代,未来的网络需要全新的设计思维,从而确保网络的敏捷、自主和高度安全。为应对这一挑战,爱立信与思科将携手合作,在5G、云、IP和物联网等领域,提供跨越整个网络架构的端到端领导力,涵盖范围包括设备和传感器、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企业IT云。与此同时,双方合作所汇聚的全球服务能力,包括咨询、集成以及为IT和网络的管理运营提供支持的能力,将帮助客户更快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 双方今日宣布的合作伙伴关系内含多个协议,包括致力于借助参...
- 下一篇
基于SDN,NFV的服务感知网络架构下篇
本篇文章是继《基于SDN,NFV的服务感知网络架构上篇》对DPI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解析,分析了在SDN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部署情况,对第4-7层的业务需求以及业务感知网络架构作了一个深入的介绍。 在SDN网络中部署DPI SDN架构包括四个或者更多的层次,包括业务流层,业务应用层,控制层和节点层。下图表示了DPI在用于流量整形、用户分析、QoE和网络安全时可能被嵌入的三个层,仅举几例。这些部署方案允许DPI信息在网络内共享,这样只要进行一次应用识别即可,从而节省了CPU和能耗。统一的DPI简化了管理,因为所有的设备对信息流会共享一个“相似的观点”。拥有提供DPI服务的基础设施最主要的好处是,应用程序开发者不再需要把DPI合并—没有必要推倒重来。 三种可能的部署情况: 业务应用层 DPI软件可以相对轻松地被嵌入到业务应用层。然而一些应用程序的重新设计可能需要尽可能减小由于漫长的通信路径造成潜在瓶颈的影响。比如,一些信息流必须通过由节点到SDN控制器再到运行DPI引擎的应用程序这样的路径。信息流被识别后,应用程序发送策略规则到节点引导信息流的流动,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小部分的流量从节点发送到应用...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