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vs RabbitMQ vs RocketMQ vs Pulsar:四大开源消息中间件全面对比
消息中间件应用广泛,Kafka、RabbitMQ 、RocketMQ 和 Pulsar 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从数据迁移同步行业来看,Kafka 用户占了大多数,因为在大数据生态中,其是核心组件之一。RocketMQ 在国内也比较流行,主要应用在在线业务场景,这和它的技术特性和发展路径紧密相关。相比之下,RabbitMQ 和 Pulsar 的使用量在国内相对少些。
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从架构设计、性能表现、可扩展性、可靠性 4 个角度进行对比,以呈现一个相对客观的产品状态。
架构设计
Kafka
Kafka 采用分布式日志存储架构。Producer 将消息写入 Broker,Broker 将消息存储在分区日志中,Consumer 从分区中顺序拉取数据。ZooKeeper 管理集群元数据。
RabbitMQ
RabbitMQ 基于 AMQP 协议。Producer 将消息发送到 Exchange,再由 Exchange 根据路由规则将消息投递到不同 Queue,最终由 Consumer 消费。其路由模式(direct/topic/fanout/headers)非常灵活,便于应对复杂消息流转。
RocketMQ
RocketMQ 采用轻量级 NameServer + Broker 架构,Producer 从 NameServer 获取路由信息,再将消息写入 Broker 的队列(MessageQueue)。支持事务消息、顺序消息。
Pulsar
Pulsar 采用 Broker + BookKeeper(存储层)架构,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支持分层存储,天然云原生。
性能表现
指标 | Kafka | RabbitMQ | RocketMQ | Pulsar |
---|---|---|---|---|
吞吐量 | 单节点可达 数十万–百万 TPS,集群扩展后可达 百万级 TPS+ | 单节点约 万级 TPS,高并发下易受限 | 单节点 数十万 TPS,集群可扩展到百万级(双十一场景) | 单节点 数十万 TPS,大规模集群可达 百万级+ |
消息延迟 | 通常 数十毫秒 | 毫秒级,在高吞吐量情况下延迟增大 | 通常* 几十毫秒* | 通常 几十毫秒 |
消息堆积能力 | 天然支持海量堆积与历史回放(磁盘持久化,分区日志) | 不适合长时间、大规模堆积,内存压力大 | 支持长时间堆积 | 基于 BookKeeper,多副本存储,支持大规模堆积与分层存储 |
注:数据仅供参考,权威 benchmark 参见产品官方资料
可扩展性
Kafka :基于 分区(Partition) 实现水平扩展,一个 Topic 可以拆分为多个分区并行处理。Broker 集群内的节点数量可扩展至成百上千,支撑大规模实时数据流。
RabbitMQ :通过 多节点集群 模式扩展,但 Queue 需要复制到多个节点,带来较高的同步开销。因此更适合中等规模数据场景。
RocketMQ :通过 增加 Broker 和队列数量 提升性能,存储层支持动态增加 Broker,消费者也能独立扩展,可无停机进行扩容。对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RocketMQ 的扩展方式比较友好。
Pulsar :采用 存算分离 ,可以单独增加 Broker 提升处理能力,增加 BookKeeper 提升存储能力,互不影响,再加上多租户动态资源分配,适合 大规模云原生环境。
可靠性
Kafka :依靠 分区多副本 机制保证数据安全。默认提供 At-least-once 语义,通过幂等写入和事务机制可以实现 Exactly-once。
RabbitMQ :3.8.0 版本中引入了 Quorum Queue,基于 Raft 共识算法,增强可靠性。提供 At-least-once 语义,保证不丢消息,但可能存在重复,需要业务端做幂等处理。
RocketMQ :通过 主从复制 和 刷盘机制 保证可靠性。新版本的 DLedger 基于 Raft 协议,支持自动主从切换,容错能力更强。
Pulsar:基于 BookKeeper 的多副本存储,即使 Broker 故障也能保障数据安全。天然支持多租户和隔离,可靠性和容错能力突出,尤其适合云原生环境。
总结
特性 | Kafka | RabbitMQ | RocketMQ | Pulsar |
---|---|---|---|---|
实现语言 | Java/Scala | Erlang | Java | Java |
消费模式 | Pull | Push | Pull | Pull + Push |
吞吐量 | 极高 | 一般 | 较高 | 较高 |
延迟 | 低 | 极低,在高吞吐量情况下会受限 | 低 | 低 |
消息堆积能力 | 极强(长期存储可回放) | 较弱 | 强 | 强(分层存储,云原生) |
扩展性 | 极强,分区扩展 | 一般,受限于集群和硬件资源 | 较强 | 极强,计算存储分离 |
可靠性 | 极高,多副本 | 高,Quorum Queue 提升可靠性 | 较高,DLedger 提高主从切换容错 | 极高,存储分离 + 多副本 |
协议支持 | Kafka 协议 | AMQP、MQTT、STOMP 等 | RocketMQ 原生及多协议扩展 | Pulsar 原生协议及多协议扩展 |
社区与生态 | 活跃,生态最强 | 稳定,插件丰富 | 国内用户多,云支持好 | 新兴但发展快,云原生场景活跃 |
适用场景 | 日志采集、实时数仓、数据总线 | 即时通信、任务调度、请求-应答 | 电商订单、金融交易、支付系统 | SaaS 平台、跨数据中心消息流转 |
CloudCanal 如何支持数据流动?
上面我们对比了 Kafka、RabbitMQ、RocketMQ 和 Pulsar,可以看到它们在不同场景中各有优势。
无论选择哪一款消息中间件,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把数据稳定、高效地同步到这些消息系统中?
这正是 CloudCanal 擅长的领域。CloudCanal 作为一款实时数据迁移与同步工具,具备以下特点:
- 实时低延迟:基于 CDC 技术捕获数据库变更,秒级同步到各类主流消息中间件,保证数据的实时流动。
- 一站式支持:同时支持 Kafka、RabbitMQ、RocketMQ、Pulsar 等主流消息系统,企业无需额外开发同步工具。
- 自动化与可视化:提供友好的 UI 界面,支持任务配置、监控与运维全流程可视化,降低运维负担。
- 部署灵活:支持本地私有部署和 SaaS 部署两种模式,适配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
感兴趣的话,可点击查看如何在 5 分钟内快速实现 MySQL 到 Kafka 的数据迁移同步。
实操演示:五分钟快速实现 MySQL 到 Kafka 数据迁移同步
借助 CloudCanal,企业可以在不同消息系统之间自由选择和切换,而不必担心底层数据同步的复杂性。无论是构建实时数仓,还是支撑跨云多活的业务系统,CloudCanal 都能帮助开发者和 DBA 更快、更稳地落地。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质量安全管控如何实现事前预防?
大家好,我是陈哥。 我前几天看了FortiGuard Labs发布的《2025年全球威胁趋势报告》,里面写道:全球范围内利用系统漏洞发起的攻击已累计超970亿次。其中,亚太地区占比达到42%,依旧是全球网络安全风险最高的区域。 过去,代码安全防护总要等到开发快收尾时才介入。那时候开发周期长,这种模式还行得通。但现在项目的迭代速度大大加快,完成周期短到以周甚至天来计算,传统模式早就跟不上趟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左移”的理念慢慢兴起。而这一理念的落地,离不开对代码质量安全管控逻辑的重新梳理。 质量安全管控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系统性措施规避风险,而非单纯应对已发生的问题。实现事前预防,需要从流程优化、技术应用等多维度构建防控体系,形成全链条的风险拦截机制。 一、明确的编码规范 在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老板:你来弄个团队代码提交规范》中详细写了禅道的编码规范、测试规范以及提交规范。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旦这些规范形成落地的文档,就能从根上减少因为习惯不一样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规范一明确,新人上手也能少走不少弯路,团队协作效率也上来。在遇到问题需要...
-
下一篇
LazyLLM教程 | 第7讲:检索升级实践:亲手打造“更聪明”的文档理解系统!
本节,我们将首先介绍如何评价 RAG 的检索组件,帮助您理解如何衡量 RAG 系统的检索能力。随后,我们会深入探讨几种提升 RAG 系统检索组件效果的策略实现以及对应的效果对比:1.基于 LazyLLM 实现查询重写策略。2.介绍 LazyLLM 中的节点组(Node Group)概念,学会使用 LazyLLM 内置的节点组和节点组构造方法,然后介绍几种自定义节点组的方式,最后通过构造复杂的节点组树,实现使用多个节点组进行文档召回的 RAG 系统。3.介绍检索策略对检索组件召回率的影响,介绍 LazyLLM 的嵌入(Embedding)模型使用方法、内置相似度(Similarity)使用方法,进一步使用多种检索策略的组合使用方法,最后介绍基于 LazyLLM 的相似度阈值过滤的使用方法。在学习使用多种检索策略后,介绍 LazyLLM 重排序组件(Reranker),体会召回重排两阶段算法对召回上下文的影响。最后,我们将基于LazyLLM实现多路召回 RAG(Multi-Path Retrieval RAG) ,结合不同策略提升召回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您将掌握如何利用 ...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